今天这国务院常务会议开得,信息量不小。我看了半天,表面上看是常规工作汇报和政策讨论,但细品下来,几个动向值得琢磨。
先说这个“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的提法,有点意思。官方口径说是完善制度、落实外资企业国民待遇的务实行动,这话听着挺周正。但你想想,现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大背景下,哪个国家不在打“本土牌”?关键是这次强调要从实际出发,合理分类设定标准,还特别提到要明确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的要求。这说明什么?说明不是一刀切地排外,而是有选择性地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更值得注意的是,提出要合理设置过渡期,支持企业提前布局——这显然是给市场吃定心丸,不想搞突袭式调整。说白了,既要安全,也要稳定预期。
![]()
另一个重点是《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修订草案)》被原则通过。这部法2004年出台,历经多次修订,这次又赶上金融监管体系全面升级的节骨眼。会议专门点出“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强调维护金融消费者权益,防范化解风险。结合最近几年一些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暴露,监管层显然是想把篱笆扎得更牢。特别是现在金融稳定法正在制定过程中,李曙光教授也说了,得跟企业破产法、银行业监管法联动修改,不然规则太碎片化。这背后透露出一个信号:未来的金融监管不会只是头痛医头,而是要构建一套系统性的风险处置框架。
至于美丽中国建设这块,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会议再次强调“久久为功”,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并重。其实这几年环保整治力度一直不小,但从实际效果看,有些地方还是存在“运动式治理”的惯性。这次提到要把日常管理与制度建设结合,深化体制改革,算是抓住了要害——光靠突击检查不行,得靠长效机制。
整体来看,这三个议题看似独立,实则有一条暗线贯穿:无论是产业安全、金融稳定还是生态保护,都在追求一种“可持续的确定性”。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政策重心明显偏向于夯实基础、堵住漏洞、引导预期。这种打法,主打一个稳字当头,不求快,但求稳得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