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竺给人的感觉就是没什么大本事,既没看见他带兵打仗,也没有见他为刘备出过什么谋略,最后官当的比诸葛亮还大。其实错了,他和他的家族在刘备创业过程中是立有大功劳,绝对不可忽视的存在,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祖世货殖,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可以这么理解:糜竺主上世世代代都是做大生意的,祖业传到了他手上的时候,家产已经数不清了,光僮客就上万人。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土豪,刘备起家的时候才几百人,还是胡商赞助的情况下才拉起来的队伍。糜竺的僮客万人基本都是他私人的,相当于部曲,都是帮他打工的,糜竺相当于一个跨国集团董事长。当初魏延率部曲投奔刘备,其实就是带着自己的仆人或者私人武装来的。
![]()
糜竺投奔刘备的时候是举族来的,把所有身家都带来了,因为他和弟弟糜芳还有妹妹糜氏,一家人都来了。糜竺对刘备那是一种极度的信任和支持,因为他不仅全家来投,还把产业给了刘备,这好不算,刚好刘备夫人甘夫人被吕布掳走了,又把妹妹糜夫人许配给他。刘备在当时也混的不怎么样啊,好不容易陶谦把徐州给他了,屁股还没坐热就让吕布给端了,连家小都被掳走了,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且落魄狼狈。
糜竺好像毫不在乎,刘备老婆被人抢了就把妹妹送给他,没钱给钱,反正最不缺的就是钱,全国都有产业。“进奴客二千,金银货币以助军资,于时困匮,赖此复振”,这就很难理解了,刘备都落魄成什么样了,走投无路了。糜竺大手一挥,好大的手笔,召集两千奴客和一大推的金银财宝让刘备招兵买马,从头开始,再次振兴,这个手笔大的吓人。这些奴客很可能是散落在全国各地帮他打工的,相当于各分公司的员工。奴客应该是他自己的奴才或者仆人之类的,应该是糜竺买来的,是他的私产。
![]()
当初曹操也是仰慕糜家的财富,上表荐麋竺为嬴郡太守,其弟麋芳为彭城国相。“偏将军麋竺,素履忠贞,文武昭烈。”当时的曹操可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权倾天下,可糜竺兄弟不鸟他。偏偏看上没什么实力的刘备,往后十几年内刘备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东奔西跑狼狈不堪,直到“赤壁之战”后有了荆州一块地方立足,不至于风吹日晒,好歹也有了容身之地。这十几年间以糜竺的财富上哪里都能混的风生水起,可他坚定不移的追随刘备,就算再落魄也无怨无悔。
等赤壁之战后有了荆州立足之地后,刘备开始时来运转,壮志雄心他可是规划人生大志,前有孔明后有庞统,孔明主政庞统主谋,何愁不能干一番丰功伟绩,糜竺也在追随十几年后终于看到成效了。接下来刘备迎来了大创业时代,在庞统的谋划下夺取益州,成为巴蜀新的主人,这次刘备可算不用东奔西跑,再不用狼狈逃窜了,那种老婆孩子被人抢走还没能力要回来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了,腰杆子挺的笔直的。
不光刘备迎来了春天,那一帮追随他出生入死却没享过福的生死弟兄们也都不用那么辛苦了,大家论功行赏,糜竺被刘备尊为安汉将军,位在诸葛亮的军师将军之上,待遇在群臣之最。夺取益州后整个刘备集团都高兴了,然后再接再厉,在法正的谋略下跟曹操死磕,又把汉中给拿下了,这下刘备达到了人生巅峰。
![]()
可好景不长,刘备刚刚志得意满,荆州就出事了,关羽为了响应大哥刘备,出兵攻打曹操,发动襄樊之战。结果败走麦城,父子俩都被东吴所擒,誓死不降被东吴斩首,刘备失去关羽和荆州哪能不伤心。让他更伤心的是这场战争下来,他两个最亲的人背叛了他,一该养子刘封,一个小舅子糜芳。这两个人伤透了刘备的心,但凡有一个人接应关羽也不至于让关羽身首异处。荆州丢了就丢了,当初刘备落魄的时候反反复复地盘都没守住,可关羽是自己几十年的兄弟,又是蜀汉政权的顶梁柱,水陆两栖作战第一人。把关羽接回来就有希望,士气也还会有,人在就有希望。
糜芳投降东吴对刘备打击够大,当刘备听到糜芳投降的消息后不敢相信,谁投降糜芳也不应该投降,可偏偏就是最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刘备心里五味杂陈。更伤心的还是糜竺,想当初兄弟俩带着妹妹和亿万家产举家投奔不太顺利的刘备,风风雨雨二十年,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什么落魄日子没过过,不是照样熬过来了。现在日子好过了反倒投降了,糜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糜竺不是政客也不会投机取巧,他是有风度的君子,有道德底线的仁人志士,他做事情始终坚守原则从一而终,认定了刘备这个人就不会变心。
![]()
糜竺听到糜芳这么不争气竟然投降东吴,他当时就如遭雷劈,他赶紧把自己绑起来负荆请罪,心里充满了愧疚,一个劲的骂自己不会教人,交出来一个不仁不义的弟弟。刘备哪里忍心责怪糜竺,反而对糜竺好线相劝,不要放在心上,糜芳是糜芳你是你,跟你没有半点关系,往后刘备依旧对糜竺敬重。话是如此,但糜竺心里始终过不了这个坎,时间一长就闷出毛病了。
刘备称帝的时候,糜竺虽然也跟群臣一起劝进,但是心里还是过不了那个坎,没多久就在悔恨交加中病逝了,刘备看到大舅子糜竺郁郁而终也是没办法。当初落魄的时候要不是糜竺倾力相助,自己也可能没有今天的成就,刘备虽然多次战败,但从来没有缺过资金,这都是糜氏家族的功劳,源源不断的资金投给刘备,只要有钱就能拉队伍。
![]()
那么糜竺为什么至始至终要追随刘备呢,他这样做有什么目的吗?应该是有的,虽然有目的,但这目的是积极向上的,绝对不是投机取巧。糜竺这种君子做不出,要投机早就找曹操了。糜竺投奔刘备,甚至把一切都压在刘备身上,证明糜竺看人很准,认定刘备是英雄,迟早会飞黄腾达,而且糜竺也听说过刘备的英雄事迹,虽然落魄但是有志气,身上有一种不服输能屈能伸的英雄气概。刘备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走到哪里都被人奉为上宾,袁绍、曹操、吕布和公孙瓒他们都是英雄,都收留过刘备,都很尊重他。
而且刘备身边的关羽张飞赵云都不是一般人,孙乾跟糜竺还是同事,都是一心一意对刘备,所以糜竺认定刘备将来不会久居人下。曹操那边资源丰富,糜竺去了没什么优势,刘备还在创业期间而且白手起家,对糜竺来说希望更大,将来还是股东,像关羽张飞一样跟刘备情同骨肉,能管刘备家事。
最重要的一点是糜竺可能想成为世家大族,让糜氏家族成为有影响力的门阀,在那个时代门阀和世家大族是无限风光的存在。糜竺家族现在只是富而不是贵,像袁绍和杨修那种四世三公的家族才是顶级家族。糜竺他不缺财富,缺的是门族,他要光宗耀祖,这是一门投资,必须要冒险,可能要倾力投资。刘备那种志在天下的乱世枭雄一旦成功,自己就是立下天大功劳的功臣,糜竺他自己不懂政治,也不会谋略,但是他有极其丰富的经商头脑,刘备打仗要资金,他能弄得到,而且不差钱。
![]()
糜竺还有弟弟糜芳,自己不会带兵,但是糜芳会,把糜芳培养出来就行。可惜一步踏错多年心血毁于一旦,随着糜芳投降糜竺的几乎功亏一篑,他哪里不急火攻心。虽然刘备待他依旧如初,但是糜氏家族再也没有希望成为名门望族的希望了。假如糜芳去救关羽,就算没救成,哪怕战死沙场对糜氏家族来说也是十分有利的,刘备会更加感念糜家付出的代价。刘备称帝会糜竺成为三公级别的人物十有八九的事情,如果子孙争气,一两代人都出了三公高位就成了名门望族,这就是糜竺真实的想法。虽然糜竺的儿子和孙子都在蜀汉任职,但是终究没有成为顶级世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