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香港各界热评施政报告:北都提速增效率,关怀民生有侧重

0
分享至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本周发表了其任内第四份施政报告,提出多项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政策,获得多个行业和机构的积极回应。报告以“深化改革、心系民生、发挥优势、同创未来”为主题,聚焦北部都会区(以下简称“北都”)开发、金融市场拓展、教育国际化及跨产业融合,被各界视为提振香港竞争力的关键举措。


施政报告多项措施关注香港社区民生问题。图为香港深水埗老旧社区。

工商业:北都提速与企业出海并进

香港工商业界普遍认为施政报告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香港中华总商会充分肯定政府成立高层次的“北都发展委员会”及制定专属法例,认为这一举措将显著提高跨部门协作与审批效率,有助于吸引更多内地与国际企业参与建设,强化香港与大湾区的经济联动。香港总商会则欢迎多项支援中小企业的措施,包括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申请期限及设立“经贸一站通”平台,预计可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另外也有利于协助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及东盟等新兴市场。

香港贸易发展局也表示,施政报告提出的措施,包括成立由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督导的“出海专班”,以及联合香港的经济贸易办事处、香港投资推广署、香港贸发局海外办事处而设立的“经贸一站通”平台,均能协助更多香港企业、以至内地企业,利用香港平台“出海”,开拓新市场以及寻找新商机。


香港湾仔商贸区。

地产与金融:政策联动激发市场活力

地产业界积极响应北部都会区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地产代理商美联物业指出,“城中学舍计划”扩展至商用物业改建及非本地生招收学生的限额提升,不仅有助于缓解宿位短缺,也为老旧商厦和工厦提供了活化转型契机。国际不动产投资机构世邦魏理仕则建议特区政府为北都拟定更清晰的土地与基础设施时间表,并通过弹性批地、分期补价等机制降低开发商成本压力,加速区域发展成熟。

金融业方面,多项提升市场竞争力的举措受到广泛支持。香港交易所认同施政报告中多项涵盖一级和二级市场以及跨资产类别的举措,将有助推动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施政报告中提出的措施,将有助于香港市场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家齐则表示,港投公司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的角色,配合特区政府的政策方向,支持香港把握发展机遇,助力香港迈向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另外,恒生银行称,会积极配合报告中有关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建设及绿色金融发展。

多家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也赞同施政报告的内容。安永称赞这份报告展现了香港特区政府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精准回应本地需求、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的决心与能力。德勤则指出,巩固金融中心优势方面,政府持续主动吸引世界各地资金和业务来港,同时对接内地企业透过香港平台“出海”的需求。罗兵咸永道认为,善用税务优惠等优化措施,有利于推动产业发展及吸引内地和海外投资。


正在穿越香港青屿干线桥下的集装箱巨轮。

教育界:构建国际枢纽,擦亮“留学香港”品牌

教育界充分肯定施政报告在教育、科技与人才融合方面的战略眼光。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欢迎放宽非本地生收生限额及成立“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等举措,建议加大向东盟等“一带一路”地区的招生宣传,并推出针对华侨子女的专项录取计划。该会也支持推出数字教育蓝图及加强教师人工智能培训,以提升教学创新水平。香港职业训练局(VTC)则表示欢迎扩展“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及推动与大湾区职业教育资格互认,为香港新型工业化持续输送应用型人才。

至于高等院校方面,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则指出,报告明确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路径,该校将继续聚焦前沿科技领域,拓展研发平台及低空经济研究。香港浸会大学校长卫炳江称,该校十分支持香港特区政府推动香港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强化“留学香港”品牌的政策措施。


香港一所高等院校的教学楼。

旅游与航空:多式联运与绿色转型并进

旅游和航空业界支持施政报告提出的多项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及旅游竞争力的措施。香港旅游业议会认同“无处不旅游”的发展理念,表示将协同业界开发高端定制旅游、穆斯林旅客配套服务及盛事节庆体验产品。国泰航空欢迎特区政府推动“三跑道系统”全面运作、拓展航点网络及推动可持续航空燃油(SAF)供应链建设,认为这些举措有助于降低航空业碳足迹,巩固香港国际枢纽地位。大湾区航空则表示,支持机场建设费下调及扩大跨境多式联运安排,将继续加快引进新飞机和开辟新航线。

总体来看,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2025年施政报告以全面而系统的政策体系,获得了香港主流业界和机构的广泛支持。北部都会区开发、金融多元拓展、教育国际化及绿色转型成为备受关注的亮点。各方期待特区政府与社会各界加强协作,有效推动政策落地执行,共同促进香港实现高质量增长。


香港发展“无处不旅游”,让旅客可以走进社区体验原生态的本地文化。图为鲤鱼门的小巷及怀旧摊档。

●记者观察

发展为民民生为重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的2025年施政报告,以民生作为压轴专章,篇幅最长、着墨最多,字数占整份报告的约三分之一,足以反映特区政府管治思路对民生的关切,展现出施政的温度。民生专章从九个方面着手,包括土地、交通、医疗、社会福利、劳工保障、关爱共融等。

新一份施政报告的方向很明确: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民生福祉。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既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的住房问题持续受到关注。李家超提出的多项房屋政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例如,他在接听市民对施政报告意见的电台节目中表示,他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指出未来5年拟增加“居者有其屋”计划(简称“居屋”)供应量50%,从而提升市民购房的机会。

我们也留意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惠及民生的议题上,充分考虑了特区财政的现状特点,没有派发现金消费券等简单手段,而是一定程度上兼顾了香港社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将重点放在社会福利、医疗、教育三个范畴,在财政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作出了有序、有度、有理的安排。

采写/摄影:南都N视频记者 肖遥 发自香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方都市报 incentive-icons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
573770文章数 358483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