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新篇章。然而实际上,自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两国关系都没有实质性进展。中美两国既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美国也并未彻底与台湾当局断交。这并不能怪尼克松对中国虚与委蛇。在他的脑海里,完成访华之后的下一步工作就是推进中美建交。然而,就在访华次年,尼克松深陷"水门事件",并最终引咎辞职。
尼克松离开白宫之后,因为中东局势日益紧张,交好中国一事就被新任总统福特暂时搁置了下来。1972年到1976年,中美关系陷入了短暂停滞。不过,快速变化的国际局势让美国人终于回想起当年访华的原因,也让美国人再次对"青睐"中国热衷了起来。这个国际局势的变化便是70年代末苏联扩张的势头到达巅峰。
![]()
70年代末,苏联在勃列日涅夫的带领下,度过了一段相对平稳的时光。因中东战争导致的油价高涨,也为生产石油的苏联带来了大笔资金。1979年,根据西方的估算,苏联人均GDP高达2300美元,接近同期美国人均GDP的40%。并且在这10年间,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远高于深陷石油危机中的西方各国,苏联的经济模式又注定了同等GDP下,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民。
步步紧逼的苏联第一次让富裕的美国人感到了危机感。美国从上到下第一次对资本主义的未来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作为美国的领导者,白宫此时不得不从外交上寻求破局,通过围堵苏联来避免彻底输掉冷战。于是,1977年时任美国总统卡特再一次将目光转向了中国。
在卡特的主动下,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大战略下的中美"蜜月期"自此正式拉开序幕。虽然中美成功建交,然而美国人对中国能在对抗苏联中出多少力,依然抱有着极大的怀疑。美国人的怀疑不无道理。
1979年的中国,除了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之外,并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这个国家依然贫穷且落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不仅远不如美国,在技术与产业规模上也丝毫没有亮点。然而,很快,中国人就用直接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便是对越自卫反击战。
![]()
就在中美建交公报刚刚发表的1978年12月,中央军委就开始向中越边境调兵遣将,准备通过一场快速的军事行动打击越南的嚣张气焰,同时向美国证明中国人的实力与决心。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开始,仅仅两周时间,解放军就攻克了数个北越城市。越南首都河内门户大开,教训越南的目的已经达到,中国宣布撤军,并于3月16日前完成全部行动。
这一次雷厉风行的军事行动,不仅有效地震慑了越南及其盟友苏联,也让美国人大感震惊。美军在越南十年都做不到的事情,被中国用十几天就完成了。美国还有什么理由不依靠这个东方大国呢?
1979年开始,在美国的带领下,大量西方国家开始同中国建立紧密的经贸关系。而1981年苏联规模空前的"西方-81"军演,更是坚定了美国武装中国的决心。
中美建交后,西方先是全面取消了对中国的禁运。1983年11月,美国出口管制条例放宽了对华出口限制,将中国的组别由非敌对国家的P组上升为友好非盟国的V组。考虑到在此之上的国家,基本都是美国控制下的北约盟国。因此从表面上看,美国人确实已经把中国置于盟友外最重要国家的位置。
![]()
在限制放宽后,美国开始帮助中国进行装备升级。中国先后获得了C-130运输机与黑鹰直升机在内的一批美式装备,还获得了专门针对苏联的"陶式"反坦克导弹。美国的盟友们也同样展开了与中国的联系。1980年,法国有所行动。中美关系快速好转,抢在美国之前与中国进行接触,向中国出口"海豚"直升机,并输出了全套生产技术。这便是直-9型直升机的来源。
除了军事援助之外,欧美各国也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许多帮助。1979年当年,以美国资本为首的外资,便开始了对中国的投资。外国投资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极其重要的启动资金。以1986年为例,全年外商投资总额高达76.28亿美元,而同年我国外汇储备仅20.72亿美元。外商投资让大量中国企业可以在改革开放之初获得必要的启动资金。这为后来中国经济的腾飞埋下了无数火种。
除了投资之外,欧美各国还丝毫不吝啬对中国的技术输出。在80年代之前,中国虽然有两弹一星,可以制造自己的喷气式飞机。可这些成就都是不计代价,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成果。在民用工业方面,中国在80年代前与世界主流水平的差距极大。以汽车工业为例,1958年,上汽集团的前身,上海汽车装配厂"凤凰牌"小轿车试制成功。然而,在1958年到1991年的30多年中,上海汽车装配厂生产的轿车总产量不到8万辆。
![]()
1984年10月,在漫长的谈判后,世界级汽车工业巨头德国大众同意与上海汽车装配厂合作生产桑塔纳轿车,合资公司上汽大众正式成立。可德国人在实地评估后认为,中国制造的汽车只有标牌等少部分零件可以使用,其余所有部件都完全落后于世界水准。在德国的帮助下,中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轿车国产化进程。1991年,最重要的发动机实现了完全国产化,中国人的汽车工业终于追赶上了世界一流水准。2019年,上汽大众一年销量就超过2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能实现崛起,除了中国人的辛勤劳动之外,来自德国的技术援助功不可没。
然而,西方的援助与当初苏联的援助有一点根本性的区别,那就是西方人的善意,全部都是明码标价。苏联在50年代对中国进行援助时,虽然苏联专家的工资远高于当时中国人的收入,不过与国际同级别专家的价格相比,苏联人的要价其实是相当低的。而到了80年代的中美"蜜月期",西方对中国的援助深度或许不比当初的苏联低多少,但要价却一点都不含糊。
在80年代中期,中国空军装备的主力战斗机都已过时,急需更新换代。欧美各国虽然同意向中国出口包括F-16以及幻影2000在内的世界顶级战机,但是要价都极其昂贵。比如,在试图引进法国达索的幻影2000时,中国飞行员曾7次试飞,并对这款著名飞机做出了极高的评价。然而,法国人开口就是一架6000万美元,技术转让的费用还要另算。那时候中国的外汇储备不过几十亿美元,用于空军升级的还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最终囊中羞涩的中国决定用这仅有的5亿美元向美国购买50套升级设备,用来将歼-8战机升级为歼-8Ⅱ型战机。
![]()
实际上,自中美建交以来,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在与中国交往时的底线从来没变过,那就是绝不做亏本生意。然而,即使中美合作对于西方而言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短暂的中美"蜜月期"也在1988年戛然而止,这背后还是因为苏联。
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苏联进行了一系列快速且激进的改革。这一系列改革不仅没能挽救苏联的颓势,反而大大增加了苏东阵营及苏联内部势力的离心力。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终于在漫长的半个世纪后成为冷战的唯一赢家。然而,早在嗅到冷战胜利味道的1988年,美国就开始悄然转变对华的态度。
1989年,苏东剧变开始爆发,美国立即意识到中国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个战略对手。同年,美国单方面宣布暂停对中国的技术出口与军事援助,还直接扣押了正在升级中的歼-8战机。此时,对于美国而言,没有了苏联威胁后,中国直接由V组的友好非盟国变为了与朝鲜、古巴、越南相同的Z组敌对国家。
![]()
1996年,在美国的主导下,33个西方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直接将中国列为限制技术出口的目标。这种翻脸如翻书的行为直接暴露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中国交往的本质,就是"无利不起早"。对于苏联而言,援助中国既有结交盟友的政治需求,又有出于同一种意识形态的友谊。然而,对于美国而言,与中国交往的目的除了利益驱使外,一无所有。这个利益不仅包括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包括美国商人的个人利益。
因此,为了利益,美国人可以放弃任何政治原则,但一旦会威胁到他的利益,他们也不会留有任何情面。并且,美国的政党政治也决定了他们注重的都是十几年内甚至几年内的短期利益。美国人的观念里,既没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作为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也不相信"滴水之恩会被涌泉相报"。因此,所谓的中美"蜜月期",其本质上不过是美国为了国家利益的暂时妥协。也正因为如此,当苏联仅仅是出现败象,还未入土为安的1988年,美国就已经火急火燎地对中国露出了真面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