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思政围炉”点燃00后大学新生,科学家精神在博物馆“升温”

0
分享至

“他们没有退路,科学就是出路;我们不负来路,精神才是归处。”

“如果信仰有温度,今天,我们把它烧到1000℃,锻造成属于新青年的‘科技芯’。”

9月12日,北京联合大学管理学院百余名新生的“思政大课”,来到了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没有黑板,取而代之的是科学先驱老照片与一句句殷殷嘱托;没有点名册,签到方式是用青春的声音与近现代科技史研究专家王公同唱《我和我的祖国》。

思政围炉,正式开炉——火,取自抗战烽火;炉,就是这座科学家精神熔炉。


围炉第一把火:烽火中科技抗战硝烟下

学脉传承


主讲人:王公,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成员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转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经历了抗战的中国科学,实现了自然科学知识与中国国情和本土资源的有机结合,推动了近代科学知识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中国科学家的战时工作,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中国科学家战时的研究成就,以解决战时前后方军事需要和生产生活需求为目标,独具战时中国的特色,成为世界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学家的战时工作和取得的卓越成就,是其参与并贡献于伟大的抗日战争的实证。如同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战时中国科学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科学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战时中国的科技成就也是世界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炉第二把火:重走西南联大路,见证

“科学救国”的信仰


分享人:王公、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杨舰教授、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常务副总编辑黄敏娴女士

作者王公、序者杨舰、副总编辑黄敏娴,同台分享《奋起——抗战中的科学与科学家》创作背后不为人知的细节与故事。

活动现场,王公老师号召同学们重走西南联大路。三千里徒步迁徙,不仅是一段地理上的跋涉,更是一代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坚守。沿途山川险峻,敌机盘旋,却挡不住老一辈科学家们前行的脚步。他们在破庙授课,在油灯下著述,以血肉之躯筑起中国脊梁。这条路,是知识的火种,是民族的希望,更是科学家们“科学救国”信仰的见证。踏上这条荆棘与荣光交织的道路,感受到的不仅是历史的厚重,更是那一代人责无旁贷的爱国热情——他们用脚步丈量国土,用学术守护文明,用一生诠释了“刚毅坚卓”的西南联大精神。

围炉第三把火:何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


分享人:王公、北京联合大学学生代表

一代代科学家,以笔为剑,以科研室为战场,投身科学救国、科研报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伟大事业,艰苦奋斗、不懈努力,实现了中国科技实力一次次的历史性跨越。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使命与担当,但科技自立自强的追求始终不变。


张同学,北京联合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盛兴之基、安全之钥。国家振兴,要有自己的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断创新。”

“——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5C、无人舰艇、僚机等尖端武器装备,正是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真实写照。”

“——作为大一新生,我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学习科学技术。”


周同学,北京联合大学电子商务专业

“——从九三阅兵中受阅的先进武器装备可见,我国科技发展已实现自立自强。”

“——祖国在各方面的领先发展,让我更加骄傲自豪地说:‘我是一名中国人’。”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筑牢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兴趣爱好。此外,还要学习抗战先烈们的爱国精神。”

围炉余烬: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声音留在穹顶,精神落入心底。

“我和我的祖国,

一刻也不能分割。

我亲爱的祖国,

我永远紧依着你的心窝,

你用你那母亲的脉搏和我诉说,

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


00后大学新生们用青春的声音,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家精神的传承,对未来的憧憬。激励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以科学家为榜样,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下一次围炉,我们邀请你带来‘心声’,我们负责提供‘火焰’。

因为——

真理不怕被追问,

青春自带可燃性,

而祖国,永远需要下一簇火。”




传承赓续

共赴下一场主题宣讲

2025年下半年,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将携手全国学会、省科协、高等院校及出版社等,围绕“科学家的家风·学风·作风、抗战中的科学家、科技工作者讲科普”,在全国多省市开展60场主题宣讲活动,并首次面向各团体组织、企事业单位、高校等提供“点单”服务,推出专家资源预约,特色活动申报等功能,实现宣讲内容、形式与社会需求的精准匹配,让更多人有机会聆听可亲可爱的科学家故事!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次的科学家精神之旅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incentive-icons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官媒。重点:科学家精神报告团
865文章数 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