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力对比而言,俄罗斯完全有能力拿下整个乌克兰,只不过因北约和欧盟的深度介入,导致俄罗斯深陷乌克兰冲突泥潭难以脱身,也是这场冲突持续3年多仍未结束的主要原因。现如今,俄罗斯虽说已经在这场冲突中掌握了战场和谈判场上的主动权,但想要彻底赢得这场冲突还存在某些未知变数。
最新消息显示,首批由北约国家付钱,从美国购买的援乌武器,正准备运往乌克兰。因此对俄罗斯而言,赢得这场冲突的关键,就是切断北约援乌的通道。
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据乌克兰官员17日称,俄罗斯持续用无人机袭击乌克兰铁路设施,夜间对关键设施的打击导致铁路网络严重中断。乌克兰铁路公司声称:“由于敌军对变电站发动大规模袭击,开往敖德萨和第聂伯罗的列车出现延误”。
那么,俄军为何在近期将乌克兰铁路线列入重点空袭对象呢?
先断了北约给乌克兰的“补给线”
北约要把武器送到乌克兰前线,绕不开的就是铁路。其实北约早规划好了“陆地运输线”:西方的物资从荷兰鹿特丹港卸下来,走铁路经德国、波兰运到乌克兰利沃夫,再分到基辅、敖德萨这些关键地方。
另外还有两条备用的:一条从意大利经巴尔干国家,另一条从希腊、土耳其经保加利亚进乌克兰。这些铁路线就跟给乌军“输血”的管子似的,坦克、炮弹、防空导弹顺着这些线不停往前送。
俄军后来总算想通了:与其在顿巴斯的战壕里跟乌军拼消耗,不如直接把这些运输线掐了。
从今年7月开始,“天竺葵-2”无人机成了干这活儿的主力。这无人机是从伊朗技术改过来的,一架才2万美元,却能装50公斤炸药飞几百公里,专门盯着铁路枢纽、变电站和桥梁炸。
今年9月初,他们精准炸断了第聂伯河上一座关键铁路桥——这座桥每天要过十几列军列,是乌克兰西部往顿巴斯战场运东西的必经之路,桥一断,前线的武器补给直接耽搁了整整一周。
乌克兰铁路系统垮得比谁都快。佩尔佐夫斯基接受采访时透着无奈说,俄军炸得又准又密,洛佐瓦亚、西涅尔尼科沃、科扎廷这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几乎全被炸烂了,变电站和机务段一坏,调度系统直接乱了套。
更麻烦的是,俄军好像摸透了铁路运输的规律,经常等军火列车在编组,或者正要过关键桥梁的时候突然下手。北约后来也不得不认:他们给乌克兰送的武器,有三成多还没到前线,就在铁路沿线被炸了。
再把乌军前线的“粮草”掐断
乌克兰战场本来就大,要维持前线乌军的后勤,铁路就是顶梁柱。懂行的都知道,现代战争里70%的物资都得靠铁路运,尤其是坦克用的油、大口径炮弹这种重家伙,没铁路根本没法大规模运到前线。
以前俄军没怎么炸铁路的时候,乌军能在48小时内把预备队从西部调到东部前线,现在要花三倍时间,还得担心路上被无人机炸。
顿巴斯前线已经明显感觉到后勤跟不上了。库比扬斯克那边的乌军最近快没弹药没粮食了,因为他们的补给全靠克列缅丘格铁路桥转运。
今年9月初这桥被炸了之后,前线部队的炮弹直接少了一半。有个乌军士官接受采访时倒苦水:“现在每天领的弹药还不到以前的三分之一,坦克没油,只能当固定炮台用。”
这种情况在乌军上千公里的防线上到处都是,也直接导致乌军在俄军秋天的进攻里一路退。
俄军炸铁路也不是瞎炸,特别会算:不光炸铁轨,还专门盯着变电站、信号系统这些难修的关键设施。乌克兰铁路公司自己也说,往敖德萨、第聂伯罗开的火车老晚点,有的货运列车甚至在半路上停好几天。
这种破坏让乌军陷入了死循环——修铁轨得要建材,可运建材的火车又因为没电、没信号到不了。
西方研究机构也看出来了,俄军无人机和炮兵配合越来越默契,往往侦察机发现有人修铁路,打击无人机马上就到,让乌军一直处在“修好又被炸、炸了再修”的来回折腾里。
用无人机打仗,省钱还管用
俄军能这么改战术,背后其实是算明白了“成本账”。冲突刚开始的时候,俄军习惯用“口径”巡航导弹炸目标,一枚就上百万美元,太贵了,根本没法天天炸。
但现在不一样了,“天竺葵-2”无人机一架才2万美元,一个月能造5000架,性价比这么高,俄军总算能对着铁路设施“饱和轰炸”了。
就像乌克兰防空部队抱怨的:“我们一枚防空导弹就要几十万美元,根本拦不住所有无人机。”
这种低成本打法,让俄军战术彻底变了。以前得集中大量炮兵、飞机才能发动一次袭击,现在用无人机群搞“蜂群战术”,24小时不停骚扰。
9月17号晚上,俄军一下子派了200多架无人机炸乌克兰各地的铁路枢纽,这种规模以前想都不敢想。
更关键的是,无人机多了之后,俄军从发现目标到炸掉的“反应链”快多了——以前要几小时,现在十几分钟就搞定,乌军根本没机会转移物资和人。
打了三年仗,俄军不光学会了炸铁路,更摸透了现代战争的新路子。他们在实战里把指挥体系改得更灵活了:前线侦察兵用手机拍的铁路目标照片,能直接通过即时通讯发给无人机操作员。
这种“扁平化”的指挥方式,让俄军能跟着铁路运输的变化调整打击节奏——比如北约军火列车换路线,很快就有新的无人机追过去炸。就像西方研究机构说的,俄军现在不用苏联那套死板的打法了,改成更准、更能适应战场变化的策略。
从被炸断的克列缅丘格大桥,到瘫掉的敖德萨变电站,俄军炸铁路这招,正慢慢改变着俄乌战场的走向。
这迟了三年的战术转变证明:现代战争里,摸准对手后勤上的命门,比正面硬冲管用多了。
等乌克兰的铁路网彻底没法运东西,就算北约给再多援助,也送不到前线。对打了三年的俄军来说,这些被炸烂的铁轨和桥梁,其实是在帮他们铺向胜利的路。
而对乌军来说,怎么把铁路系统修起来,比在前线打仗还难。
参考消息——乌克兰官员:铁路设施连续遭袭,铁路网络严重中断
环球时报——乌克兰铁路网络严重中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