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画市场上,如果一位书画家成名了,那么随之而来,他的作品市场价位也会上涨;再接下来,肯定伪作就出来了。所以书画家得有办法“防伪”。当年白石先生到底用什么办法来防伪呢?他确实想过很多招数。
第一,他想过钢印。大家现在都知道,在证件上一般会打一枚钢印,这个防伪效果很好。白石先生在民国时候也刻了一枚钢印,印文就三个字:齐白石。这枚钢印在很多作品上我们都能看得到。但是这一时期留下来的真迹,也不一定都看得到这枚钢印,因为钢印毕竟是在宣纸上打的凹凸,如果经过了装裱,凹凸就平了,可能就看不到了。应该说,打上钢印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齐白石先生甚至在报纸上登了声明,说以后齐白石卖的画,上面有钢印才是真的,没有钢印的那就是假的。但是真没有想到,没过多长时间,仿的钢印就被造出来了。所以这个时候,白石老爷子没有办法了,钢印是用还是不用?用了也不能说明什么啊。这下白石老爷子有点哭笑不得了,自己报纸上的公告还没登多长时间呢。最后无奈之下,这个钢印白石先生也就基本上不再用了。这个时候他又刻了一枚石头章子,经常盖在画上,印文是“吾画遍行天下,造假蒙人者居多”,您能看出来,这是何其无可奈何!
![]()
▲齐白石的“防伪钢印”
除了钢印之外,白石先生还有什么防伪的办法呢?最简单的,在不同年龄段,他的名款“白石”两个字的写法,也是防伪的。在白石先生70多岁的时候,大家看到,苍劲有力的“白石”两个字是行书体,这是大家见得最多的。但是在将近90岁的时候,白石先生把“白石”两个字,尤其是那个“石”字换了一种写法。
“石”字一般怎么写?楷书的写法,下面“口”字由几画构成。而白石先生在那一段时间,把“口”字变成了一笔:逆时针画一个圈,这就是白石先生在90岁前后防伪的一个落款方式。但没过多久,也就是两年吧,白石先生就不再画圈落款了。因为那些造假画的人也掌握了,人家也开始画圈了,所以白石先生这个防伪的签名法又不用了。
![]()
▲齐白石画圈的“白石”款
白石先生又想了一招,就是指纹。大家知道,指纹这东西是人人不同的。现在很多公司也用指纹打卡,还有很多电脑启动也用指纹防盗。指纹的妙用,白石先生也想到了。但是,毕竟画是风雅之物,最后盖印章的时候,您不能就把自己的指头蘸蘸印泥这么按上去。地契,或者借条、借据可以这么弄;而绘画作品上面直接按指纹是不合适的。那怎么弄呢?白石先生想了一个办法,叫“指纹印”
。白石先生把自己的指纹按着印泥,打在印石上面做一个底稿,之后再拿刻刀给它刻出来。白石先生就拿这个指纹印在自己画作上,起到了一定的防伪功效。但是您想,连钢印人家都能仿,这指纹怎么不能仿呢?所以这也没有持久的效果。
![]()
▲齐白石的“指纹”防伪章
白石先生还有一招:盖完印章以后,他又加上特殊的处理工序。中国画的落款肯定要有印章。印章蘸的印泥里有蓖麻油,干得很慢,好多人喜欢拿一张宣纸扣在上面,把这印油吸掉一些。有一种说法,说白石先生为了让这个印章迅速干下来,同时也要有防伪的效果,在盖完了印章之后,他会拿朱砂粉撒在盖好的印文上面。这个时候印文会有一个微妙的凸起,起到一定的防伪作用。但是如果您亲自一试就会发现这种说法不太靠谱,如果在一幅画作上面盖完了章,把朱砂粉撒上去,你会发现麻烦了:除了这个印文上面粘着朱砂粉,空白的纸上也会粘着浅浅的一片,根本干净不了。为什么呢?因为朱砂粉非常细,不但会粘在印泥上,也会渗到纸纤维里。我们有时候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白石先生绝对不会这么来操作。白石先生撒的会是朱砂粉,但一定也有其他的配料,才能够起到不污染宣纸的作用。
![]()
▲齐白石的印章钤印效果
这个配料是什么呢?特别的简单——就是他刻章经常要用的青田石。刻的时候一刀下去,崩落了很多石屑,这个石屑非常细,像粉末一样。把这些粉末掺杂在朱砂粉里面,撒在盖好的印章上面,就不容易粘在纸上面了。所以真正的传说和实际的操作之间也是有距离的,而这一点点小区别,或许就是我们解读齐白石的又一个密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