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款弟弟妹妹各得200万,只给我2.5万打发,三天后拆迁办打来电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淑梅拖着破旧的行李箱站在村口,眼泪模糊了双眼。

刚刚在家里,弟弟王建国和妹妹王秀兰当着所有亲戚的面宣布了拆迁款的分配方案:总共680万的补偿金,弟弟200万,妹妹200万。

而她这个在外打工20年的姐姐,只能得到2.5万元的"辛苦费"。

"姐,你常年在外,没有照顾妈,这2.5万已经是我们的心意了。"弟弟的话还在耳边回响。

就在她心灰意冷准备离开的时候,手机铃声突然响起。

"喂,是王淑梅吗?我是拆迁办的工作人员,你千万别走!有个非常重要的情况需要你立刻过来一趟!"

王淑梅握着电话的手开始剧烈颤抖...



01

三天前,王淑梅正在广东的服装厂里加班,突然接到村里打来的电话:"淑梅,你妈妈突发脑溢血,已经送医院了,你赶紧回来吧!"

电话里传来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王淑梅手中的针线掉在地上,整个人瘫坐在缝纫机前。她在外打工20年,每年只回家一次,上次见到母亲李桂花还是去年春节。

"妈怎么样了?严重吗?"王淑梅声音颤抖着问道。

"人已经走了,你赶紧回来料理后事吧。"

王淑梅感觉天塌了下来,她立刻请假买了最近一班火车票。在火车上的十几个小时里,她一直在哭,想起母亲生前的种种好,后悔自己为了挣钱常年在外,没能在母亲身边尽孝。

当她赶到家时,母亲已经被安放在堂屋里,周围围满了前来吊唁的乡亲们。弟弟王建国和妹妹王秀兰守在灵前,见到姐姐回来,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复杂。

"姐,你总算回来了。"王建国站起身,"妈走得很突然,我们已经联系了殡仪馆,明天就出殡。"

王淑梅扑到母亲灵前,放声大哭:"妈,我对不起您,我应该早点回来的!"



02

母亲的葬礼办得很隆重,村里来了不少人。王淑梅一直沉浸在失去母亲的痛苦中,根本没有心思考虑其他事情。直到葬礼结束的当天晚上,弟弟王建国才提起了拆迁的事。

"姐,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下。"王建国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点了根烟,"咱家这老房子,政府要拆迁了。"

王淑梅正在收拾母亲的遗物,听到这话抬起头:"拆迁?什么时候的事?"

"就是这个月初谈定的,政府要在这里建新的商业区。"妹妹王秀兰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茶水,"妈去世之前,这事基本就定下来了。"

王淑梅放下手中的东西:"那补偿款是多少?"

王建国和王秀兰对视了一眼,王建国吸了口烟:"总共680万。"

"680万?"王淑梅瞪大了眼睛,这个数字远超出了她的想象。她从小生活的这个小院子,加上后来扩建的几间房,竟然能值这么多钱。

"是啊,现在地价涨得厉害。"王秀兰坐下来,"不过这钱怎么分,我们得商量商量。"

王淑梅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按理说这种事应该三兄妹一起商量,可从刚才弟弟妹妹的语气来看,似乎他们已经有了想法。

"你们是怎么想的?"王淑梅小心翼翼地问道。

03

王建国掐灭了烟头,清了清嗓子:"姐,咱们得实事求是地说这个问题。这些年来,你一直在外地打工,家里的事情基本都是我和秀兰在照顾。"

"特别是照顾妈,"王秀兰接过话头,"妈生病这几年,都是我们在身边伺候。你虽然每年寄点钱回来,但人不在身边,很多事情你也不知道。"

王淑梅感觉到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你们想说什么?"

"我们是这么想的,"王建国站起身,在屋里来回踱步,"这680万,我和秀兰各分200万,你分80万,剩下的200万留着处理妈的后事和其他开销。"

"等等!"王淑梅站了起来,"为什么我只能分80万?凭什么你们每人200万?"

王秀兰皱了皱眉:"姐,你这话就不对了。我在银行工作,这些年帮家里处理了多少事情?建国在家开建筑公司,妈生病住院都是他跑前跑后。你呢?除了过年回来几天,平时连个电话都很少打。"

"我在外面打工挣钱不容易!"王淑梅的声音提高了,"我每年都寄钱回来,光是给妈看病就寄了十几万!"

"寄钱就够了吗?"王建国也有些激动,"妈半夜发病,是我开车送医院的。妈住院期间,是秀兰请假在医院陪护的。妈平时生活起居,都是我们在照顾。你寄那点钱算什么?"

王淑梅被弟弟妹妹的话噎住了,她确实常年在外,对家里的情况了解不多。但是680万这样分配,她怎么能接受?

"就算是这样,也不能这么分啊!"王淑梅努力控制着情绪,"我们是亲兄妹,妈的房子我也有继承权。"

"继承权?"王秀兰冷笑一声,"姐,你知道这房子的房产证是谁的名字吗?"

04

王淑梅愣住了,房产证?她从来没有关心过这个问题,在她的印象中,这就是家里的老房子,父亲早年去世后,一直是母亲在住。

"房产证上写的是妈的名字,但是妈在两年前就立了遗嘱。"王建国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妈说了,房子留给我和秀兰,因为我们一直在身边照顾她。"

王淑梅接过文件一看,确实是母亲的笔迹,上面写着将房产留给小儿子王建国和小女儿王秀兰。她的手开始颤抖:"这...这是什么时候写的?"

"两年前妈第一次住院的时候。"王秀兰语气中带着一丝得意,"当时妈就说,你常年在外,对家里不关心,这房子给你也没用。"

王淑梅感觉自己被雷击了一般,母亲居然背着她立了这样的遗嘱?虽然她确实常年在外,但她也是为了生活啊!在广东的服装厂打工,一个月累死累活才挣三四千块钱,她省吃俭用把钱寄回家,难道这不是孝心吗?

"妈怎么能这样?"王淑梅的眼泪流了下来,"我也是她的女儿啊!"

"姐,你别哭了。"王建国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我们也没有完全不管你。虽然房子是我和秀兰的,但我们商量了,念在兄妹情分上,给你50万。"

"50万?"王淑梅抬起头,"你们刚才不是说80万吗?"

王秀兰和王建国又对视了一眼,王秀兰说道:"我们重新算了一下,你这些年在外面也挣了不少钱,应该有自己的积蓄。50万对你来说已经不少了。"

王淑梅彻底崩溃了,从80万变成50万,她感觉自己就像个外人一样被弟弟妹妹算计着。



05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几个长辈听说了这件事,主动来到王家想要调解。王淑梅的大伯王国栋,还有几个平时威望比较高的老人,都坐在堂屋里。

"建国、秀兰,你们这样做不合适啊。"王国栋摇着头,"淑梅也是你们亲姐姐,这样分家产,传出去让人笑话。"

"大伯,您不了解情况。"王建国给几位长辈倒茶,"我姐这些年在外面,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妈生病住院,她连来都没来过。"

"那也不能这样啊!"另一个长辈王大爷也摇头,"血浓于水,再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王秀兰有些不耐烦了:"各位叔叔大爷,这是我们家内部的事情。妈的遗嘱写得清清楚楚,房子是给我和建国的。我们能给姐姐50万,已经是念在兄妹情分上了。"

"50万?"王国栋瞪大了眼睛,"680万的拆迁款,你们给淑梅50万?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王淑梅坐在一旁,心里五味杂陈。她知道这些长辈是好心,但从弟弟妹妹的态度来看,他们已经铁了心要这样分配。

"大伯,各位叔叔,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王淑梅擦了擦眼泪,"但是建国和秀兰说得也有道理,我这些年确实没有在家照顾妈。"

"淑梅,你别这样说!"王国栋拍着桌子,"你在外面挣钱也不容易,每年都寄钱回来,这就是孝心!再说了,这房子你也有一份,凭什么只给你50万?"

王建国的脸色有些难看:"大伯,您这话就不对了。我们已经很照顾姐姐了,50万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够买一套不错的房子了。"

"够买什么房子?"王大爷也生气了,"现在房价这么贵,50万能买个厕所就不错了!"

争论持续了一个上午,几个长辈轮番劝说,但王建国和王秀兰就是不松口。最后,王国栋气得拂袖而去:"你们这样做,迟早会后悔的!"

06

长辈们走后,屋里的气氛更加压抑了。王淑梅坐在母亲生前常坐的椅子上,看着熟悉的一切,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姐,你也别怪我们心狠。"王建国重新点了根烟,"我们也有自己的难处。我的建筑公司最近资金紧张,急需周转资金。秀兰家里也要买房子,她老公的工作不稳定。"

"我在外面打工也不容易啊!"王淑梅终于爆发了,"你们知道我这些年过的是什么日子吗?为了省钱,我住的是最便宜的出租屋,一天三顿饭都舍不得吃好的。我把省下的每一分钱都寄回家,就是希望能为这个家做点贡献!"

"那你为什么不回来?"王秀兰也提高了声音,"如果你真的关心这个家,为什么不回来照顾妈?你知道妈生病的时候多想你吗?她经常跟我们说,想淑梅了,想见淑梅一面。但是你呢?连个电话都很少打!"

王淑梅被这话戳中了痛处,眼泪又流了下来:"我...我也想回来,但是我不回来挣钱,家里的开销怎么办?妈看病的钱从哪里来?"

"所以说,你就只会用钱来衡量一切!"王建国掐灭烟头,"妈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钱!你以为寄点钱回来就能买到一切吗?"

这话像刀子一样扎在王淑梅心上。她知道弟弟说的有道理,但她也有自己的苦衷。作为家里的老大,父亲去世后,她就觉得自己有责任为这个家承担更多。出去打工挣钱,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我们不想跟你吵架。"王秀兰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事情就是这样,房子的产权在我和建国名下,拆迁款我们有决定权。50万,这是我们能给你的最多的了。"

王淑梅看着弟弟妹妹坚决的神情,知道再争论下去也没有意义。她站起身,准备回房间收拾行李。

"等等!"王建国叫住了她,"我们再商量一下,40万,最终价格。"

"40万?"王淑梅转过身,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们刚才还说50万!"

"我们重新算了一下账。"王秀兰拿出计算器,"这些年妈看病花的钱,加上房子的维修费用,还有办丧事的费用,算下来,能给你40万已经很不容易了。"

王淑梅感觉自己要疯了,从680万到50万,再到40万,她就像被人一刀一刀地割肉一样痛苦。

"我不同意!"她大声说道,"就算法院判决,我也要争取我应得的份额!"

"法院?"王建国冷笑一声,"姐,你想清楚了。打官司需要钱,需要时间,你耗得起吗?而且妈的遗嘱写得清清楚楚,法院也不会支持你的。"



07

当天晚上,王淑梅一个人在母亲的房间里整理遗物。看着母亲生前用过的东西,她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一张张老照片让她想起了小时候的快乐时光。那时候父亲还在世,一家人虽然不富裕,但很和睦。父亲去世后,作为家里的老大,她觉得自己有责任帮助弟弟妹妹。

王建国结婚的时候,她拿出了自己全部的积蓄给他办婚礼。王秀兰上大学的学费,也是她在外打工挣来的。现在,她反而成了这个家的外人。

翻开母亲的日记本,王淑梅看到了母亲对她的思念。"淑梅又寄钱回来了,这孩子在外面不容易。""希望淑梅能早点回来,我想她了。""淑梅说今年春节要回来,我要给她做她最爱吃的饺子。"

看着这些话,王淑梅哭得更厉害了。原来母亲一直在想着她,一直在关心她。那为什么要写那样的遗嘱呢?

继续翻看,她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地方。有几页日记被撕掉了,而且时间正好是两年前母亲住院期间。还有一些地方,母亲的字迹看起来很不自然,好像是被人强迫写的一样。

王淑梅心中升起了一丝怀疑,那份遗嘱真的是母亲自愿写的吗?

08

第三天上午,王淑梅决定去找村里的几个老人了解情况。她想知道母亲生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写下那样的遗嘱。

村里的王奶奶是母亲的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王淑梅来到王奶奶家,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你妈啊,"王奶奶叹了口气,"她生前确实很想你。每次收到你寄来的钱,她都会跟我说,淑梅这孩子有良心,在外面挣钱不容易还惦记着家里。"

"那她为什么要写那样的遗嘱呢?"王淑梅问道。

王奶奶犹豫了一下:"这事我也觉得奇怪。你妈生病住院那段时间,建国和秀兰经常去医院。有一次我去看她,她好像想跟我说什么,但是建国在旁边,她就没说。"

"您能想起她想说什么吗?"

"我记得她当时眼神很复杂,好像有什么难言之隐。"王奶奶回忆着,"她拉着我的手,说了一句'淑梅是个好孩子',然后就没再说什么了。"

王淑梅听了心里更加疑惑。她又去找了几个与母亲关系好的邻居,得到的信息都差不多。大家都觉得母亲很想念她,经常念叨她,不太可能会写下那样绝情的遗嘱。

下午,王淑梅去县城找了一个律师朋友咨询。律师看了遗嘱后说:"从法律角度来看,如果遗嘱是真实有效的,你确实很难争取到更多的份额。但是,如果能证明遗嘱是被胁迫或者欺骗写下的,那就另当别论了。"

"怎么证明呢?"王淑梅问道。

"需要证据,比如证人证言、医疗记录等。另外,你可以申请笔迹鉴定,看看遗嘱是否真的是你母亲写的。"

王淑梅决定回家找更多的证据。但是当她回到家时,发现弟弟妹妹已经在催她签署分配协议了。

"姐,我们已经写好了协议。"王秀兰拿出一份文件,"你签个字,我们就把钱给你。"

王淑梅看了看协议,上面写的是25000元。

"25000?"她瞪大了眼睛,"你们不是说40万吗?"

王建国挠了挠头:"我们又仔细算了一下,发现有些费用没有计算进去。办丧事花了15万,房子维修费用10万,再加上这些年的生活费用,能给你2.5万已经很不错了。"

王淑梅觉得自己要气疯了,从680万到2.5万,这简直是在羞辱她!

"我不签!"她把协议摔在地上,"你们这是欺人太甚!"

"那你想怎么样?"王秀兰冷着脸说,"去法院告我们?你有证据吗?你有钱请律师吗?"

王淑梅被这话噎住了。她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也没有太多钱去打官司。

"给你一天时间考虑。"王建国点了根烟,"明天你不签,我们就当你自动放弃了。"

当晚,王淑梅彻夜未眠。她感觉自己被逼到了绝境,除了接受这2.5万元,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第四天上午,王淑梅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开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她决定接受现实,拿着这2.5万元回广东继续打工。



王淑梅拖着行李箱走到村口,准备等班车去县城火车站。

回想这几天发生的一切,她心如死灰。

20年的在外打工,换来的却是弟弟妹妹的冷漠和算计,母亲的房子她连一分都分不到,只能拿着2.5万元的"施舍"离开。

就在她坐在村口的石头上等车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喂,请问是王淑梅吗?"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

"我是,您哪位?"

"我是县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李科长,有个非常重要的情况需要您立刻到我们办公室来一趟!关于您家的拆迁补偿,您的弟弟妹妹可能...可能有些重要情况瞒着您!"

王淑梅握着电话的手开始剧烈颤抖,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您...您说什么?"

"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清楚,您能立刻过来吗?就在县政府大楼三楼,拆迁安置办公室。您千万别走,这事关系到您的切身利益!"

王淑梅的心脏狂跳起来,眼泪瞬间涌出。她颤抖着声音问道:"到底...到底出了什么事?"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