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9月19日电 (记者王仁宏)今年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实施第10年。“督察严肃查处了一批重大典型案件,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今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于会文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年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充分发挥利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保持严的基调,已经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督察已开展了4批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第三轮第5批。
于会文介绍,截至今年6月,第一轮督察及“回头看”的3294项整改任务已基本完成,第二轮的督察2164项整改任务完成率超过85%,第三轮督察整改也正在扎实推进。长江、黄河警示片披露的1262个问题,超九成也已完成整改。督察受理转办的35万件群众举报,绝大多数已办结或阶段性办结,取得了“中央肯定、百姓点赞、各方支持、解决问题”的显著成效。
今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牢牢牵住了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全面规范督察工作,使督察定位更加明确、组织更加规范、整改更加有力、成果运用更加强化,为法治化、规范化开展督察提供了制度依据。
近年来,生态环境部持续深化督察实践,坚决抓好贯彻落实。一是抓深抓细为基层减负各项工作,大幅减少调阅资料,明确“模糊宽泛资料不调”等“六个不调”;坚决做到“不要驻地陪同”等“三个不要”;简化现场督察,坚持“只进一次门、只见一个人”,最大程度减少对被督察对象的干扰;优化调整信访转办,坚决防范查处“一刀切”,做到减负不减责、督察更增效。二是进一步强化督察队伍建设,研究制定督察底稿和全链条防范廉政风险等相关制度,通过及时上传督察底稿,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以严明的纪律和良好的作风保证督察风清气正。
下一步,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将严格落实《条例》规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督察利剑作用,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共赢。统筹好流域督察和省域督察,统筹好坚持严的基调和精准科学依法督察,统筹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统筹好传导压力和为基层减负这几对关系,继续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充分发挥关键性、引领性作用,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新贡献、展现新担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