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我军几十年老装备也能上场,无人歼-6曝光,可饱和式跨越台海​

0
分享至


这几天,我国长春航展上,无人版的歼-6战机曝光,引发外界广泛关注。很大一个因素,是作为中国国产第一代超音速战机,歼-6各机型为了能够承担早期中国空中作战任务,总产量极其庞大,如今库存将近6000架。

但毫无疑问,随着中国军事技术的变革、军事现代化的深入推进,这批功勋战机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放眼世界,在几个大国之中,如何处理这种老旧装备,始终是个问题。而这次中国对歼-6的无人化改造,一定程度上来说,也给全球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对于歼-6的无人化改造,是进行了系统的作战效能重塑。拆除了原有的座舱设备,并腾出机炮系统空间用作自动飞行控制系统、地形匹配导航模块和加密数据链终端。这些新装备可以让无人版歼-6具备无人起降、编队协同和精确打击能力。

歼-6在无人化改造之后,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8吨级水平,优化燃油储存布局后,航程从原型机的不足700公里提升至1300公里,足以饱和式跨越台海和周边地区。另外,机翼下新增的6个挂点可搭载3.6吨弹药,包括250公斤级精确制导炸弹和空地导弹,配合机身本身作为动能撞击载体的潜力,单架次就可以有效威胁敌方多个大型军事目标。


在战术应用层面,无人版歼- 6构建起多层次饱和攻击体系,在面对敌方防空系统的时候,也能够以梯队进行波次突防,一方面是可以作为诱饵,侦测敌方隐蔽的防空阵地、消耗敌方导弹库存。另一方面是配合电子战机实施干扰压制的情况下,对地方目标进行打击。如果以台海战场为假设的话,无人歼-6大军,面对岛内不足2000枚防空导弹的库存,将足够令台海“地动山摇”。


而且很关键的一点是,从经济学视角看,单架歼- 6无人机改造费用不足百万美元,仅为一枚先进防空导弹造价的五分之一,这种成本优势使其能够在冲突初期就投入数千架规模的突击力量,彻底瓦解敌方防御体系。

这种“老装备+新技术”的模式,既避免了大规模销毁退役装备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凭借现有老旧装备的改造,极大缩短了战斗力生成周期,为应对突发安全挑战提供了快速响应能力。特别是在台海方向,大量无人版歼-6组成的作战集群,可形成持续不断的空中压力。


一定程度上来说,对歼-6进行无人化改造,可以看作是解放军老旧装备现代化改造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技术路线很可能应用于其他类型的退役装备,如老旧坦克改装为无人火力点、退役舰艇改装为无人靶船或侦察平台等。这种基于现有装备资源的创新应用模式,正在成为解放军提升作战能力的重要补充途径。在未来战场上,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经过现代化改装的“传统装备”与最新型高技术装备协同作战的混合编队作战形态。为我军点赞吧!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忠诚TALK incentive-icons
忠诚TALK
专注国际热点话题讨论
4654文章数 4082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