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20年没出过差错,临退休发现一枪号不对,保卫科启动应急预案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地名人名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
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听说了吗,老周要退了。”

“哪个老周?”

“还能有哪个,枪库那个‘周老抠’。”

“他退了,那库里的枪,还姓周吗?”

“不好说,枪还是那些枪,但人心可就不是那颗心了。”

01

周一的下午,阳光斜着照进保卫科的办公室,把空气里的灰尘照得清清楚楚。小李把交接班的电子表格填好,鼠标一点,发送成功,然后伸了个懒腰。



“周叔,弄完了,签字咱就都能下班了。”

老周头也没抬,眼睛还盯着桌上摊开的硬皮记录册。那册子年头久了,边角都起了毛,但里面的字迹,一笔一划,跟刻出来的一样。

“不行。”

老周站起身,拿起挂在墙上的钥匙串,哗啦一响,走向枪库的铁门。小李跟在后面,脸上有点不耐烦。

“老规矩,上手过一遍。”

铁门打开,一股混合着枪油和金属味道的冷气扑面而来。二十八把枪,静静地躺在枪架上,黑得发亮。

小李靠在门框上,看着老周把第一把枪取下来。他拿起记录册,用指甲盖大小的印章,蘸了红泥,在枪托上轻轻一拓,再跟册子上的枪号比对。

“G23001,对得上。”

他把枪放回去,又拿起第二把。小李叹了口气,掏出手机开始刷短视频。

“上周刚核对过,电子系统也没提示异常,周叔,没必要这么麻烦吧。”

老周没理他,手上的动作不紧不慢,像个摆弄古董的匠人。枪库里只有金属碰撞的轻微声响,和记录册翻页的沙沙声。

“现在都是电子登记了,哪用得着每次都手填核对。”

小李的抱怨很轻,但在这安静的枪库里,却格外清晰。老周依旧没说话,他总说,电子的东西会出错,手摸过、眼看过才踏实。

轮到第十五把枪时,老周的动作突然停了。他把枪举到眼前,又低头看了看记录册,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小李感觉到了异样,收起手机凑了过去。

“怎么了,周叔?”

老周指了指枪身的刻号,又指了指记录册。枪身上是“G23015”,记录册上登记的却是“G23016”。

小李仔细看了看,笑了起来。

“周叔,您是不是老花眼了?这明明是016,可能是您上次记录错了。”

老周没笑,他伸出粗糙的指腹,反复摸了摸枪身上的刻号。他又翻开前几个月的记录册,一页一页地找。

“上个月,上上个月,核对的时候,都是G23016。”

他的声音很沉。小李脸上的笑容也收了起来。

“那……那会不会是这次您看错了?”

“你再去看一遍电子系统。”

小李跑回办公室,很快又跑了回来,脑门上有点汗。

“周叔,电子系统里显示的也是G23016。”

小李松了口气,劝他。

“那就是您上次手写的时候,多写了一笔。这枪一直放库里,没人动过,哪会变号。”

老周没反驳,他只是在记录册“G23016”那个编号上,用红笔画了个圈。他让小李先下班,自己却没走。

那天晚上,枪库值班室的灯亮了半宿。老周把二十年来所有的记录册都搬了出来,一本一本地翻。

02

周三,天阴沉沉的。老周没去枪库,直接去了后勤科。

“上个月枪库的维修记录,给我调一下。”

后勤科管档案的是个快退休的女人,她推了推老花镜,在电脑里敲了半天。



“哪个维修记录?”

“通风系统坏了,派了两个师傅来修的那次。”

女人又找了半天,摇了摇头。

“奇怪了,找不到了。”

老周的心往下一沉。

“怎么会找不到?”

“可能是……当时随手记在本子上了,没来得及录入电脑。”

女人在抽屉里翻了半天,拿出一个旧本子,纸页都黄了。她翻来翻去,还是摇头。

“真没有,不过我记得当时有个师傅提了一句,说枪架太沉,挪的时候好像碰掉了什么小零件,不过他说没大碍。”

老(周)追问。

“哪个师傅修的?还有联系方式吗?”

“那两个师傅是外包公司的,修完就走了,我们这儿不留他们的联系方式。”

老周从后勤科出来,心里堵得慌。他又去找小李。

“上个月修通风系统那天,你记得维修师傅有没有碰过枪?”

小李正在擦枪,闻言想了想。

“当时我在外面帮忙递工具,没一直盯着。就记得维修结束后,您让我把枪按原位摆回去。”

老周盯着他。

“你摆的时候,核对枪号了吗?”

小李愣了一下,有点心虚。

“我……我没逐个核对,就是按着原来的位置放回去了。”

老周没再追问,转身回了值班室。从那天起,他每天下班前,都会多花一个小时。

他会把记录册上画了圈的“G23016”,和那把刻着“G23015”的枪,反复地看,反复地摸。

周五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值班室的电话响了。老周拿起来,里面是个陌生的男声,很冷静。

“是枪库吗?我是上级单位的安全检查员。”

老周心里咯噔一下。

“有什么事?”

“问一下,最近枪库有没有异常情况,比如……枪支编号对不上的问题。”

老周的血一下子冲到了头顶,他刚想追问对方的单位和姓名,电话那头却传来了忙音。

他立刻回拨过去,听筒里传来冰冷的提示音。

“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

老周放下电话,立刻去了王科长的办公室。王志强科长正在看文件,见老周进来,表情严肃,便让他坐下。

“怎么了,老周?”

老周把电话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王科长听完,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拿起桌上的红色电话,拨了几个号码,询问了一圈。

“我问了,最近根本没有上级单位要下来检查的计划。”

王科长放下电话,看着老周。

“而且,正规检查都会提前发正式通知,不可能用一个陌生电话打过来问情况。”

他想了想,安慰道。

“可能是诈骗电话,知道你是管枪的,想套你的话。别太在意。”

老周摇了摇头,嘴唇有点干。

“他怎么会知道‘枪支编号对不上’的事?”

王科长愣住了。是啊,这个细节太具体了。



“这事……你跟谁说过?”

“我就跟小李提过。”

空气一下子安静下来。王科长看着老周,没说话。

03

老周从科长办公室出来,直接去了枪库。小李正在哼着歌,擦拭着一把枪。

“小李。”

老周的声音很冷。小李吓了一跳。

“周叔,您怎么了?”

“今天下午的那个电话,是不是你搞的鬼?”

小李的脸瞬间涨红了,他把手里的枪往桌上一放,发出了很大的声响。

“周叔!您怎么能怀疑我!我拿这事开玩笑?我疯了吗?”

他激动地跳了起来。

“我怎么会跟外人说这个!您要是不信,现在就可以查我手机通话记录!”

老周看着小李通红的眼睛和脖子,不像是在撒谎。他摆了摆手,没再说话,心里的疑团却更重了。

如果不是小李,那会是谁?

又一个周一,早上交接班。老周没像往常一样从第一把枪开始核对,而是直接走到了第十五把枪的位置。

他把那把刻着“G23015”的枪拿了出来。小李站在一旁,大气不敢出。

老周熟练地卸下弹夹,只是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子弹数量不对。”

他把弹夹递给小李。小李接过去,数了数。

“八发……怎么会少了两发?”

按规定,每把枪的弹夹里,都应该常备十发子弹。

小李有些慌张。

“可能是……是上次训练后没装满?我这就去弹药库领两发,补上就行。”

“等等。”

老周阻止了他。

“训练用枪都有专门的登记,这把枪,最近三个月都没出过库,怎么会少子弹?”

他转身走出枪库,拿来了另一本册子——弹药登记册。他翻到三个月前的那一页,指给小李看。

“你看,三个月前,最后一次出库记录是‘G23016’,当时归还时,弹夹是满的。之后,这把枪就再也没动过。”

老周的目光,又落在了墙角的通风口上。

“维修通风系统那天,移过这排枪架。”

小李的脸色白了。难道是那天,有人偷偷动了弹夹?

这件事,很快就传到了王科长的耳朵里。枪号对不上,可以说是笔误,但子弹少了,性质就完全变了。

“马上调取上个月维修期间的枪库监控。”

王科长下了死命令。技术科的人很快就来了,但在机房里折腾了半天,却两手一摊。



“科长,不行啊。”

技术科的小王一脸为难。

“那段时间的监控录像,正好‘故障’了。”

王科长一步冲到屏幕前。

“什么叫正好故障了?”

“只保存了维修前和维修后的画面,维修过程中的画面,全没了,一片雪花。”

王科长盯着技术科小王的眼睛。

“怎么会这么巧?”

小王支支吾吾地说。

“可能是……可能是当时维修通风系统,挪动线路的时候,不小心影响了监控设备,造成了数据损坏。”

老周也挤了过来,死死盯着监控屏幕。维修前的画面里,“G23016”那把枪还在原位,枪号在摄像头的角度下,清晰可见。

维修结束后的画面里,枪的位置没有变,但因为枪身摆放的角度偏了一点,枪号那一块,正好被阴影挡住,看得不太清楚。

一切都像是巧合,但每一个巧合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老周觉得自己的后背在冒冷汗。

04

从那天起,老周彻底变了。他不再允许小李单独进入枪库,哪怕是取一把训练用枪,他也必须亲自跟着。

吃饭的时候,他也不去食堂了,就让小李把饭打回来,自己一边吃,一边盯着那几本记录册发呆。

到了晚上,他干脆从家里抱来一床被子,在值班室的折叠床上铺开。

“周叔,您这是干吗?家里不住了?”

小李看着都觉得心酸。

“离枪库近点,踏实。”

老周淡淡地说。他的话越来越少,但眼神却越来越锐利,像一头守着自己领地的老狼。

小李私下里跟同事抱怨。

“周叔快退休了,是不是有点紧张过度了?一把枪号对不上,查不清就算了,至于这么折腾吗?搞得跟要出大事一样。”

这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王科长的耳朵里。王科长把小李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老周干了二十年枪库,从没出过一个岔子。他这么反常,肯定有他的原因,咱们必须重视起来!”

王科长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也觉得老周有些反应过激。但他更相信一个老兵的直觉。

他没告诉任何人,偷偷安排了两个信得过的保安,便衣打扮,在枪库周边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巡逻,留意任何可疑的动静。

距离老周退休,还剩下最后三天。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透,老周就起了床。他没叫醒小李,自己一个人走进了枪库。

晨光透过高窗,在冰冷的枪架上投下一道道光斑。他像往常一样,带着小李,开始做退休前的最后几次核对。

当走到那把刻着“G23015”的枪前时,他没有直接核对,而是从自己的工具箱里,拿出了一个放大镜。

小李好奇地看着他。

“周叔,您这是?”

老周没说话,他举起放大镜,凑到枪身的刻号上,仔细地看了起来。



在放大镜下,每一个数字的边缘都变得清晰无比。他发现,“G23015”这个编号的最后一个数字“5”,刻痕的深度,比前面几个数字要浅上一些。

而且,“5”的边缘,带着一种不自然的毛糙感,像是……像是后来被人用工具重新刻上去的。

老周的心,猛地一沉。他放下放大镜,又从工具箱最底层,拿出了一个棕色的小玻璃瓶。

这是备用的枪号检测剂,一种专门用来检测枪支编号是否被化学药剂腐蚀或物理手段篡改的试剂。二十年来,他一次都没用过。

他拧开瓶盖,用棉签蘸了一点透明的液体,小心翼翼地涂抹在“G23015”那串数字上。

小李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几分钟过去了,什么变化都没有。小李刚想松口气,说“您看,没事吧”。

突然,数字“5”的位置,颜色开始发生变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