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题备考进入最后1个月,法条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它不仅能直接帮你拿分,精准的法条定位更是节省记忆时间的关键。作为同时备战法考和考研的人,我深刻体会到:法考主观题的法条定位能力,练好了还能顺带提升考研的法言法语表达,毕竟两者都需要规范的法律表述。但不少人对法条定位存在误解,要么忽视要么用错方法,反而浪费了冲刺时间,今天结合我的双考经验聊聊怎么高效突破。
一、法条的“隐藏价值”:双考都能用的提分利器
1. 法条里藏着采分点和分数:法条的条文数字都有分,2019年商法题就有1分专门考这个。更关键的是,写对法条依据能让阅卷老师多给分,每问多1分,一张卷就能多20多分。这些标准的法言法语,考研答题时也能直接用,不用再单独背表达模板。
2. 解决双考记忆负担:70%以上的主观题有直接法条依据,翻到就能答,不用死记。尤其是诉讼法,法考和考研都爱考细节,硬背太痛苦,我现在刷觉晓法考APP的案例题,做完就看配套法条,记位置比记全文轻松,还能同步熟悉考研的考点表述。
3. 避免答不全、口语化:采分点基本都在法条里。比如刑诉共同犯罪上诉题,法条明确写“部分被告人上诉,二审应全案审查”,翻到就能抄关键词,既准又全。这比自己瞎想的口水话强多了,考研案例分析也怕漏点,这种方法能通用。
二、别踩坑!法条复习的3个认知陷阱
1. 只靠法条不抓基础:双考都讲究“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主观题70%精力得放在知识点和做题上,刑、民更是核心,法条只是助攻。要是基础差,就算找到法条也看不懂对应考点,法考和考研都会受影响,我每天先学考研专业课打基础,再用APP练法条定位。
2. 抄法条=抄全文:法条有时包含多种情况,只抄和题目相关的采分点就行。比如之前刷到的刑诉法条有3种情形,题干只涉及共同犯罪上诉,抄全了既浪费时间又无关,这和考研答题“问啥答啥”的逻辑一致,精准才高效。
3. 只听课不练习:法条定位课听再多,不练也没用。就像法考客观题听完课要刷题,我听觉晓的法条定位课后,每次做APP的案例题都刻意练找法条,现在基本1分钟内能定位到重点法条,这种手感得靠实操积累。
三、1个月提速:从“找不到”到“秒定位”的三步法
1. 第一步:先“读”懂法条长啥样:没读过法条肯定找不到,比如表见代理的法条里没有“表见代理”四个字,不读根本不知道。觉晓APP的所有案例和题目都配了法条依据,我做完题就顺道读一遍对应的法条,不用专门花时间啃法条书,和考研的考点解析结合着看。
2. 第二步:摸透法条的“骨架”:得知道各科法条的体例结构,比如民法没有债法章节,保证制度在合同里;民诉“第三人撤销之诉”在总则诉讼参加人里。我听觉晓的法条定位课,老师带著梳理重点法条的位置,还送了法条推背图,记章节顺序比记具体条文快,这和考研梳理知识框架的方法相通。
3. 第三步:练到“肌肉记忆”:在做题中练速度,觉晓官网的模考系统和官方法条排布1:1还原,我每周做2套真题卷,刻意训练翻法条。重点法条翻过2遍就能20秒内找到,诉讼法和商法尤其要熟,这两科在法考和考研里都占比不低,练熟了两边都受益。
另外,机考系统一定要适应,不然答不完题。我用觉晓法考APP的机考功能刷题,既能练翻法条,又能熟悉答题节奏,和考研的机考模拟不冲突,一举两得。
作为双考生,最后1个月的时间太宝贵了。法条复习性价比很高,花不了多少时间,却能解决记不住、答不全的问题,还能帮考研练表达。按“读法条→熟结构→练速度”的步骤来,用觉晓法考APP辅助,不用死记硬背也能在主观题里抢分。别再走弯路了,抓住法条这个利器,今年法考和考研都能更稳!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