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送单到助人的“温度”接力

0
分享至

人民网记者 龚莎

七月流火,上海街头热浪翻滚。正午时分,闪送骑手董瑜的电动车胎在滚烫的柏油路上擦出轻微焦味。他抹了把额头的汗水,看着手机APP上“接单时长已达4小时”的休息提示,忽然想起同事们常聊起的那个地方——漕河泾骑士能量站。

循着指引,董瑜来到钦州北路的站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蓝色遮阳棚下排开的藤椅,十几个穿着各色平台工装的骑手正边喝冷饮边听课。

“同志,来领防暑物资吗?”穿着红马甲的街道志愿者小张迎上来,“今天正好有红十字会急救培训,学完还能考证书。”

培训区内,红十字会的专业教官正在演示心肺复苏。“按压深度5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教官抓着骑手们的手亲自指导,“你们常年在路上跑,学会这些能救不少人。”


街区组织培训现场。

休息间隙,虹梅街区党支部书记王雪微带来新消息:“下个月我们要组建‘流动急救员’队伍,通过考核的骑手可以获配应急包。”她展示的手机微信群里,已经聚集了首批32名持证骑手,群内实时更新着各能量站的物资补给情况。

“之前在老家总觉得大城市冷漠,现在反而在这里找到了归属感。”董瑜说着,小心翼翼地把急救员手册塞进防水文件袋。“我们跑单走在大街小巷,通过这次活动,可以让我们成为流动的急救员,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伍军人,我觉得应该系统学习急救知识,才能更专业、更高效的救助他人。”


街区组织培训现场。

夕阳西下时,能量站的灯光渐次亮起。董瑜检查着车筐里新领的应急包:藿香正气水、止血带、反光贴,还有印着各能量站位置的城市地图。这个夜晚,董瑜的配送轨迹依旧穿梭在虹梅路的楼宇之间,却在这份归属感的加持下,走得更实更稳。

“闪送员群体不仅是城市的‘摆渡人’,更是奔跑在第一现场的城市响应人,成为突发意外现场的‘第一施救者’。闪送政府事务高级经理、闪送(上海)党支部书记高兰林介绍,闪送多年来持续联合多地红十字会进行急救培训,在2021年专门成立了闪送红十字爱心志愿服务队,鼓励闪送员在日常工作中行好事、做好人,运用所学急救知识及时伸出援手。

“对新就业群体的关怀既要解‘近渴’,更需谋长远,送清凉物资是关怀当下辛劳,而提升应急能力则是守护长远平安。”王雪微介绍,街区组织这样的培训,既能提升他们在复杂路况和突发情况下的自救互救能力,也能向他人伸出援手,不仅为新就业群体的安全骑行增添了一份专业保障,也为城市公共安全网络织密了重要一环。

虹梅街道通过“党组织牵头-企业助力-群体自治”的闭环服务模式,将原本功能单一的休息站升级为涵盖生活服务、技能提升、社会融入的综合性平台,真正实现了从“送服务”到“建生态”的转变。(被采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38551文章数 20053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