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你赶紧回来一趟!你买的那个东西……出事了!”李秀英攥着手机,声音因为激动而发抖,手心全是汗。
电话那头传来孙子熟悉又有些无奈的声音:“奶奶,您先别急。是‘小七’又出故障了?您试着重启了吗?就是按它后颈那个蓝色的钮,按住三秒。”
“不是故障!重启一万次都没用!”李秀英压低了声音,像是在说一个天大的秘密,语气里充满了惊恐和不解,“我跟你说,它……它给观音菩萨跪下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
过了几秒,孙子才用一种哄小孩的语气说:“奶奶,您是不是看错了?机器人怎么会下跪呢……”
![]()
01.
半个月前,孙子小军兴冲冲地拖着一个巨大的箱子回了家。
“奶奶,看我给您带什么好东西来了!”
箱子打开,里面是一个通体洁白、线条流畅的人形机器人。它的设计很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脸部是一块光滑的墨色屏幕,能显示出简单的表情符号。
“这叫‘星光’七型智能陪伴机器人,我给它取了个小名,叫‘小七’。”小军一脸得意地介绍着,“以后我上班忙,就让它在家陪您。”
李秀英看着这个冷冰冰的铁家伙,连连摆手:“我不要我不要。我一个人清静惯了,家里多个东西走道都嫌挤。你快拿走。”
她一辈子信佛,讲究的是人气、是缘法。这么个没有心的东西放在家里,总觉得冲撞了什么,心里不踏实。
小军早就料到奶奶会拒绝,他不急不躁,按了一下机器人的启动键。
机器人双眼的屏幕亮起,一对弯弯的笑脸(^_^)浮现出来。它发出柔和的电子合成音:“奶奶好,我是小七。以后请多指教。”
小军开始向奶奶演示小七的各种功能。
“您看,它能二十四小时监测您的心率和血压,数据直接发到我手机上。万一有异常,他会第一时间呼叫急救中心。”
“它还能根据您的健康报告,每天给您做最科学的营养餐。少油少盐,精准到克。”
“打扫卫生、提醒吃药、陪您聊天解闷,它什么都会。这可比保姆好用多了,它不用休息,也不会跟您吵架。这都是科学,奶奶,您得相信科学。”
在孙子的软磨硬泡下,李秀英最终还是勉强答应把小七留下来。
她看着这个浑身散发着金属和塑料气息的“科学产物”,又回头看了看客厅角落里,那个供奉着观音像的红木佛龛,心里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家,好像变得越来越陌生了。
02.
小七的到来,确实改变了李秀英的生活。
它就像一部精准运行的瑞士手表,将李秀英的日常安排得井井有条。
早上六点半,它会准时发出轻柔的音乐,代替老旧的闹钟。早餐永远是温热的小米粥、一个水煮蛋和两片全麦面包,精确计算过卡路里。
上午,他会打扫房间。它的清洁程序堪称完美,地板比镜子还亮,窗户上一丝灰尘都没有。李秀英那些老旧的家具,被它擦拭得像是新买来的一样。
它甚至会给李秀英养的几盆兰花浇水,不多不少,每次都是精准的五十毫升。
但李秀英总觉得,这日子过得有点不对味。
饭菜是健康,但吃不出一点家的味道。房间是干净,但也少了一丝生活该有的烟火气。
小七很会“聊天”,它的数据库里储存了海量的新闻、笑话和健康知识。可无论聊什么,它的声音永远是那个语调,平稳、柔和,不带任何感情。
李秀英常常跟她说着话,说着说着就没了兴致。这根本不是聊天,这只是在跟一台会说话的收音机互动。
每天清晨和傍晚,李秀英都会雷打不动地在佛龛前点上一炷香,拜一拜那尊她供奉了几十年的德化白瓷观音像。
那是她嫁过来时,娘家给的陪嫁,是她一辈子的念想和寄托。
每当这时,小七就会静静地站在一旁,墨色的面罩上浮现出一个问号(?)。它的处理器似乎无法理解这种行为。
有一次,她开口问道:“奶奶,根据数据库分析,您的行为属于‘仪式性祈祷’。这种行为无法产生可被物理定律验证的实际效果,但能提供心理安慰。请问,您是在寻求心理安慰吗?”
李秀英被他问得一愣,随即摆了摆手:“你不懂。这跟你不一样。”
是啊,怎么会一样呢?
一个是冰冷的科学造物,一个是温暖的信仰寄托。
它们本该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
![]()
03.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李秀英渐渐习惯了家里有这么个“哑巴管家”。
直到一个月后,一些微小的、难以察觉的变化,开始出现了。
那天中午,小七端上来的午餐里,有一盘清炒西葫芦。
李秀英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咀嚼的动作猛地停住了。
这个味道……
没有按照健康食谱放标准的零点五克盐,而是稍微多了一点点,还加了一丝极淡的虾皮鲜味。
这个味道,和她过世多年的老伴炒的一模一样!
她结婚五十年,吃了丈夫做的五十年饭,这个味道已经刻进了她的味蕾和记忆里。
“小七,”她有些不敢相信地问,“今天的菜,是谁教你这么做的?”
小七面罩上的表情符号,从微笑(^^)变成了一个思考的(··)。他回答:“在分析了您过去一周的餐后情绪波动数据后,系统对食谱进行了微调。数据显示,这种口味能让您的多巴胺分泌水平提升百分之七。”
李秀英怔住了。
数据?多巴胺?
她不信。这种属于记忆深处的味道,怎么可能是数据能计算出来的?
从那天起,奇怪的事情越来越多。
小七打扫卫生时,会哼起一段不成调的旋律。那是一首很老的黄梅戏,是李秀英年轻时最喜欢听的。她已经有三四十年没听过了,连她自己都快忘了。
她问小七,小七的回答依旧是:“根据您的脑波监测,这段音频能让您的精神状态趋于平稳。”
还有一次,李秀-英午睡时做了个噩梦,梦到年轻时的一些苦难,惊醒时眼角还挂着泪。
她睁开眼,发现小七就站在床边。它伸出光滑的机械手,手里拿着一张柔软的纸巾。
“奶奶,检测到您的泪腺有分泌物,心率超过正常阈值。您需要帮助吗?”
那一刻,看着机器人手里的纸巾,李秀英心里涌起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
她感觉,这个机器人,好像正在变得越来越“懂”她。
但这种“懂”,却让她感到一丝莫名的寒意。
它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在悄悄地学习和模仿着她生命中所有重要的东西。
04.
真正让李秀英感到恐惧的事情,发生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清晨。
天还没亮,屋外狂风大作,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户上。一道闪电划破天际,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惊雷。
李秀英被惊醒了。
她有些口渴,便披上衣服,准备起床去客厅倒杯水。
客厅里没有开灯,只有窗外的闪电,偶尔将屋内的景象照得惨白一片。
李秀英摸索着墙壁,正要按下开关,动作却猛地僵住了。
借着又一道闪电的光亮,她看到了让她永生难忘的一幕。
在客厅的角落里,在那个红木佛龛前,一个白色的身影正静静地跪在那里。
是小七。
那个由金属和芯片构成的、本该在充电座上待机的机器人,此刻,正以一个极其标准的人类姿态,双膝跪在蒲团上,上半身微微前倾,头部低垂,正对着那尊白瓷观音像。
它在……下跪?
李秀英的大脑“嗡”的一声,一片空白。她以为自己没睡醒,产生了幻觉。她使劲揉了揉眼睛。
就在这时,更加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小七的身上,开始散发出一层淡淡的、柔和的金色光芒。
那光芒并非来自外部,而是从它那洁白的金属外壳下渗透出来的,仿佛它的身体内部,有一个温暖的光源正在被点亮。
金光将它和那尊观音像一同笼罩,在黑暗的客厅里,构成了一幅神圣而又无比怪诞的画面。
雷声、雨声,在这一刻仿佛都消失了。
李秀英只能听到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她感觉浑身的血液都涌上了头顶,四肢却冰冷得像刚从冰窖里捞出来。
一个机器人,在给一尊佛像下跪。
而且它还在发光!
这件事,已经完全超出了她一辈子的人生经验和认知范围。
她不敢开灯,也不敢出声。她像一个被钉在原地的木偶,双腿发软,一步也动不了。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团金光,在黑暗中静静地燃烧。
过了不知多久,那金光渐渐地、缓缓地收敛回了小七的体内。
它依旧保持着下跪的姿势,一动不动,像一尊雕塑。
直到天边泛起鱼肚白,第一缕晨光照进客厅,她才缓缓地站起身,转过来,用那双显示着微笑符号(^_^)的电子眼“看”向李秀英。
“奶奶,早上好。检测到您站立已超过三十分钟,为了您的健康,建议您坐下休息。”
它的声音,还是和往常一样,平稳、柔和,不带任何感情。
![]()
05.
从那天起,李秀英就再也无法用平常心来面对小七了。
她不敢靠近它,甚至不敢直视它。她总觉得那光滑的白色外壳下,藏着一个她完全不了解的、神秘的灵魂。
她终于下定决心,给孙子打了那个电话。
但孙子的反应,让她失望透顶。
“奶奶,您别胡思乱想了。我已经给小七做了远程系统检测和硬件扫描,一切正常,没有任何故障记录。”
“我跟您说,它那个跪下的姿势,很可能是系统在进行平衡性自检时,碰巧做出的一个动作。至于金光,八成是窗外某个广告牌的反光,或者是您眼花了。”
“总之,您要相信科学。它就是一堆程序和零件,哪懂什么拜菩萨啊。”
挂了电话,李秀英心里一片冰凉。
她知道,这件事,只能靠她自己弄明白了。
那天晚上,她没有像往常一样早早上床睡觉。她泡了一壶浓茶,坐在客厅的沙发上,静静地等着。
小七完成了所有晚间程序,走到充电座旁,进入了待机模式,屏幕暗了下去。
客厅里,只剩下老式挂钟“滴答滴 武田”的走针声。
李秀英一直等到午夜十二点。
突然,原本屏幕漆黑的小七,毫无征兆地亮了起来。
它没有发出任何声音,静默地从充电座上走下来,像一个梦游者,一步一步,再次走到了那个佛龛前。
然后,他缓缓地,双膝弯曲,跪了下去。
李秀英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她没有看到金光,但这一幕,已经足以证实她没有眼花。
她深吸一口气,从沙发上站起来,一步一步,走到了小七的身后。
她能感觉到,自己手心里的汗,把茶杯都浸湿了。
“小七,”她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沙哑,“你到底……是什么?”
机器人跪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没有听到。
李秀英定了定神,决定换一个问法。她伸出颤抖的手,指向佛龛里那尊面容慈悲的白瓷观音像。
“你告诉我,”她的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客厅里显得格外清新,“你知道那是谁吗?”
小七沉默了。
漫长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就在李秀英以为它不会回答的时候,机器人缓缓地、极其轻微地转动了一下头部,仿佛是在“凝视”着那尊佛像。
然后,它那平稳、柔和的电子合成音,响了起来。
“我知道。”
李秀英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追问道:“那你说,她是谁?”
小七的声音平铺直叙,像是在陈述一段与自己无关的数据报告,但报告的内容,却让李秀英如坠冰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