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大妈总蹭我充电桩,我直接开去4S店充电,16天后物业发来短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你这是什么意思?专门针对我老太太是不是?"

"阿姨,这是我家的充电桩,您这样..."

"什么你家的?小区里的东西就是大家的!"

张伟握紧方向盘,看着堵在充电桩前的电动车,还有那个双手叉腰的大妈。

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有回过小区充电。



01

张伟买这辆新能源车的时候,从来没想过会因为一个充电桩和邻居闹成这样。

半年前,他咬牙贷款买下这辆白色的比亚迪汉EV。

作为一名35岁的程序员,张伟的收入在这个二线城市算是中等偏上,但房贷、车贷加上孩子的各种开销,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选择新能源车,一方面是为了环保,更重要的是想着能省点油钱。

"你确定要装这个充电桩?"妻子林静当时有些担心,"万一邻居有意见怎么办?"

"能有什么意见?这是咱们花钱买的车位,装个充电桩天经地义。"张伟信心满满地说。

小区物业对安装充电桩的态度还算配合。

张伟按照流程提交了申请,缴纳了相关费用,电力公司的师傅很快就来安装了。

崭新的充电桩立在地下车库B区27号车位旁,看起来科技感十足。

张伟的车位在地下一层,位置相对偏僻,周围大多是老式燃油车。

他特意选了这个位置,就是图个清静,没想到麻烦会自己找上门。

第一次发现异常是在一个周三的晚上。

张伟加班到九点多回家,远远就看到自己的充电桩上连着一辆蓝色的电动车。

他走近一看,是那种老年人常骑的电动三轮车,车身贴着"老年代步车"的标识。

"这是谁的车?"张伟环顾四周,地下车库里空荡荡的,只有几盏昏黄的灯在闪烁。

他仔细看了看,充电桩的显示屏上显示正在充电,已经充了两个小时。张伟有些无奈,只能等着。

大约半小时后,一个穿着深蓝色外套的中年女人出现了。

她大约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走路有些急促,看到张伟站在那里,她显得有些意外。

"你好,这是您的车吗?"张伟礼貌地问道。

"是啊,怎么了?"女人的语气有些防备。

"这个充电桩是我安装的,您能不能以后充电的时候先问一下?"张伟尽量保持温和的语气。

女人上下打量了张伟一眼:"充电桩?这不是小区的公用设施吗?"

"不是,这是我自己花钱安装的私人充电桩。"张伟解释道。

"私人的?"女人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小区里怎么能有私人的东西?这不是霸占公共资源吗?"

张伟被这个逻辑搞得有些发懵:"阿姨,这真的是我花钱安装的,有发票有合同,物业也同意了的。"

"物业同意?那物业凭什么同意?我们这些老业主都没意见,轮得到你一个新来的说话?"女人的态度越来越强硬。

张伟想解释,但看到女人那副不讲理的样子,只能暂时作罢。

女人拔掉充电线,骑着电动车扬长而去,临走还嘟囔了一句:"现在的年轻人啊,真是自私。"

回到家,张伟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林静。

"这个人也太不讲理了。"

林静皱着眉头,"明明是咱们的充电桩,她怎么能理直气壮地用呢?"

"可能是不了解情况吧,以后注意点就好了。"张伟还是想往好处想。

第二天晚上,张伟下班回来,又看到了那辆熟悉的蓝色电动车。

这次他没有等待,直接敲了敲车身。

"有人吗?"

过了一会儿,还是昨天那个女人出现了。她看到张伟,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又是你?"

"阿姨,我昨天跟您说过了,这是我的充电桩,您这样用不太合适。"张伟努力保持耐心。

"不合适?我看你才不合适!"

女人双手叉腰,"小区是大家的,凭什么你一个人独占?

我告诉你,我住在这里十几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霸道的人!"

"我不是霸道,我是按规矩办事。

这个充电桩我花了五千多块钱安装,每个月还要交电费..."

"五千多?"

女人打断了他,"你以为我没见过世面?充电桩能要五千多?你这是在讹人!"

张伟感到一阵头痛。

他掏出手机,翻出安装发票:"您看,这是发票,一分钱都没少。"

女人瞥了一眼,不屑地说:"发票谁不会做假?我看你就是想独占小区的公共资源!"

"这位女士,请您讲点道理。"



张伟的语气开始有些急躁,"充电桩是装在我买的车位旁边,用的是我的电表,怎么就成了公共资源?"

"什么车位不车位的,地下车库不都是业主共同财产吗?"

女人的声音越来越大,"我告诉你,这个充电桩我用定了!你要是不服,咱们找物业评评理!"

说完,女人重新插上充电线,坐在电动车上,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张伟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去找物业。

小区物业办公室在一楼,值班的是一个年轻的小姑娘。

听了张伟的诉说,她有些为难地说:"张先生,这个事情确实比较复杂。

虽然充电桩是您安装的,但王阿姨也是老业主了,她可能确实不了解情况。"

"王阿姨?"

"就是和您发生冲突的那位女士,王淑芳,住在您楼上2202室。"

小姑娘解释道,"她是我们小区的老住户了,人其实挺好的,就是有时候说话比较直接。"

"那您能不能帮我跟她解释一下?"

"这样吧,我明天找个时间和她沟通一下,看看能不能协调解决。"

张伟点点头,觉得通过物业协调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三天,张伟特意早点下班,想看看物业的协调效果如何。

结果刚到地下车库,就看到王阿姨的电动车又在他的充电桩上充电。

他有些恼火,直接走过去敲了敲车身。王阿姨很快出现了,看到张伟,她冷笑一声:

"怎么?又来找茬?"

"王阿姨,物业没有和您沟通吗?"

"沟通了啊,"

王阿姨理直气壮地说,"物业的小姑娘说了,大家都是邻居,要互相体谅。

我一个老太太,用一下充电桩怎么了?你一个大男人,这么小气干什么?"

张伟被这个逻辑气得说不出话来。

看来物业的协调完全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让王阿姨更加理直气壮了。

"王阿姨,我再说一遍,这是我花钱安装的私人充电桩,不是公共设施。"

"私人的?小区里哪有私人的东西?"

王阿姨的声音提高了,"我告诉你,这个充电桩就在小区里,那就是小区的财产!你想独占,没门!"

"您这是强盗逻辑!"张伟终于忍不住了。

"你说谁是强盗?"

王阿姨立刻炸毛了,"你一个外来户,住进小区才多长时间?就想在这里称王称霸?我告诉你,没这个道理!"

两人的争吵声在地下车库里回荡,引来了几个路过的邻居。有人劝架,有人围观,场面一度很混乱。

最后还是保安过来,才把两人劝开。

王阿姨骑着电动车离开时,还丢下一句话:"这个充电桩我用定了,你有本事就拆了!"

张伟站在原地,感到前所未有的愤怒和无力。

他从来没想过,一个简单的充电桩会引发这么大的冲突。

回到家,林静看到他的脸色,就知道事情没有解决。

"怎么样?物业协调了吗?"

"协调了个屁!"

张伟难得爆粗口,"那个王阿姨更加理直气壮了,说什么小区里不能有私人财产,充电桩她用定了。"

"这也太霸道了。"林静皱着眉头,"要不然我们再去找物业,让他们出面解决?"

"找物业有什么用?他们就会和稀泥。"

张伟有些泄气,"算了,大不了我不在家充电就是了。"

"那你去哪充电?"

"4S店啊,外面的充电站啊,总有地方充电。"

"那多不方便啊,而且费用也贵很多。"林静有些担心。

"总比天天和这种人吵架强。"张伟下定了决心,"从明天开始,我就不在小区充电了。"

接下来的几天,张伟确实没有在小区充电。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先去最近的商场充电桩充电,然后再回家。

虽然多花了时间和金钱,但至少不用面对王阿姨那张讨厌的脸。

但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02

一周后的周末,张伟正在家里陪孩子写作业,楼上传来了激烈的敲门声。

"开门!开门!我知道你在家!"

张伟透过猫眼一看,正是王阿姨。她站在门外,满脸怒气。

"怎么回事?"林静担心地问。

张伟打开门,王阿姨立刻冲了进来。

"你什么意思?故意不让我用充电桩是吧?"

她指着张伟的鼻子,"我告诉你,别以为你不用充电桩就能赢!我就是要用!"

"王阿姨,您冷静一点。"

张伟努力保持理智,"我没有不让您用,我只是不在小区充电了。"

"不在小区充电?你以为我是三岁小孩?"

王阿姨的声音更大了,"你就是想饿死我的电动车!你太狠毒了!"

林静看不下去了:"阿姨,您这话说得太过分了。充电桩是我们家安装的,我们有权决定怎么使用。"

"你们家?"王阿姨转向林静,"小区的东西就是大家的!你们想独占,做梦!"

"那您为什么不自己安装一个充电桩?"林静反问道。

"我为什么要安装?有现成的为什么不用?"

王阿姨理直气壮地说,"而且我是老业主,有优先使用权!"

张伟听到这里,彻底无语了。这完全是强盗逻辑,根本没法讲道理。

"王阿姨,您请回去吧。这件事我们没什么好谈的。"他开始下逐客令。

"不谈?"

王阿姨更加激动了,"我告诉你,这件事没完!我要去业主群里说说这件事,让大家评评理!"

说完,她气冲冲地离开了。

果然,当天晚上,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就炸了锅。

王阿姨在群里发了一大段文字,大意是说张伟独占小区公共资源,不允许其他业主使用,是极度自私的行为。

她还说,小区里的任何设施都应该为全体业主服务,不应该有私人专用的东西。

群里的反应很复杂。有人支持王阿姨,认为小区确实应该资源共享;

有人支持张伟,认为私人财产应该受到保护;还有人劝和,希望双方能够协商解决。

张伟看着群里的争论,感到一阵头痛。他本来不想把事情闹大,但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他在群里简单说明了情况:充电桩是自己花钱安装的,有正规发票和物业同意书,安装在自己购买的车位旁边,使用的是自己的电表。

他并没有禁止任何人使用,只是希望能够协商一个合理的使用方式。

但王阿姨显然不买账。

她在群里继续发消息,说张伟这是在狡辩,什么私人财产都是借口,小区里就不应该有私人专用的东西。

争论一直持续到深夜,群里分成了两派。

支持张伟的人认为,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王阿姨的行为就是耍无赖;

支持王阿姨的人认为,小区是大家的,不应该有人独占资源。

物业经理最后出来发了一个消息,希望双方能够理性协商,和谐解决问题。

但这个消息显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第二天,张伟上班时明显感觉到邻居们看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有人是同情,有人是好奇,还有人是指责。

他感觉自己好像成了小区里的名人,但这不是他想要的那种名气。

中午休息时,张伟接到了妻子的电话。

"家里又来人了。"

林静的声音有些疲惫,"是王阿姨带着几个人,说是要找你谈话。"

"谈什么话?"

"还不是充电桩的事。她说你在群里说谎,要你当面给她道歉。"

张伟感到一阵怒火涌上心头:"道歉?我道什么歉?"

"你先别激动,我已经让他们走了。但我觉得这件事不能这样下去了,要想个办法解决。"

"能有什么办法?跟这种人讲道理?"



"要不然我们搬家吧。"林静突然说道。

张伟愣了一下。搬家?为了一个充电桩搬家?这也太荒谬了。

"不行,我们不能就这样认输。"张伟下定决心,"我有办法对付她。"

"什么办法?"

"从今天开始,我再也不在小区充电了。她不是想用充电桩吗?让她用个够!"

下班后,张伟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开车去了最近的比亚迪4S店。

4S店的充电桩很多,而且充电速度快。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排队,而且费用比家用充电桩高一些,但张伟已经顾不了这么多了。

"先生,您不是刚买车没多久吗?家里的充电桩坏了?"4S店的销售小王认识张伟。

"没坏,就是有点问题,暂时不想在家充电。"张伟没有详细解释。

"那您可以办个我们的充电卡,会有优惠。而且我们店里24小时营业,什么时候来都可以充电。"

张伟办了充电卡,然后在4S店的休息区等着。看着其他车主悠闲地喝着咖啡,他心里五味杂陈。

他想起刚买车时的兴奋,想起安装充电桩时的期待,再想想现在的处境,真是世事无常。

充电完成后,张伟开车回到小区。

在地下车库里,他远远就看到王阿姨的电动车又连在他的充电桩上。

他没有过去,而是直接上楼回家。

"怎么样?充电顺利吗?"林静关心地问。

"还行,就是有点远,需要排队。"张伟坐在沙发上,感觉比上班还累。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林静担心地说,"你每天这样跑来跑去,既费时间又费钱。"

"那你说怎么办?跟那种人妥协?"

"不是妥协,是想个两全的办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和她商量一个时间表,她什么时候用,我们什么时候用。"

"你以为我没想过吗?"

张伟苦笑道,"关键是她根本不讲理。在她看来,充电桩就是小区的公共财产,她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

"那物业怎么说?"

"物业就会和稀泥,说什么大家都是邻居要互相体谅。他们根本不想管这种事。"

林静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接下来的几天,张伟坚持去4S店充电。

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开车去4S店,充完电再回家。

虽然麻烦,但他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满足感,好像在通过这种方式证明什么。

王阿姨显然察觉到了张伟的"阴谋",她开始每天在地下车库守着,只要看到张伟的车,就会过来找茬。

"你这是什么意思?故意不用充电桩,想饿死我的车是吧?"她指着张伟说。

"王阿姨,我去哪里充电是我的自由。"张伟冷冷地回答。

"你以为这样就能赢?我告诉你,做梦!我就是要用这个充电桩!"

"那您用啊,我又没拦着您。"

王阿姨被这句话堵得说不出话来。

确实,张伟没有拦着她,充电桩就在那里,她想用就用。

但她总感觉张伟在耍什么阴谋诡计。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

张伟坚持着他的"抗议",每天都去4S店充电,从不在小区使用充电桩。

王阿姨则继续使用着充电桩,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小区里的邻居们也在观察着这场奇怪的"冷战"。

有人觉得张伟太倔强,有人觉得王阿姨太霸道。

但更多人只是把这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

张伟的同事和朋友们知道这件事后,都觉得他反应过度了。

"不就是个充电桩吗?让她用一下能掉块肉?"同事老李说,"你这样天天跑4S店,图什么呢?"

"你不懂。"张伟摇摇头,"这不是充电桩的问题,这是原则问题。"

"什么原则?"

"私人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今天她可以霸占我的充电桩,明天是不是还可以霸占我的车位?后天是不是可以住进我家里?"

老李被这个逻辑搞得有些发懵:"你这不是上纲上线吗?人家就是充个电而已。"

"就是充个电而已?那她为什么不自己装一个?"张伟反问道。

老李无言以对。



03

第十天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

张伟像往常一样去4S店充电,回到小区后,发现地下车库里围了一堆人。

他好奇地走过去,发现大家都围在他的充电桩旁边。

"怎么回事?"他问一个熟悉的邻居。

"王阿姨摔了一跤,现在在医院呢。"邻居小声说道。

张伟心里一惊:"摔跤?怎么摔的?"

"听说是从电动车上下来的时候,脚滑了一下,摔在地上了。现在还在医院检查,不知道严重不严重。"

张伟看了看充电桩周围,地面确实有些潮湿。

最近几天一直在下雨,地下车库的通风不好,地面经常有积水。

"那现在怎么样?"

"不知道,她儿子已经赶去医院了。"

张伟心里五味杂陈。虽然和王阿姨有矛盾,但听说她摔伤了,他还是有些担心。

毕竟她已经六十多岁了,摔一跤可不是小事。

回到家,张伟把这件事告诉了妻子。

"严重吗?"林静也很关心。

"不知道,还在医院检查。"

"那我们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张伟犹豫了一下:"算了吧,她可能不想看到我们。"

当天晚上,小区业主群里有人更新了王阿姨的情况。她的右腿骨折了,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群里的反应很复杂。有人表示同情和关心,有人开始反思这场冲突的意义,也有人暗示张伟应该负一定责任。

张伟看着群里的消息,心情很复杂。

他当然希望王阿姨能够早日康复,但同时也为这种暗示感到愤怒。难道王阿姨摔跤是他的错?

第三天,张伟在小区里遇到了王阿姨的儿子。

他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很憔悴。

"您好,我是张伟,就是充电桩的事..."

"我知道。"王阿姨的儿子打断了他,"我听我妈说过这件事。"

"阿姨的情况怎么样?"

"骨折了,需要住院一个多月。"

他的语气很疲惫,"医生说是年龄大了,骨质疏松,恢复会比较慢。"

张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王阿姨的儿子看了他一眼,突然说道:"其实这件事,我妈也有不对的地方。

她就是这个脾气,认定了什么事就不会改变。但她人不坏,就是有点固执。"

"我理解。"张伟说,"希望阿姨能够早日康复。"

"谢谢。"

王阿姨的儿子点点头,"关于充电桩的事,我会和她好好谈谈的。



等她出院后,我们再协商一个解决方案。"

张伟点点头,心里稍微轻松了一些。

接下来的几天,小区里变得安静了许多。

没有了王阿姨每天在地下车库的"守株待兔",张伟也不用每天去4S店充电了。

但奇怪的是,他并没有重新开始使用小区的充电桩。

"为什么不在家充电了?"林静问他。

"不知道,就是觉得有些别扭。"张伟自己也说不清楚。

"别扭什么?"

"可能是觉得,如果现在开始用充电桩,好像是在占王阿姨的便宜。

她现在住院了,不能来和我争,我就开始用了,这样显得我很小人。"

林静看着他,有些无奈地笑了:"你这个人啊,有时候就是想太多。"

"可能吧。"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用充电桩?"

"等王阿姨出院后,我们好好谈一次。

如果能达成协议,我就重新开始使用。如果不能,我就继续去4S店充电。"

林静摇摇头,不再说什么。

时间慢慢过去,张伟依然坚持着他的"原则"。每天下班后,他都会开车去4S店充电,风雨无阻。

4S店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每次看到他来,都会主动打招呼。

"张哥,又来了?"销售小王笑着说,"您这是把我们店当充电站了啊。"

"哈哈,没办法,家里有点情况。"张伟也笑了笑。

"什么情况这么严重?需要帮忙吗?"

"算了,说来话长,也不是什么大事。"

小王也不再追问,但他心里挺好奇的。

这个客户每天都来充电,从来不在家里用充电桩,肯定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同事和朋友们对张伟的坚持也从不理解变成了习惯。

"老张还在为了充电桩的事较劲呢。"

老李对其他同事说,"都半个月了,还在外面充电。"

"这人就是太认真了。"另一个同事说,"不就是个充电桩吗?至于吗?"

"你们不懂。"

一个年轻的同事说,"这是原则问题。如果谁都可以随便使用别人的私人财产,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秩序?"

"说得也有道理。"

"但问题是,为了一个原则,天天跑那么远充电,值得吗?"

"这就是人格的体现。宁可自己受累,也不愿意妥协。"

大家议论纷纷,但张伟对这些议论毫不在意。

他已经习惯了每天去4S店充电的生活,甚至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至少不用面对王阿姨,不用听她那些无理的指责。



04

第十六天是一个周五,张伟像往常一样在4S店充完电,开车回到小区。

地下车库里很安静,只有几辆车停着。

他的充电桩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已经半个月没有使用了。

停好车,张伟走向电梯。

路过充电桩时,他不自觉地看了一眼。充电桩上积了一层灰尘,看起来有些落寞。

他想起刚安装充电桩时的兴奋,想起第一次使用时的满足感,再想想现在的情况,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回到家,妻子正在厨房做饭。

"回来了?充电顺利吗?"她问。

"嗯,还行。"张伟坐在沙发上,看着正在做作业的儿子。

"爸爸,为什么你最近总是很晚回家?"儿子抬起头问。

"爸爸有点事情要处理。"

"什么事情?"

张伟不知道怎么解释,只能说:"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用管。"

儿子撇撇嘴,继续做作业。

吃饭的时候,林静突然说:"今天我在楼下遇到王阿姨的儿子了。他说王阿姨下周就能出院了。"

张伟手里的筷子顿了一下:"身体怎么样?"

"恢复得还不错,就是还需要拄拐杖一段时间。"

"那就好。"

"他还说,想等王阿姨出院后,找个时间和我们谈谈充电桩的事情。"

张伟点点头,没有说话。

"你觉得呢?"林静问。

"到时候再说吧。"

吃完饭,张伟去阳台抽烟。他很少抽烟,只是在心情复杂的时候才会抽一根。

站在阳台上,他可以看到小区的大部分区域。

楼下的花园里,有几个老人在散步聊天。

一切都很平静,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但张伟知道,事情并没有结束。

王阿姨出院后,这场冲突可能还会继续。

而他,已经为此付出了半个月的时间和精力。

值得吗?

张伟自己也不知道答案。

第二天是周六,张伟难得不用上班。

他原本打算在家休息,但车子的电量有些低,还是需要去充电。

"要不然今天就在家里充电吧。"

林静建议道,"王阿姨还在医院,不会有人和你争。"

张伟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摇头:"算了,我还是去4S店吧。"

"为什么?"

"我答应了自己,在这件事解决之前,不会在小区充电。"

林静看着他,有些心疼地说:"你这样折磨自己,有意思吗?"

"我没有折磨自己,我只是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原则?什么原则?"

"不向无理取闹的人妥协的原则。"

林静叹了口气,不再劝说。

下午,张伟开车去4S店。路上经过一个商场,他看到停车场里有几个充电桩,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他把车停在商场的充电桩前,开始充电。这是他第一次在除了4S店以外的地方充电。

充电的时候,他在商场里逛了逛。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听着轻松的背景音乐,他感觉比在4S店充电时轻松了许多。

也许,他可以尝试更多的充电地点,而不是只局限在4S店。

这样既能坚持自己的原则,又能有更多的选择。

想到这里,张伟的心情好了许多。

回到家的时候,他甚至有些兴奋地告诉妻子:"今天我在商场充电了,感觉还不错。以后我可以尝试不同的地方充电,这样还能顺便逛逛街。"

林静看着他,既好气又好笑:"你啊,还真能给自己找理由。"

接下来的几天,张伟开始尝试不同的充电地点。

有时候在商场,有时候在写字楼,有时候还是在4S店。

他发现,其实外面的充电桩也挺方便的,而且可以利用充电的时间做一些其他的事情。

渐渐地,他开始享受这种"流浪式充电"的生活。

虽然比在家充电麻烦一些,但也有它的好处。至少,他不用面对王阿姨,不用听她那些无理的指责。



第16天晚上,张伟像往常一样从4S店充完电回到小区。

刚停好车,手机就响了一声,一条短信,发件人是物业经理陈经理。

张伟点开短信,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文字,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

他眨了眨眼,以为自己看错了,又仔细看了一遍。

手机在他手中微微颤抖。

看着手机屏幕上的那几行字,整个人如遭雷击。

他立刻拨通了物业经理的电话,但显示忙音,又试了几次,还是打不通。

张伟站在昏暗的地下车库里,看着自己那个积满灰尘的充电桩,心跳开始加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