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工业世界发展日新月异,“未来工业”早已不再是遥远的展望,而是正在我们脚下加速铺就的现实图景。今天,我们正站在新老技术、模式与业态深度交织的关键节点,擘画工业发展的下一程蓝图。未来工业的前行之路,绝不会由“独舞者”引领,取而代之的是众多生态共赢者形成的协作联盟。只有集成多方能力夯实既有基础,以数智化加速创新,促进行业跨界融合,携手共建工业新生态,才能真正释放未来工业的核心价值。
丁晓红,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高级副总裁、工业自动化业务中国区负责人
多趋势交织融合:呼唤生态协同新范式
厘清当下,才能锚定未来。现阶段中国工业正处于多个趋势交织融合的变革浪潮之中。
在技术层面,新兴技术加速迭代,方兴未艾的AI已开始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实现绩效、质量和生产连续性的提升。与此同时,大量成熟技术仍在各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数字化平台也持续为企业生产运营赋能,新老技术互补共生。在生产运营层面,依托人机协同、工业5G等技术方向,生产模式正日趋智能化,为柔性制造与灵活生产提供坚实支撑。而传统的自动化加半人工的生产模式,因适配特定场景需求,仍在工业领域占据重要份额。在产品结构层面,高端定制化产品的开发,可以响应用户个性化、特定应用的需求。而满足常规应用需求的通用型产品,依旧是市场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企业往往通过不同定位的产品组合来构建成本优势和差异化竞争力。
这种“新老交织”的态势,并非短期过渡,而是将长期存在的行业常态,更成为所有工业企业必须直面和考量的现实与趋势。从当下到未来,一场深刻的工业变革已然开启,而这场变革的核心,正是工业生态圈的延伸与重构。
探究新生态之貌:能力集成、智能融合、跨界协同
新兴技术与传统技术互补共生,自动化产线与人工作业高效协同,各类产品多元共存,这些变化不断冲击传统工业生态的边界与结构。一个崭新的工业生态圈正呼之欲出。那么,这个支撑未来工业的新生态圈,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特质呢?
结合施耐德电气的洞察与实践,我们认为,这个支撑未来工业的新生态,应该具备的核心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能力集成、智能融合和跨界协同。这些核心特征,既是新生态兼容并包、各施所长的协作基础,也是其持续焕发生命力的源泉。
首先,能力集成是构筑工业新生态的坚定基石。未来工业发展,靠的不再是单一技术领域的孤立突破,而是多种专业技术与能力交叉赋能、产生“化学反应”的综合效应。正如“喜新不厌旧”的新质生产力一样,新生态的构建同样需要系统化整合“老搭档”与“新伙伴”的专业能力,打造一个紧密联动、高效互补的“技术赋能体”。在这样的模式下,生态圈里的企业才能不断把合作伙伴的专业能力内化为自身优势,在生态协作中实现持续成长与升级。
其次,智能融合是构筑工业新生态的技术路标。多年聚焦自动化领域的洞察,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智能化,势必以软硬件的融合、IT与OT的融合作为实现基础,方能实现从感知层到决策层、从设备端到云端的智能贯通。通过整合不同厂商、不同应用层级的创新技术元素,共同搭建起互通共融、能持续迭代的工业生态,才能让全链路智能化真正落地。
最后,跨界协同是构筑工业新生态的组织形式。新生态的活力,源于开放性、创造性、颠覆性的跨界融合。未来工业的创新,将越来越多地发生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交叉地带,这就意味着打破固有的行业思维定式,鼓励跨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
打造新生态之实践:能力建设、智能融合以及跨界协同
呼应工业新生态“能力集成、智能融合、跨界协同”的核心特质,施耐德电气正主动拓展工业生态伙伴圈,凝聚更多协同力量。
说到能力集成,我们坚信,只有将老伙伴的深厚行业积淀与新伙伴的前沿技术活力有机融合,才能形成覆盖全价值链的“能力矩阵”,共同应对未来工业的挑战。
具体来说,软件定义的自动化为我们拓展新伙伴提供了开放平台,施耐德电气的EcoStruxure 开放自动化平台(EAE)采用软件定义架构,借助模块化编程与容器化技术,实现了硬件设备和软件应用的完全解耦,大幅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与兼容性,为生态协作打下基础。当前,依托 EAE 平台,结合旗下 AVEVA 剑维软件等一系列工业软件,施耐德电气已经打造了贯穿能源管理和工业自动化的专业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完整方案以实现快速交付,在此基础上,我们还为众多生态伙伴解锁了全新的价值创造空间。
目前,我们正携手系统集成商,以及网络服务商、云服务商、智能装备提供商、应用开发商等各类伙伴,充分“集成”这些新伙伴在网络基础设施、计算资源、设备制造、应用开发等领域的技术、资源与服务能力优势,通过模块化应用开发与敏捷迭代促进本地伙伴共创,灵活响应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同时,施耐德电气作为创始成员之一的开放自动化组织(UAO.org),成为了我们拓展全球生态伙伴的重要窗口,今天其成员数量已突破100家,国内已有10家组织机构加入,生态影响力持续扩大。
在智能融合方面,施耐德电气正在大力推进的开放自动化技术标准与平台,为AI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入和多元化技术伙伴的协作消除了技术环境的局限。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将成为新生态赋予未来工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具体来说,施耐德电气正积极构建AI能力中心,将其作为连接内外部AI资源、推动场景化创新的核心枢纽。目前,我们已经将AI技术融入不少具体的工业场景,比如电力领域的智能AI火线长度识别、少人值守场景的智能报警助手,还有啤酒行业的硅藻土过滤AI优化、数据中心冷站的AI优化等。与此同时,更多新的AI应用场景,还在和生态伙伴的共同研发中持续推进。着眼未来,工业AI要实现规模化应用,离不开底层技术体系的不断创新,工业数据、算法与算力三大基础要素需协同演进。我们将联动数据、算法、算力领域的技术同行,以完善算力与数据等要素供给为基础,以模型算法创新为关键,以场景应用为牵引,以算力基础设施及能源管理为保障,构建活跃的AI创新与应用生态,加速AI在工业场景的应用与落地,助推产业的全面数智化转型。
在跨界协同方面,施耐德电气一直以来通过工业SI同盟全球项目、创赢计划、零碳计划等举措推动生态圈共建共赢,积极营造跨界创新的氛围。
我们始终将广大系统集成商这样的“老搭档”视为连接技术与应用场景的关键桥梁,高度珍视他们深入理解行业工艺、坐拥丰富项目经验的独特价值。我们从产品方案、行业创新、合作共赢和技术赋能出发,为系统集成商伙伴打造了覆盖项目全周期的立体化支持体系,从而共同助力最终用户解决全生命周期效率和能效提升等需求。创赢计划自启动六年来,累计吸引超1250家中小企业参与,成功落地40多项联合创新成果,成为推动技术融合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标杆平台。为带动供应商减碳,施耐德电气通过“零碳计划”帮助全球1000家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运营层面碳排放降低50%,其中包括270多家中国的核心供应商。通过创造开放平台和机会,让处在不同价值链上的合作伙伴能够合作交流、跨界创新。
随着AI等新技术与工业自动化深度融合,工业发展正处于多重力量交织碰撞的进程之中,支撑未来工业繁荣图景需要全新的工业生态圈。我们相信,当工业的严谨与互联网的敏捷、制造业的积淀与跨行业的洞察相遇,必将碰撞出颠覆性的创新火花,为未来工业开创全新的可能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