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队来到上海水上运动中心的第一天,很快便找到了队伍信息中心,顺利借到了教练伴航用的自行车。赛艇训练时,教练需沿航道动态观察队员动作、实时调整战术,自行车或电瓶车就是必不可少的“移动指挥台”。这个看似寻常的借车场景,恰是2025世界赛艇世锦赛筹备细节里的小小缩影,藏着上海作为东道主的细致与贴心。
能让外国队伍“熟门熟路”,背后是信息中心的精准服务。距离竞赛上下水码头不足百米的这支信息服务团队,把服务做到位。“小到帐篷里电器怎么开,大到上海哪里能吃饭、怎么出行,再到教练需要的自行车租赁,我们都能第一时间对接。”上海东浩兰生赛事管理有限公司竞赛部主管王立言介绍说。
这几天中心帮外国选手解决了不少小麻烦:国产电器按钮和国外不一样,工作人员就手把手教;队伍想了解周边生活,就细致列出路线与贴士,问题再小,回应落实得快,队伍才踏实。
这份贴心,还藏在应对“秋老虎”的应对方案里。此前上海持续高温,组委会赛事竞赛主任李建新带着团队调整了训练时间:“上午8时到11时、下午2时半后再开放水道,避开最热的时候。”走进英国队休息帐篷,空调扇、大冰柜、便携冰包一字排开,饮用水和降温冰块随时补满,巴黎奥运会冠军劳伦·亨利攥着两袋冰块走向训练场,她说:“能在舒服的温度里练,状态都不一样”。
如今处暑过后气温回落,所有参赛运动员已完成报到,水道上满是各国赛艇穿梭的身影,“根据气温情况,我们前几天特意调整了水道开放训练的时间。今天开始气温降下来了,对运动员的备战会更加有利。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就等开赛。”
组委会赛事竞赛主任李建新介绍
舌尖与赛道的安全,更用科学筑牢安心防线。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专门腾出运动员餐厅一楼,供各国选手和组委会用餐,还将少儿游泳馆改作工作人员就餐区。“通过与赛事组委会对接,精准掌握参赛运动员、工作人员人数。根据就餐人员类别、数量,保障工作小组科学制定膳食保障方案,合理制定每日菜谱,确保赛事期间,膳食供应科学、美味、安全。”上海市体育训练基地管理中心副主任梁力说。针对今夏高温少雨可能影响水质的情况,基地提前清理航道、常态化监测,2250米赛道铺设的全新阿尔巴诺浮球系统更达国际赛联标准,“现在各国选手提起赛道,都忍不住点赞”。
这些藏在自行车租借、降温保障、饮食与赛道安全里的细节,不仅让全球选手备赛更安心,更印证了国际赛艇界的认可。正如世界赛艇联合会执行主任文森特·盖拉德所说:“2025赛艇世锦赛落沪,注定是赛艇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他看来,上海既有1849年起积淀的赛艇运动历史,又有打造未来赛艇中心的潜力,这场赛事“必将对中国乃至全球赛艇运动的推广产生深远影响”。而上海用满溢温度的细节保障,让这场里程碑式的赛事有了最坚实的底气与最动人的底色。
原标题:《一辆自行车里的办赛温度!上海赛艇世锦赛筹备细节获赞》
栏目编辑:江妍 题图来源:组委会供图 图片来源:组委会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陶邢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