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国生态环境系统不断构建智慧执法体系,推动整改各类环境问题26万余个。
生态环境系统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利用非现场方式和数智化手段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生态环境执法从"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从"现场检查"向"无感执法",从"事后惩戒"向"全程防控"转变。通过应用卫星遥感、红外成像、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装备手段,将传感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推行无感式、穿透式监管,生态环境领域"天、地、空、水、陆、海"一体化问题发现机制已逐步建立。
生态环境部负责人介绍,目前的执法检查,都是"带着线索去,瞄准问题查"。比如,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经过精准探索实践,形成了污染物浓度高值区、重点源排放异常等7大类场景48种问题的应用模型。"十四五"期间,推动整改各类环境问题26万余个,其中偷排、漏排线索的准确率从最初的40%提高到目前的85%以上。通过大数据、大模型开展穿透式执法,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推动全国机动车检验机构问题率从去年的53%下降到目前的6.9%。
(总台央视记者 蒋晓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