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生态环境部: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0
分享至


▲发布会现场。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摄

9月1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从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向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跨越式转变。

黄润秋用“五个新”介绍了生态环境部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美丽中国建设迈出的重大步伐。

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新成效。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以更高标准打好几场标志性战役。

二是绿色低碳发展迈出新步伐。着力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1.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和9.5亿吨的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或者重点工程超低排放改造。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并稳定运行,覆盖了全国60%以上的碳排放量,还启动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明显提升。

三是生态保护修复监管实现了新进展。我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比超过了30%。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共发现查处4545个涉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点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实施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90%陆地生态系统类型和74%国家重点野生动植物种群都得到有效保护。

四是生态环境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十四五”以来组织开展了8批次的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累计受理转办群众举报14.4万多件,公开曝光典型案例177个,移交责任追究问题线索209个;中办、国办印发《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规定(试行)》,进一步压实美丽中国建设的政治责任。生态环境法典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将386万余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实施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的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监测网。

五是全球环境治理彰显新担当。作出碳达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并付诸实施,继续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发挥重要引领作用。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推动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启动并运行“昆明基金”,有效提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信心。还深入推进南南合作和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作出中国贡献。

黄润秋说,经过不懈努力,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至29.3微克/立方米,比2020年下降16.3%,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比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长江、黄河全线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各类突发环境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置。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过90%。

黄润秋表示,今年以来,全国生态环境质量延续了持续向好态势,空气质量继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1~8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2微克/立方米,下降比例达到4.6%,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

红星新闻记者 付垚

编辑潘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星新闻 incentive-icons
红星新闻
成都传媒集团旗下的新媒体平台
189563文章数 1335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