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钢集团2500立方米高炉在极致效率提升攻坚中取得突破,成功实现低硅冶炼与低能耗运营的双重目标。该高炉当前铁水平均含硅量稳定在0.35%,燃料比降至503.3公斤/吨,较去年全年平均水平分别下降0.08个百分点、降低4公斤/吨。两项核心指标优化幅度明显,仅低硅冶炼这一项技术优化,每月即可为企业降低成本逾230万元。
高炉生产过程中,铁水含硅量与燃料比如同两把标尺,精准衡量着冶炼的效率与成本,此次2500立方米高炉之所以能取得突破,源于对算账经营与极致效率的执着探索。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主动对标国内同级别钢铁企业,针对铁水平均含硅量与燃料比开展专项攻关。
过去,部分职工受传统经验影响,认为较高的硅含量才能保证炉缸热量、保障炉况顺行,而忽视了高硅对燃料消耗和成本的影响。为打破这一认知壁垒,切实降低铁水成本,炼铁事业部将“降低铁水平均硅含量”列为年度重点攻关任务,并与员工个人绩效紧密挂钩,形成“人人算成本、全员抓效率”的攻坚氛围。
技能提升是实现低硅冶炼的“技术基石”。针对高炉工长这一关键岗位,炼铁事业部构建了 “日分析、周培训、月考核” 的系统化学习提升机制,每班对炉况进行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每周开展事故案例培训,剖析典型问题;每月组织技能考核,检验学习成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工长对炉温趋势的判断更加精准、操作更加娴熟,为低硅冶炼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极致效率的实现,离不开对生产细节的精细化管控。在出渣铁环节,严格执行定时开口制度,强化对炉前操作的监督管理。同时,要求工长主动深入现场,对原燃料质量进行精细管控,坚持每班检查、每周两次取样检测,从源头保证高炉的“口粮”质量,为低硅低耗冶炼提供有力保障。
在操作策略上,摒弃保守思想,统一四班操作思路。灵活又精准的操作策略,使得高炉始终处于高效稳定运行状态。低硅冶炼不仅可以降低高炉焦比、提高产能,还能为下道工序炼钢降本创造条件。
通讯员:甘志鸿 曹代琴
图片:新钢提供
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