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广袤的国土上,国道318线宛如一条蜿蜒的巨龙,横跨东中西部,串联起平原、丘陵、盆地与高原等多样地貌,从上海市黄浦区一路延伸至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长达5476千米,途经八个省级行政区,不仅是交通的大动脉,更承载着经济发展、文化交流与旅游繁荣的使命。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国道318的改扩建工程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一场全方位提升国道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建设热潮正在沿线各地蓬勃展开。
川藏段:攻克天险,畅通进藏要道
国道318川藏段,以其壮美风光闻名于世,吸引着无数游客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同时也是进藏物资运输的关键通道。然而,川藏段沿线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气候水文变化多端,原有的公路技术标准较低,抗灾能力不足,频发的交通事故与道路中断情况,严重制约了当地的发展。为此,川藏段的改扩建工程成为重中之重。
在四川甘孜雅江至剪子弯段,由中交一公局五公司承建的提质改造工程正在稳步推进。该项目全长13.9公里,桥隧比近60%,拥有格西沟、麻格沟两座隧道以及19座桥梁 。施工沿线地处山岭沟壑,平均海拔近3000米,低气压、低含氧、高寒和大风等恶劣气候条件,给工程建设带来了极大挑战。尤其是今年6月份以来,持续降雨引发多起泥石流,导致施工一度受阻。但项目团队并未退缩,在先后11次规避泥石流险情、清理大规模塌方后,迅速恢复施工生产 。
格西沟、麻格构两座隧道以四五级碳质板岩为主,属于极度脆弱的断层破碎带,软岩变形问题突出,加之山体裂隙发育、水系丰富,是国内罕见的“大断层、强涌水、高纵坡”隧道 。为解决支护困难、反坡排水难度大等难题,项目团队坚定“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思路,采用先进工艺超前支护、拱顶加固等技术手段,通过超前水平钻探明岩层、钻探泄水解压,有效确保了施工安全与掘进进度 。目前,两座隧道掘进总里程已累计达到三成,预计在明年初左右有望实现主洞贯通 。一旦贯通,将成为重要架梁通道,为两座隧道之间的雅曲沟大桥等施工作业面奠定坚实基础 。
在桥梁路基施工方面,格西沟内的四座螺旋桥陆续进入立柱施工阶段,主线路基边坡防护、锚索挂网喷播复绿等工序也在同步推进 。螺旋桥具有“大纵坡、小半径、高横坡”的技术特征,每项技术指标几乎达到行业设计极限 。项目团队集中智慧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形成“贝雷支架体系”取代型钢等多项设计优化方案 。自2023年施工以来,项目已取得5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多项省部级工法课题成果 。
雅安段:缓解拥堵,助力同城发展
在四川雅安,国道318线名山区黑竹(成都界)至雨城区多营段改建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该工程是雅安“三区”(雨城、名山、经开)同城化经济环线中北环线的重要项目,也是省重点项目 。项目线路起于成雅界名山区治安场,绕避名山及雨城主城区,止于雨城区多营镇,路线全长约51公里 。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其中新建约32公里,原路提升改造约19公里 。全线设置桥梁32座,长6386米,熊家山隧道1座(含2条隧道),项目总投资33.89亿元 。
近日,该项目传来捷报,控制性工程之一的名山河大桥顺利完成架设,大桥梁板铺设完毕,正式进入桥面铺装施工阶段 。名山河大桥跨越汤李公路及名山河,全长535米,地面至桥面最高处达44米 。目前,按照施工计划,今年10月将完成全线所有桥梁的梁板架设任务 。截至目前,二道河大桥的梁板架设也已顺利完成 。
该项目建成后,将彻底改变现有国道318线穿城而过导致的交通拥堵局面,实现过境车辆与城市道路的有效分流,国道318线将与名山、雨城城区城市道路彻底分离 。这不仅能显著缓解城区交通拥堵状况,提升市民出行效率,还将完善区域路网布局,强化城镇间的交通联系,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 。通车后,还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为旅游、商贸等产业注入新活力,助力雅安打造川西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雅安推进“三区”同城化发展,实现“县域重点突破、全域协同共兴”具有重要意义 。
湖北段:完善路网,提升通行效率
在湖北,国道318的改扩建工程同样在稳步推进,旨在完善区域路网,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以潜江为例,市公路中心正抢抓晴好天气,高标准严要求推进318国道南湾至丫角段改建工程 。施工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人员与机械设备有序作业,稀浆封层和沥青摊铺工作紧张进行 。目前,该项目已进入通车前冲刺关键期,计划8月底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项目完工后,将实现潜江境内318国道全线一级化,显著改善通行条件 。
在英山县,杨柳至小米畈段改建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这条改建路段全长12.641公里,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打造,设计时速60公里,24.5米宽阔路基搭配沥青路面,规格颇高 。整个工程总投资4.82亿元,建设周期24个月,预计2026年底就能建成通车 。从6月25日的航拍画面可见,多台机械协同作业,全力抢抓施工进度 。
面临挑战与应对策略
国道318的改扩建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川藏段等复杂地形区域的施工难度极大,不仅要应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还要解决复杂地质条件带来的技术难题,如软岩变形、强涌水等 。其次,改扩建工程需要协调沿线多个地区的土地征迁、管线迁改等工作,涉及大量利益相关方,协调难度较大 。此外,工程建设还需考虑生态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 。
为应对这些挑战,建设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技术方面,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采用“中管棚”工艺跨越冲沟,利用先进的支护和排水技术解决隧道施工难题等 。在协调工作方面,加强与沿线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协作,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土地征迁、管线迁改等问题 。在生态保护方面,严格执行环保要求,采用生态环保型施工工艺,对施工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水进行妥善处理,同时加强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修复 。
未来展望: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随着国道318改扩建工程的逐步推进,未来它将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带动沿线区域发展的强大引擎。从经济角度看,改扩建后的国道将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促进沿线资源开发与产业升级,推动旅游、商贸等产业的繁荣发展 。便捷的交通将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为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
在交通出行方面,道路通行能力的提升将大大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改善出行体验 。无论是货物运输还是旅客出行,都将更加便捷、高效、安全 。同时,国道318作为连接东中西部的重要通道,其改扩建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路交通网络,加强区域间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
国道318的改扩建工程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举措。它不仅是对这条传奇国道的升级改造,更是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下,国道318必将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