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9.19),港药再度飘红,可T+0交易的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盘中涨超1.5%,后冲高回落至0.46%,成交额已超9亿元!资金面上,近10日已大举揽金超16亿元!截至9月18日,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最新规模超219亿元,规模和流动性持续领跑同类!
截至10:17,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成分股涨跌互现:百济神州、康方生物微涨;下跌方面,信达生物跌超2%,石药集团跌超1%,中国生物制药、三生制药微跌。
【创新药短期波动不改长期向好大行情】
方正证券指出,8月以来创新药行情走的略有曲折,尤其是短期没有大的BD催化落地,并且AI产业链领域行情火热,对创新药板块形成短期影响,让市场对创新药投资逻辑产生了波动。但方正证券一直坚定看好创新药长期大行情远未结束,中国工程师红利带来的创新药资产没有真正走到国际舞台兑现商业化价值,这一产业趋势将会绵延数年之久。
1、MNC合作产品尚未兑现商业化价值,且按峰值销售额预测来看估值仍然较低。纵观近几年,中国药企同MNC达成重磅交易BD的起点,应是2022年科伦药业与默沙东的交易,迄今不过3年时间,此后有康方生物、百利天恒、三生制药、恒瑞医药、联邦制药等公司一系列的重磅BD陆续落地,这些重磅产品还未开始商业化进程,此外对峰值销售较高的单品,中国药企有望获得较高比例的峰值提成,但千亿市值的创新药公司估值仍然比较低,投资价值丰厚。
2、新革命性产品的BD授权还没有饱和。自2020年开始,各大外企陆续面临专利悬崖问题,大量的创新药专利到期,急需对现有管线充分补足,因此看到MNC在肿瘤、自免、内分泌、呼吸等药王辈出的赛道进行持续BD和并购,方正证券认为目前还完全没有饱和,除了pd1vegf外,在小核酸、口服glp1、egfradc、pd3/4等已经有先例的赛道上还没有看到饱和的趋势,出价和并购金额仍然非常火热。
【机构:看好港股创新药爆发潜力】
方正证券指出,前瞻性看好港股市场的创新药爆发力,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港股公司估值较低,且实质性落地BD较多,未来发展确定性更强。从去年港股反弹以来,可以看到在实质性的BD落地层面,港股医药上市公司BD落地数量更多,后续在板块层面兑现收入和利润的确定性更高,而且除了大市值公司外,小市值公司表现也很出色,比如和铂5.1亿人民币的半年报利润,未来港股创新药板块发展确定性更强。
2、未来大赛道大单品BD可能更多爆发在港股医药公司,带来更强贝塔。在目前交易火热的大单品赛道里,从管线进展的角度来看,港股大单品BD落地的可能性更大,如当下预期较高的康方生物的pd1vegf(二次BD),石药集团和乐普生物的egfr-adc,中国生物制药和海思科(A股)的pde3/4,联邦制药的口服glp1等,因此更加看好港股创新药板块的爆发力。
(来源:方正证券20250905《医药生物行业周报》)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100%布局创新药!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是弹性更高的创新药,截至7月末,2025年内涨幅超109%,港股医药类指数领先!
底层资产是港股,可以T+0交易!
关注中国硬核创新药力量,新质生产力代表,认准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场外联接(A类:021030;C类:021031)!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文中个股仅作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
港股通创新药ETF(159570)标的指数为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该指数近5个完整年度(2020-2024)的涨幅分别为88.80%、-21.59%、-25.60%、-22.80%、-10.5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