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踏遍9省区3.6万公里,跨越山河传温情!中南民大把温暖送进学子家

0
分享至

“从东北到南方,孩子上学路途遥远,没想到学校的关怀走得更远!”内蒙古海拉尔一位学生家长紧握老师的手感慨道。7月至8月,中南民族大学7位校领导带队,53名干部教师组成家访工作组,分赴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甘肃、湖北等9个省(区),总行程跨越3.6万公里,走进84个学生家庭和实习单位,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携手共建家校育人‘连心桥’”为主题的暑期家访行动。


爱为桥:千里叩门送温情

家访团的足迹遍布高原、戈壁与水乡,他们叩开的不仅是一扇扇家门,更是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真挚沟通的“心门”。在青海互助县,老师们冒着暴雨赶到学生家中,浑身湿透,家长紧握双手驱散寒意;在广西南宁,一位家长小心翼翼地拿出泛黄的老照片,自豪地讲述“孩子爷爷是上甘岭战役中的英雄,荣立集体一等功!”他动情地说:“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我相信中南民大一定能将孩子培养成国家栋梁!”


除了送去慰问金,家访团更带去了学校实打实的温暖与关怀。每走进一个家庭,老师们都与学生、家长围坐交谈,聊学业、谈规划、望未来——“上学期的学业还顺利吗?”“将来打算读研还是工作?”“在学校还有哪些困难?”这些看似平常的问候,背后是中南民大对学生最真切的牵挂。新疆乌鲁木齐一位家长感慨:“孩子在学校不仅学习进步了,还主动参与社会工作,这些变化多亏了老师们的悉心教导!”

精准帮:两份清单解真困

为提升家访实效,学校为每位学生准备了两份“专属清单”:一是“成长情况清单”,整合学生基本信息、学业成绩、在校表现、职业规划与发展意向等,全面描摹学生成长轨迹;二是“家校沟通清单”,收集家长对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以及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看法和建议,实现家校双向反馈。这一做法不仅实现了家校协同从“数据驱动”到“精准滴灌”,以需求与资源的高效匹配,为构建协同育人新生态筑牢根基。

靠着这份“精准对接”,让家访不再是“泛泛而谈”,而是“对症解困”。在宁夏吴忠,该校资源与环境学院李同学的家长最关心的是“专业就业前景”,中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义不仅耐心解答,还以自身求学经历鼓励学生继续深造。在青海,辅导员郭修齐老师向因伤休学的学生详细介绍了复学需要办理的手续,还给出了新学期选课、学习以及学生工作安排的建议,让其忧心忡忡的父亲动容不已:“我也是一名人民教师,所以我更加知道你们跨越千里来家访的不易。中南民大的人文关怀不是口号,而是真真切切的行动!把孩子交给你们,我们放心!”


暖人心:帮扶政策讲通透

家访,既是一次走心的交流,也是一堂生动的思政教育实践。面对经济困难学生家庭,家访团不仅送上资助金,还逐条解读“奖、助、贷、免、勤、补、减”七位一体帮扶政策。在该校外语学院农同学家中,老师们视频连线其在外务工的父亲,告诉他孩子“品学兼优,还积极参与勤工助学”,学院党委副书记姬扬坚定地说:“孩子非常优秀,请您放心!困难只是暂时的,学校会全力帮她克服难关!”视频那头,父亲连声道谢:“真没想到学院领导这么关心孩子,有老师们这样用心,我们在外打工心里也踏实了!”

从助学贷款申请流程、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到学业“一对一”辅导、心理辅导预约方式,每项政策家访团都讲得清晰明白。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母同学家境困难,其妈妈坦言:“我没啥文化,但再苦再累也要让孩子读书!”家访团不仅为其送上慰问金,还鼓励其好好备考年底的英语六级考试,助力考研备考。“学校永远是你们最坚强的后盾!”老师的一句承诺,让学生和家长吃下了“定心丸”。


新形式:家访不只“进家门”

这一次,家访不再局限于“走进家门”,更延伸出了更多生动场景。在内蒙古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家访团与校友共同在“种树植心”基地种下一棵花棒树——其根系能深入地下十几米,恰如民族团结之情般深厚坚韧,并同上一堂“生态思政课”;在新疆阿拉山口,老师们看望了在此实习的8名法学院学生,倾听他们“整理卷宗、协助调解纠纷”的实践心得,还与司法局座谈,共商校地合作;在广西,师生共同走访抗美援朝老兵家庭,将党史教育融入家访实践,在老党员的初心故事中传递红色基因。以上种种场景都成为了“行走的思政课堂”。

这场跨越山河的家访,既是中南民族大学推进“三全育人”的坚实步履,也是该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写照。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红燕在广西家访时深情寄语学子:“一生努力,成就一路芳华!”中南民族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宋发军也强调:“家访不是终点,而是构建家校育人共同体的起点。”


教育,从不止于课堂——它藏在3.6万公里的家访路上,藏在师生家长促膝长谈的真诚里,藏在家长塞给老师的手工鞋垫里,藏在父母看到孩子志愿服务照片时闪烁的泪光里。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中南民族大学正是以爱为桥梁,用脚步传递关怀,用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教育的温度越过山河,走进一个个远方孩子的家,让教育的初心,在辽阔的山河之间生根发芽,绘就出一幅家校同心、民族同心的温暖画卷。

监制 | 肖静芳

统筹 | 安宁宁

编辑制作 | 石建杭

来源 | 中南民族大学


觉得有用,点亮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家民委 incentive-icons
国家民委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账号
6119文章数 66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