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一片草地,那光秃秃的大石头旁边,草咋就长得格外水灵,绿油油一片,比别的地儿茂盛老多了!这是咋回事呢?石头还能给草当“保姆”不成?
石头白天晒太阳,那可是个存不住热的地方,比热容低得很,简单说就是热得快,凉得也快!太阳一落山,石头把白天存的那点热量往外吐,比周围散热慢的土壤可快多了。
![]()
结果咋样?挨着石头的那圈儿地方,晚上就跟盖了个热被似的,温度愣是高出来2到3摄氏度。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农业实验站那些科学家的早盯上这现象了,他们发现在春季夜晚气温常低于10摄氏度的地区,石头旁的小草相当于每晚多享受几小时舒适生长期。
小草也是知冷知热的植物,温度高点,根儿活动就勤快,养分吸收也麻利,夜里还能接着长点个儿。日积月累下来,这优势能小得了?石头边儿的小草,那是实打实占了天时的便宜!
![]()
温度捂热乎了,石头还兼职当起了"节水专员"。大太阳天儿,草地晒得直冒烟,水分蒸发得嗖嗖快。可石头往那儿一杵,立马在地面投下一片阴凉儿,这作用好比给小草头顶支了小遮阳伞。
科学家发现,有石块遮护的土壤表层,水分蒸发速率能比完全裸露的地块降低15%至20%。这点水对草根儿来说就是救命的甘霖,特别是在雨水金贵的日子,石头底下攒的那点湿气,让小草依然能挺直腰杆,活得滋润。
![]()
风也是小草苗苗的"头号杀手",刚冒出嫩芽的小草,根浅苗弱,一阵狂风刮过,轻则晃悠得脱水"秃噜皮",重则直接腰斩夭折。可石头往风口一挡,那就是道天然防风墙!风到了石头这儿,要么减速绕道,要么被硬生生劈开。
结果是挨着石头的小苗苗安稳稳的,少受多少摧残,在风力较强的开阔区域,距石块5至10厘米背风处的风速可比开阔地降低30%至50%。风小了,小草苗蒸腾丢的水分少了,更能攒足力气好好长。
![]()
最后咱得说说石头底下那看不见的"帮手团":微生物。石头挨着土壤那面儿,经常潮乎乎、凉丝丝的。这环境,腐殖质容易积累,湿度也稳定些。土壤里那些看不见的细菌、真菌啥的就乐意在这地方安家落户、生儿育女。
这些小生命活跃了,枯枝落叶分解就快了,转化成肥料的速度也提溜上来了。适宜的微环境能显著提升微生物活性,从而加速有机质分解与养分循环。石头底下这点儿"微生物食堂",给挨着它的小草悄悄开了个小灶,加的营养餐。
![]()
草儿围着石块长得旺,可不是瞎猫碰上死耗子。那是小草苗们摸透了石头的好处,夜里有热炕头,白天能躲日头,大风天有挡风的墙,连土壤里的养分供给都给催快了半拍。这是小草在漫长岁月里练就的生存智慧,懂得借力使力,在石头缝里给自己抠出个好环境!
再溜达路过草坪,看见石头边那圈格外精神的绿草,这回就知道咋回事了,今天聊到这,下次接着聊。
![]()
图片来自网络侵联必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