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60年,左权女儿报考哈军工意外被拒,陈赓: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0
分享至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0年,正值社会改革和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这种情况下,报考哈军工也成了无数青年梦寐以求的事情。

但在这一年的入学考试中,却发生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抗日名将左权的女儿左太北,因为政审未通过,被哈军工拒之门外。



面对这位烈士后代,哈军工的招生决定引发了不小的波澜,甚至一度惊动了大将陈赓。

他经过调查后,对左太北说:“你多填了个社会关系”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关系”,才会让她的政审遇到波折?



抗日名将左权

左太北的父亲是抗日名将左权。

1905年,左权出生于湖南省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由于从小饱受战乱和贫困的折磨,他早早便意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息息相关。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左权产生了强烈的救国理想,而他也刻苦学习,考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在那里,他逐渐被革命信仰所吸引,并立志通过革命改变国家的命运。



1924年,左权考入黄埔军校,在那里,他受到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熏陶,更坚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

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左权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在八路军中担任副参谋长,成为彭德怀的重要助手。



在他参与的多次战役中,左权提出了一系列灵活机动的战术。

特别是在百团大战中的卓越指挥,重创了日军,成为抗日战争中关键的转折点之一。

然而,1942年,左权在山西太行山反“扫荡”作战中,不幸牺牲,年仅37岁。



左权牺牲时,左太北还很小。

她的母亲刘志兰肩负着照顾女儿的责任,但同时也需要继续投入到国家的革命事业中。

因此,在生活最艰难的时刻,彭德怀夫妇接过了照顾左太北的重担。

自此,左太北在彭德怀的家中度过了她童年与少年时期的关键岁月。



而彭德怀不仅成了她生活中的亲人,更是她精神上的导师与革命路上的引领者。

彭德怀对左太北视如己出,不仅关注她的生活起居,也非常注重她的思想教育。

彭老总常常会给左太北讲述父亲左权的英雄事迹,让她明白父亲为国捐躯的伟大意义。



在与彭德怀的相处中,左太北逐渐感受到,这位伟大的将军不仅是战场上的指挥者,更是一个柔情满怀的长辈。

彭德怀也时常带着左太北参加部队的一些活动,甚至会带她去观看军事演习。

在这些场合里,左太北看着那些穿着军装的士兵们,内心渐渐燃起了对军人的崇敬与向往。



每当她看到士兵们整齐的队列和井然有序的训练,她都能从中找到一种特别的归属感。

那是父亲和彭德怀曾经并肩作战的地方,也是她未来梦想所在的地方。

在彭德怀的家庭里,生活虽然简朴,但充满了革命家庭特有的朴实和坚定。

左太北从未因自己是烈士的后代而享有特殊待遇,相反,彭德怀对她的教育更为严格。



他不允许左太北有任何懈怠,常常教导她要做一个坚强、有担当的人。

面对左太北的顽皮或懒散时,彭德怀也会用严厉的语气提醒她:“你是左权的女儿,不能辜负你父亲的英名。”

正因为如此,左太北受父亲和彭德怀以及先辈的影响,决定报考哈军工,成为一个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人。



意外的拒绝

1960年,左太北满怀希望地将自己的大学志愿表递交给了哈军工。

然而,令她意外的是,几天后,当其他同学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时,她的等待却以一纸拒绝通知结束。

她怎么也不明白,自己的成绩如此优异,怎么可能被拒?



带着困惑与失落,左太北回到了彭德怀的家中。

得知消息后,彭德怀也疑惑不已,同时,他也很愤怒。

他的愤怒不仅仅是为了左太北,更是为了那些为国家牺牲的烈士的尊严。

之后,冷静下来的左太北在彭德怀的建议下决定去找陈赓一探究竟。



陈赓与左权友谊很深厚,他也是哈军工的校长。

当时的陈赓正在医院,见到她时很是高兴,两人寒暄过后也慢慢说到了正事上。

左太北向他讲述了自己报考哈军工,却因为政审不过关而被拒绝的事情。



听完后,陈赓也显得非常意外:“你这样的根正苗红的孩子,怎么会政审不过呢?”

经过一番了解,陈赓终于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左太北在填写社会关系栏时,多填了一项社会关系。



多填的社会关系

原来,左太北除了填写父亲左权将军的名字外,还填写了她的二伯左棠。

这位二伯最初跟随左权将军一同参加革命,却在后来选择投靠了国民党。

这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是极为敏感且不被容忍的。



但左太北之所以提及左棠,只是出于一种对家庭历史的尊重。

她深知自己与这位二伯的关系早已断绝,几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左太北觉得,自己不能因为父亲的伟大而隐瞒这段事实。

在她的想法中,革命者的后代同样需要面对历史的复杂性,承认所有的家庭背景,无论好坏,都应坦诚相待。



她甚至未曾考虑过,自己的这一举动会带来什么后果。

可哈军工的招生工作人员,却对这一情况非常敏感。

在那个政治高度敏感的年代,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常常与个人的政治背景密切相关。



在那时,家族中的任何一位成员,都有可能影响到一个人的政治命运。

尽管左太北的报考材料中显示她的学习成绩优秀、思想政治品格过关,但这条多出的“社会关系”却让招生委员会的成员们陷入了犹豫。



他们无法确定,是否可以在这样敏感的时期,忽略这段历史,并给予左太北公正的录取。

更何况,哈军工作为培养军工精英的摇篮,对每一名学生的政治背景都有着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

总之,经过一系列考虑,他们还是拒绝让左太北入学。



如愿上哈军工

一番调查后,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陈赓得知后也是忍不住笑着说:“太北啊,你这可是自己给自己添麻烦了!你完全没必要填上这个二伯嘛!”

左太北却坚定地表示,自己不能对党隐瞒任何信息,哪怕这段关系早已断绝,她仍然觉得应该对组织忠诚。



这一番话打动了陈赓,他看到了眼前这个年轻人身上父辈的影子。

于是,在他的帮助下,左太北还是如愿上了哈军工。

进入哈军工后,左太北面对的不仅是繁重的学术任务,更是肩负着作为烈士之女的荣耀与责任感。



她深知,自己不仅要在学术上出类拔萃,更要在思想和行为上严格要求自己。

她不希望被看作是靠父辈光环,获取优待的“烈士后代”,而是一个靠自身能力证明自己的人。

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军事工程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并在校内外活动中展现了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 。



她不仅在课堂上刻苦钻研,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从哈军工毕业后,左太北很快进入国防领域工作,继续为祖国的军事工程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工作初期,她被分配到国防科技研究院,主要负责一些军工项目的技术研发工作。

她常常加班加点,研究复杂的工程图纸,组织实验,攻克技术难关。



在她的带领下,团队多次完成了国家级重点军事工程项目,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她明白,自己每完成的一项任务,都是在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都是对父亲左权和革命先辈的一次告慰。

在工作多年后,左太北逐渐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国防领域的专家。



她参与过多个国家级重大项目,带领团队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

她的工作态度和专业能力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成为新中国军事工程领域的杰出代表之一 。

左太北的工作生涯不仅是她个人的奋斗史,更是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



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烈士的后代不仅可以依靠父辈的荣耀生活,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继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让人痛心的是,2019年6月25日,左太北去世,享年79岁。



结语

左太北的一生,既承载了革命烈士的光辉遗志,也书写了属于她自己的奋斗篇章。

从哈军工的求学之路,到毕业后投身国防事业的卓越表现,左太北用行动证明了,革命后代不仅仅是历史的继承者,更是时代的建设者。



她没有因父辈的光环而止步,反而以坚韧和执着不断突破自我,在国家需要的时刻毅然肩负起使命。

左太北的故事,彰显了忠诚、勇敢与奉献的价值,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努力。

在她的身上,历史与现实完美交织,成为了那个时代革命精神的象征与延续。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19年6月25日 关于《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之女、航空工业集团退休干部左太北逝世》的报道



光明日报 2011年6月29日 关于《左太北忆父亲左权:为抗日需要 可以放弃女儿》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柳絮忆史 incentive-icons
柳絮忆史
历史鉴定与赏析
679文章数 4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