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军事代表。场面本就热闹,结果在一次公开讨论中,意想不到的“火花”冒了出来:清华大学国际关系教授阎学通和一名以色列军官在台上激烈交锋,针尖对麦芒。场下的百国代表纷纷紧盯,全程气氛堪比战场。
香山论坛盛况空前
2025年9月17日,第十二届香山论坛在北京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防务与军事代表。此次论坛的规模和影响力创下了新高,几乎涵盖了全球所有热点安全问题。来自美国、俄罗斯、印度、欧盟等大国的代表纷纷到场,讨论话题涉及国际安全、地区冲突、人工智能军事应用等一系列全球关切的问题。
在会场里,既有美俄这样的重量级代表,也有来自中东、非洲和亚洲的国家齐聚一堂。大家围绕“安全合作与共同发展”的主题展开讨论,中国提出的“对话代替对抗、合作解决分歧”成为会场高频词。多国代表都在现场表达了对中国“劝和促谈”努力的认同。
就在这样一个国际舞台上,气氛本应温和,却因为以色列军官和中国学者阎学通教授的一次交锋,让论坛掀起了“高潮”。这种直接碰撞,本来就容易吸引目光,更何况正值巴以冲突胶着,中东局势敏感。可以说,香山论坛的“舞台效果”被推向了顶点。
中国在论坛上的角色十分突出,不只是东道主,更是积极倡导者。无论是主持环节还是主题发言,中国代表都强调共同安全、命运与共的理念。这种声音和中东地区的现实矛盾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阎学通教授的登场显得格外有分量。
百国代表在北京同一个会场见证了这幕:一边是以色列军官强调“安全至上”,另一边是中国学者坚持“和平优先”。这场对撞,把本就热烈的论坛推向新的焦点。
阎学通与以色列军官的“针锋相对”
辩论发生在一场专题讨论环节。以色列军官率先抛出观点,强调面对威胁,国家必须把安全放在绝对优先位置。他把话说得很直:在现实世界里,军事行动是最有效的防护手段。这一说法立刻让现场空气紧绷,毕竟台下坐着的,不少正是被冲突影响的国家代表。
阎学通教授的回应很硬朗。他直言,安全如果仅靠武力,代价往往是平民的生命与地区的长期动荡。他强调国际社会早就认识到,战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唯一出路是政治谈判和妥协。阎教授还补充说,巴以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打赢”,而在于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和平框架。
双方观点针锋相对,火花四溅。以色列军官频频强调自身的“生存压力”,而阎学通则不留情面指出,以色列的做法已经让局势失去平衡,长远看只会让对立更加尖锐。台下不少代表开始点头,显然对阎教授的逻辑更有共鸣。
中国学者的声音在会场上引起共振。来自亚洲、非洲的一些与会代表,在阎教授发言时甚至报以掌声。这种场景很少见,说明中国主张的“政治解决、和平优先”理念,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
这场辩论既像是一场学术交锋,又像是一场外交缩影。阎学通教授展现了中国学者敢说敢讲的风格,以色列军官则坚持国家安全优先的立场。两种逻辑碰撞,让百国代表看得津津有味。有人私下评价,这次辩论简直是香山论坛的“高光时刻”。
国际代表热烈反映,中国形象全面提升
在阎学通教授的发言之后,会场一度陷入短暂的寂静,接着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不仅仅是礼貌性的回应,而是代表们对中国立场的真实认可。来自非洲、东南亚、拉美等国家的代表,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看到了一个与西方媒体叙事完全不同的中国声音。
对于非洲代表来说,中国的发言尤其让人感到共鸣。长期以来,他们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被忽视,很多时候被卷入大国博弈,却没有真正的话语权。阎学通教授强调“和平与发展是最重要的安全”,这一观点直接打动了非洲代表。他们看到,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大国,更是一个愿意把“发展权”与“安全权”挂钩的合作伙伴。
在中东国家的代表中,反应更为强烈。巴勒斯坦相关代表在会后私下表示,中国的学者敢于在这种公开场合直接回应以色列代表,这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的底气与担当。他们认为,中国的声音为巴以冲突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通过对话和谈判,而不是继续陷入军事报复的恶性循环。
拉美代表同样热情回应。他们习惯了美欧主导的国际会议,往往在那样的场合里,声音微弱甚至被忽视。而在香山论坛,中国学者敢于对热点事件直言不讳,并且逻辑自洽、事实充分,这让他们感到中国是真正站在“多数国家一边”的大国。
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就连一些西方国家的代表也在会后承认,中国学者的发言有理有据,不容忽视。尽管西方政界常常批评中国,但在这种多边对话的平台上,代表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中国已经是全球安全议题绕不开的重要一极。
更有意思的是,一些代表在会后私下交流时感叹:“以色列军官的话像是带着政治任务来的,而中国教授的回应却像是站在整个国际社会的角度。”这样的对比,让很多人更直观地意识到,中国的形象正在国际舞台上逐步提升,不再是过去那个只低调旁观的角色,而是敢于在风口浪尖上发声的大国。
论坛结束后,国际媒体也迅速捕捉到了这场交锋的亮点。多家外媒在报道中提到,中国学者在关键时刻展现了从容与自信,把讨论引向了理性和建设性的方向。这种报道间接放大了中国的正面形象,让更多国家认识到:在复杂的国际安全局势中,中国的声音越来越重要。
香山论坛意义凸显,中国外交战略更显从容
香山论坛自创办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它不仅是一个学术和防务交流的平台,更是中国展现外交战略和安全理念的重要窗口。2025年的这届论坛,尤其因为中东局势、乌克兰冲突以及台海与南海安全问题,备受瞩目。
在这样的背景下,阎学通教授与以色列军官的激烈交锋,恰恰突出了香山论坛的独特价值。与西方的安全会议不同,香山论坛更强调“平等对话”,不以大国为唯一主角,而是让不同国家的声音都能被听见。正因如此,这种激烈的场面不仅没有破坏会议氛围,反而让论坛更有分量。
对中国而言,这届论坛意义重大。第一,它向外界展示了中国对全球安全事务的高度重视和主动参与。无论是官方代表还是学界专家,都在不同场合表达中国的一贯立场:推动和平,反对霸权,坚持合作。这样的立场让很多国家觉得,中国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
过去,全球安全讨论往往被欧美主导,中国更多是参与者。如今,中国不仅是东道主,还在议题设置和话语引导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学者敢于直接回应热点问题,这让世界看到,中国已经不只是倾听者,而是积极的引领者。
论坛对中国的外交战略起到了加分作用。近年来,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中东调解、斡旋沙特与伊朗复交,这些成果都展示了中国的外交智慧。而在香山论坛上,这些成果通过学者和代表的发言进一步放大,让更多国家意识到:中国不仅关注自身发展,也在为全球安全与稳定贡献力量。
未来香山论坛的影响力只会越来越大。通过这样的平台,中国不仅能展示理念,更能实际推动国际合作。随着全球局势持续动荡,越来越多的国家会把目光投向中国,期待听到来自北京的理性声音。
这场“香山激辩”或许只是一个小插曲,却折射出一个大趋势:中国正在用自信与智慧赢得更多国家的信任。香山论坛不只是北京的论坛,它正在成为世界的论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