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宣布外长访华后,李在明政府态度变了:这次不打算给特朗普面子

0
分享至

韩国方面宣布,外长赵显将开启访华行程。这次打破常规的行动,背后藏着李在明政府难以启齿的焦虑。按照外交惯例,去年韩国外长访问了中国,这次本该是中国外长回访,但新上任的赵显却先往北京跑,连"谁先谁后"都无所谓了。

这让人不禁要问:韩国为何这么做?



【韩国外长赵显将访问中国】

关键就在于今年10月底将在韩国庆州举行的APEC峰会。对李在明政府而言,能否请动中国领导人出席,直接关系到这场国际盛会的成败。没有中国参与的APEC会议,就像没有主角的舞台剧,注定黯然失色。

更深入看,韩国打的是一箭双雕的算盘:既想借中国提升会议规格,又盼着通过这场外交盛事巩固中韩关系。赵显在记者会上说得直白:"不必被访问顺序和形式束缚"——这话翻译过来就是:面子不重要,里子才关键。

在亚太地缘政治棋局中,韩国正在试图寻找新的平衡点,而中国无疑是这个方程式中最关键的变量之一。

就在韩国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同时,一场耐人寻味的戏码正在大西洋彼岸上演。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美国需要向外国员工学习芯片、半导体等高端制造技术,甚至公开表示"欢迎外国投资和员工"。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欢迎外国技术人员】

而这番表态背后,是美国刚刚逮捕了300多名韩国人,甚至铁链锁人,游街示众,极尽羞辱。即便韩国企业带着真金白银和技术赴美投资,即便这些投资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和税收,一旦触及美国利益,韩国仍然随时成为被牺牲的对象。

如今,特朗普的表态显然不简单。"安抚"背后,是美国对韩国技术的渴求与战略利用的双重算计。一方面,美国迫切需要三星、SK海力士等韩国企业的技术和投资,来推动本国制造业回流和新能源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愿因经济摩擦损害美韩同盟关系——毕竟在遏制中国、应对半岛问题等战略议题上,美国还需要韩国的配合。

这种态度,暴露出美国对韩政策的本质:需要时拉拢,必要时施压。美国始终将韩国视为一颗重要的棋子,而非平等的合作伙伴。

更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特朗普发表这番言论之际,韩国宣布了外长访华计划。这种时间上的巧合,恐怕不是偶然。韩国似乎在用行动向美国传递一个信号。



【300多韩国人在美被捕一事尚未得到解决】

对李在明而言,数百名韩国人被捕,堪称一场外交灾难。送钱的是他,签合同的是他,如今栽跟头的也是他。国内反对派趁机发难,民众愤怒情绪高涨,国际社会则在看笑话——一个国家的技术精英在他最亲密的盟友国遭到如此对待,实在令人唏嘘。

需要强调的是,此前韩方对此事的表态是,希望类似事件不再发生。但如今口吻却发生了变化,不打算给特朗普留面子。

韩国总统府罕见地强硬表态,将调查被拘韩国公民是否遭遇人权侵犯;外交部则火速派出第一次官与美国常务副国务卿紧急磋商,要求美方"采取切实措施"。

在对美交涉的同时,李在明政府突然加速了与中国的接触。有分析称,赵显打破惯例的访华计划,表面上是为APEC峰会邀约,实则传递着更深的信号——韩国需要在中美博弈中重新寻找平衡点。



【美国的“打脸”,让李在明向中国靠拢】

但这种"转向中国"的策略能走多远?

从历史经验看,每当韩国试图在中美之间寻找平衡,最终都会在美国的压力下回归旧轨道。军事上依赖美国保护,科技上受制于美国技术,安全上需要美国核伞——这些结构性因素决定了韩国外交的天花板。

更重要的是,李在明政府的对华示好,本质上是一种危机应对的权宜之计,而非战略转向。一旦美国压力稍减,或国内政治需要,这种"亲中"姿态就可能迅速回调。



【中韩经济联系深,但韩国仍难以摆脱美国影响】

对于中国而言,我们当然欢迎中韩关系的改善,但也需要保持清醒头脑。韩国对华政策的反复性我们已经见识过太多次,今天的热情可能明天就会冷却。在发展对韩关系时,我们既要把握机遇,也要做好风险管控。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湘评中外 incentive-icons
湘评中外
媒体人
2668文章数 15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