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开屏新闻记者从云南省交通执法局获悉,近年来,该局从紧盯道路运输关键环节织密动态监管“安全网”,到运用智慧科技为执法注入“数字引擎”,再到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让刚性执法兼具“民生温度”,打出道路运输市场执法监管“组合拳”,让交通执法更具“科技范”与“温度感”,为全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核支撑”。
道路运输是全省旅客、货物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连接产销、城乡的关键纽带。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省道路运输执法检查车辆45.12万辆次,查处违章案件30359起、非法营运车辆4308辆;“两客一危一网一货”集中治理排查隐患3026个(重大22个),整改率超过93%,高风险企业存量下降92.14%,相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5.85%、16.9%;道路危货运输安全监管聚焦动态监控,推行“线上巡查+省级直判”机制,高效化解各类隐患,升级危货运输全链条管控,稳妥处置了临沧“4·23”、石林“4·30”等突发事件,筑牢道路运输安全防线;文山州查办全省首例“百吨王”货车危险作业罪案件,推动“行刑衔接”,有力震慑道路运输领域违法行为。
如今,网络约车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但其运行亟需规范。云南省交通执法局推进省级网约车监管平台试运行,精准识别不合规订单与车辆,创新性地将巡游车订单数据纳入合规率计算,全省网约车双合规订单率达68.3%。强力推进“一州(市)一策、一平台许可”,指导“滴滴出行”在15个州(市)落地线下公司并获许可。推动出台《云南省网约车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完善行业长效监管制度。
云南省交通执法局以实战为导向,借助科技赋能,促进精准执法。公路路政执法领域,通过整合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移动执法终端等,打造“一体化+智慧执法”平台,智慧科技织就俯瞰坦途的“天网”,通过线上巡查实时发现路面异常、交通事故、公路建筑控制区违法活动,第一时间调度执法人员现场处置,构建“线上发现—线下处置”快速响应机制,及时调度路况、高效处置事故,强化路产路权保护。
超限运输治理工作,AI摄像头已成为公路守护“慧眼”,精准监测预警公路违法行为。昆明支队在G213策磨线晋宁治超站公路两侧布设不停车称重检测,创新“固定超限检测站+不停车称重检测+流动联合执法”模式,构建闭环管理体系,在长龙般的车流中精准识别出超限货车。数据显示,推行智慧治超新模式后,该站90%以上合法车辆无需进站,每年可节约通行时间4000余小时,预计能减少油耗2400升,兼顾效率与环保。
执法办案提质方面,科技赋能让交通执法效能大幅提升。临沧支队充分发挥WPS或Office办公系统中同步修改文档内容的“XML映射”功能,实现案件文书模板一键同步,减少当事人往返;曲靖支队运用“移动执法”App进行案件处理,用智慧化手段辅助案件处理;德宏支队优化文书流程并依托“钉钉”建违法数据库,强化线索归集共享;玉溪支队创新“一个平台、一张表格、一幅地图”管理模式,探索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动态监管新模式。这些“小创新”举措,既将执法力量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又进一步推动执法效能“大提升”。
开屏新闻记者 王磊 文 云南省交通执法局供图
一审 颜媛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易科彦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