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叶县龙泉镇大张村返乡创业人士张跃杰从县城回村时特意绕到镇区东部的沟旁停下来,沟内清水流淌,几位老人在两岸铺设的人行道上散步。“没想到东大沟,不,腾龙渠实现了清水长流,再过段时间,河里该有鱼了。”张跃杰说。
大湾张村紧邻龙泉镇区,镇区东北西三侧均有一条沟,分别被称作东大沟、北大沟和西大沟。小时候,张跃杰经常与小伙伴到沟里摸鱼,后来因疏于管理,沟里堆着垃圾,附近村民的生活污水也流进沟里,3条沟成了人们头痛的臭水沟。
自去年以来,3条臭水沟被纳入全县黑臭水体整治的“大盘子”,有关部门疏浚河道、拆除违建、建起龙泉镇污水处理站,实现镇区几个村庄的生活污水截污治理,并对疏浚后的沟渠进行了硬化、绿化和亮化。“东大沟、北大沟和西大沟分别被冠以腾龙渠、安龙渠和瑞龙渠的新名字。”龙泉镇党委书记史旻明说。
这是叶县治理黑臭水体的缩影。该县是农业大县,伏牛山水和桐柏山水在此交汇,由于疏于管理等,在境内形成97条农村黑臭水体,成为制约乡村发展之痛。
以国家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项目为契机,我市把叶县作为治理黑臭水体试点。该县在上级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果断对全县97条黑臭水体“亮剑”。
市、县两级先后出台《关于成立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关于建立健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长效机制的通知》等文件,明确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刚性制度7项,并把工作落点压到乡村一线、嵌入村规民约;建立市、县两级“双专班”,市级层面由市长牵头组建工作专班,科学统筹、全盘调度,重点解决跨区域、跨部门难题;县级层面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工作专班“双组长”,并明确一名县级干部专职负责,实行“周调度、双周现场调研”工作机制,“双组长”每周至少一人深入项目一线现场办公,督进度、解难题,强化部门协作,以最大合力换取最快进度、最好成效,尤其在1亿元国补资金下达后,市、县两级克服困难、迅速配套1.31亿元资金,用于修路、人居环境整治、沟渠连通等,有力助推黑臭水体治理工作。
该县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坚持清淤疏浚和控源截污并重,投入机械清理淤泥60余万吨,各地群众积极疏浚河道、拆除违建,还实现了澧河、马河、谭罗河等河道的沟渠相连,既扩大了灌区面积,又实现了对治理后的坑塘生态补水,巩固了黑臭水体治理成果;铺设污水管网20余万米,并配套建设日处理200吨至600吨的乡镇污水处理站,使得10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站,从源头上消灭了污水,有效防止了返黑返臭、恢复了水体容量、腾出了生态空间。
截至目前,叶县97条黑臭水体已全部治理完毕。(来源:叶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杨沛洁 姬冠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