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娱乐圈这个瞬息万变的舞台上;
有人拼尽全力仍无法登顶,有的人却轻松走上巅峰后选择主动退隐。
其中,阿兰·达瓦卓玛就是后者。
她是一个的被誉为“天选之女”的歌手,在21岁时就打破了王菲的记录,但之后,她却主动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另外,随着9亿天珠的曝光,她背后隐藏着的惊人财富,也彻底展现在了大家眼前。
那么,她究竟有着怎样的实力和财富呢?
乐坛宠儿
1987年,阿兰·达瓦卓玛出生在四川康定。
她母亲是藏族民歌手,这让阿兰自小就沉浸在充满民族特色的音乐氛围中。
而她也从五岁起,便开始学习拉二胡。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音乐的热情愈发高涨,不仅仅是乐器,她还展现了惊人的声乐天赋,
之后,在家人的支持下,阿兰进入了国内顶尖的音乐学府——解放军艺术学院。
在那里,她不仅磨练了自己扎实的声乐技巧,更师从著名的声乐导师李双江。
作为藏族歌手,她的音色独特,兼具高亢与柔和,这让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不过,真正让她迈向国际舞台的,还是因为一次校园演出。
2006年,阿兰在一次校园演出中,被日本大型唱片公司艾回的星探相中。
这家唱片公司,素来以挖掘和培养亚洲顶级音乐人才而闻名,他们一眼就看中了阿兰那与众不同的音乐风格。
就这样,她成为了艾回签下的第一位中国大陆歌手。
对这家唱片巨头而言,阿兰不仅是一位年轻的新人,更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国际化明星候选人。
因此,艾回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让她迅速进入了日本乐坛。
阿兰并没有辜负这份期待。
她顶住了在异国生活和语言不通的压力,也凭借自己独特的民族唱腔和细腻嗓音,在日本乐坛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她发布的第一张日语单曲《明日赞歌》,虽然一开始受到一些语言上的质疑,但仍然取得了不俗的销量。
几个月后,她凭借电影《赤壁》的主题曲《久远的河》,正式登上了日本公信榜的顶端。
这首曲子不仅在日本取得了销量冠军,还在亚洲各地引发了巨大反响。
后来,她在音乐风格中融合了西藏民族音乐的独特元素,又顺应了流行乐的趋势,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
这种“东西合璧”的音乐表现力,使她成为了乐坛中的亮眼新星,也让她迅速走上了事业巅峰。
她成为了日本乐坛屈指可数的华语歌手之一,更打破了王菲长年保持的公信榜记录。
年仅21岁,便她已经站在了许多歌手梦寐以求的高峰。
然而,这个年纪轻轻的姑娘,似乎并不被成就所迷惑,她在事业巅峰期,做了一个让无数人都意外的决定。
命运的转折
2011年,在与日本艾回唱片公司合约到期后,她选择回国发展。
这一举动让许多日本乐坛的粉丝感到震惊与困惑。
毕竟她正处于事业的巅峰,21岁的她不仅是日本公信榜的常客,还被誉为“九大歌姬”之一。
甚至有机会进一步拓展她的国际化事业。
在大家的质疑声中,她还是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
回国后的阿兰,签约了国内一家刚成立不久的经纪公司——乐华娱乐。
当时,乐华还处于创业阶段,资源和行业地位,远不能与她在日本的东家相提并论。
因此,未能为阿兰及时提供足够的支持与曝光机会。
这让她推出的首张专辑反响平平,远不及她在日本的辉煌成绩。
同时,阿兰的性格与国内娱乐圈的“拼搏”文化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她从小在藏族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性格中带有一份天生的淡然与从容。
相比于那些为了成名拼尽全力的艺人,阿兰显得不争不抢,她更多的是顺其自然。
她没有刻意去迎合市场的需求,也不热衷于参加各种综艺节目或是追求曝光率,这在竞争激烈的内地娱乐圈中显得有些“异类”。
这种不争的态度不仅体现在她对事业的态度上,也影响到了她的音乐选择。
与主流市场追求的流行曲风不同,阿兰始终坚持走自己的音乐道路,继续创作带有民族特色的音乐。
然而,这类音乐虽然富有艺术性,但并非当时流行市场的主流,难以获得大范围的商业成功。
正因为如此,尽管她的音乐作品质量上乘,传唱度很高,但阿兰本人却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沦为“歌红人不红”的典型。
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阿兰错失了一次重要的机会。
当时,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节目很火,许多原本已被市场遗忘的歌手,都通过这个舞台重新获得了关注。
据传,当时《我是歌手》也曾向阿兰发出过邀请,但由于种种原因,她最终没有登上这个炙手可热的舞台。
相反,她参加了另一档名为《中国最强音》的音乐选秀节目。
然而,这档节目不仅反响平平,甚至可以说是悄无声息地“扑街”了。
这一系列的选择与错失,使得阿兰在国内的音乐事业陷入了低谷。
即便她后来为多部热门影视剧演唱主题曲,但她本人却始终,未能重新获得当初在日本那样的明星地位。
藏富的“佛系”歌手
然而,尽管事业不如以前,但她的财富却很惊人。
对于大多数歌手来说,走红与成名意味着财富、荣耀和更高的舞台,而阿兰的道路却似乎完全不同。
2011年,在她参加某档电视节目的时候,主持人汪涵一眼就认出了她脖子上那颗与众不同的珠子——九眼天珠。
这是一颗在西藏文化中备受尊崇的宝石,传说它不仅象征着极高的地位,还拥有神秘的治愈力量。
更让人吃惊的是,这颗天珠的市值早已突破九位数。
如此一颗价值连城的珠宝,仅仅作为她日常穿戴的装饰,这真的让人很是惊讶。
毕竟,在一般人的眼中,这样的奢侈品应该放在保险柜里小心保管,而阿兰却如此随意地佩戴在了身上。
这颗天珠只是冰山一角,实际上,阿兰的珠宝收藏之丰富,足以让任何一位明星感到自愧不如。
从翡翠手镯到镶钻爱马仕包包,她的珍贵收藏让她的每一次亮相都散发出低调却难掩的奢华。
有网友曾推测,她手腕上那只色泽翠绿、透明度极高的翡翠手镯,可能价值上千万,甚至九位数也不为过。
而这不过是她众多奢侈品中的一个。
只能说,阿兰并不仅仅依靠天珠和翡翠积累财富,事实上,她早在成名之初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商业敏锐度。
早年间,她以极具前瞻性的眼光,低价购买了光线传媒的原始股。
当时,光线传媒尚处于发展初期,市值不过区区几千万,许多人对其未来的成长性并不看好。
然而,阿兰却凭借着敏锐的商业嗅觉,果断入手了一笔25万元的股份。
后来,光线传媒成为了国内影视娱乐行业的巨头,其市值更是飙升至数百亿级别.
而阿兰的这笔投资也随之水涨船高,翻了数百倍。
凭借这项投资,她实现了所谓的“躺着赚钱”,即使不再活跃于娱乐圈,她也已凭借资本的增值,坐拥巨额财富。
不仅如此,阿兰还涉足了其他行业的投资。
她与几位合伙人共同创立了一家世界连锁的高端酒吧——SPACE CLUB。
这家酒吧因其独特的设计和高端的服务,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迅速扩展,成为了上流社会的社交场所之一。
而阿兰正是这家连锁酒吧的创始股东之一,凭借着这笔投资,她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财富地位。
阿兰的财富来得既稳健又从容,或许正因为如此,她对事业和生活的态度也表现得格外超然。
许多人评价她“懒”“佛系”,甚至认为她在事业上不够拼搏,但事实上,阿兰的这种淡然正是建立在强大的财务基础之上。
她早已通过多元化的投资,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自由,财富赋予了她选择的权利,而她选择了一种不为名利所累的生活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档综艺节目中,阿兰的“佛系”表现曾一度让观众感到不解。
她既不愿参加激烈的舞蹈训练,也不热衷于挑战自己在唱歌方面的新技巧。
当别的艺人为了舞台效果努力排练时,阿兰却悠闲地盘腿打坐,显得无欲无求。
她甚至毫不避讳地在镜头前表示,对参加这些比赛并没有太大的兴趣,音乐对她来说只是她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即便面对曾经的老板杜华的“恨铁不成钢”式指责,阿兰也从不为此感到困扰。
她深知,自己的佛系并非懒散,而是一种从容与自知。
对阿兰而言,名声和财富都只是人生的一部分,而她真正追求的,是内心的平静与生活的自由。
追逐音乐梦想
尽管阿兰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她对音乐的追求却从未停止。
近年来,她依旧保持着创作的热情,不时发布新单曲,展现她在音乐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尝试。
她的音乐风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多样化。
从早期的藏族民歌风格,到后来融合了流行元素的多样化作品,阿兰始终在音乐中追求创新和突破。
她的音乐也依旧保持着高水准的艺术性,这让她的作品即便没有主流市场的强烈反响,依然赢得了听众的喜爱。
他们不是被一时的热度所打动,而是真正欣赏阿兰音乐中的深情与韵味。
即便在事业和名气的双重浪潮退去后,阿兰依旧是一位令人尊敬的艺术家。
她对音乐的执着和坚守,展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定与从容。
尽管她的事业路径与许多艺人不同,但她的选择无疑证明了,成功的定义并不仅仅局限于名利场的喧嚣与追逐。
对于阿兰来说,能够自由地创作音乐,能够在音乐中找到自我,才是真正的成功。
阿兰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的成功不一定非要沿着传统的轨迹走下去。
她选择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远离名利的纷争,专注于内心的音乐世界。
她的音乐不仅为她自己,也为无数热爱她的听众带来了平静与慰藉。
也许,这才是她作为一位艺术家最值得称道的地方——不随波逐流,只做最真实的自己。
信息来源:金羊网 2021年6月1日 关于《再登台《流淌的歌声》,阿兰:我就想优哉游哉地过完这一生》的报道
中国新闻网 2009年4月16日 关于《歌手阿兰夺冠日本公信榜 打破王菲10年记录》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