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咱不能让法官白爬三百级台阶!”

0
分享至

如何把“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落实到位,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身处办案一线的法官有经历,有体会,更有责任。

为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讲好审判故事,传递法治声音,也为了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审判能力和水平,经过调研、征求意见,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共推专栏——“法官手记·做实‘公正与效率’”,与大家见面。

诚邀一线的法官拿起手中的笔,记录讲述你印象最深的一次审判、一次执行、一次接访、一次普法,透过小切口,通过小故事,反映情理法如何相互交融,公正与效率真正实现。文字宜短,内蕴应长,如有现场视频、照片,读者当会更加欢迎。来稿请注明姓名、单位、联系方式,发送到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邮箱:fgsjzgfy@126.com。

“江法官,我们地里的花生大丰收,老人们想起你们法庭的小年轻了,也想把种的花生、打的板栗送给你们尝尝呢!”松树岗湾田组长打来电话表达谢意,我婉拒了村民们的好意。放下电话我又想起这个村湾,几个月前这里却因一桩土地纠纷闹得不可开交。

抽丝剥茧探隐

2024年6月,邓先生以债权人代位权起诉了8位村民,要求他们退还土地流转款。我在翻阅案卷时,心里有很多疑问:地为什么不种了?为什么要以债权人代位权来起诉?我隐约感觉到这个案子不简单,当即查询了邓先生的关联案件,松树岗湾的往事渐次浮现——

2020年,邓先生为了扩大种植,与松树岗湾村民小组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并支付12万元现金给该村小组负责人田组长。

动工翻整土地时隔壁村小组村民却喊道——“快停工,这地是我们的!”

“按照界碑划分,这块地明明是我们小组的!”

“现在界碑都不知道在哪里,你们小组不要侵占我们的土地!”

争执声在烈日下发酵,邓先生、松树岗湾村小组代表田组长和隔壁村小组三方人员为该块土地权属问题协商了很久,未协调一致。邓先生决定放弃在此开展种植,在与松树岗湾村小组协商无果后,2021年4月,邓先生将该村小组告上法庭,法院认为该村小组不能证实其对案涉土地有使用权,判决该村小组返还邓先生土地流转款12万元。判决生效后该村小组拒不履行生效判决义务。田组长无奈表示,“钱早分给村民了,村里没有钱!”

邓先生于是将其中8位村民诉至法院。经核对当事人提交的款项发放记录单,显示款项发放涉及村民共计25户,这意味着后续仍有17户村民可能面临被起诉。

看着被告名单,我心里犯了难,这些被起诉的村民年龄都在70岁以上,居住地比较偏远,该怎么送达呢?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还有些不识字,理解起法律文书上载明的内容可能困难重重,该如何做通老人们的工作呢?

思考再三,我决定第二天一早就和书记员出发送达,再跟老人们问问当年的情况。

三百级台阶的送达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我们来到老人们所居住的还建社区,这才发现这里都是步梯房。我和书记员一层一层地爬,抬头看到一扇铁门半开着,敲门走去进那是冯爹爹的家了。

腿脚有些不方便的冯爹爹攥着传票发抖:“怎么一把年纪了,我还成了被告?”

我又找到了在楼下买菜回来的刘婆婆,刘婆婆耳背,我伏在她耳旁不断重复着“开庭”二字,她终于想起来了:“是当年租地的事儿啊……小邓和隔壁湾里差点打起来……”


就这样,我们一栋楼挨着一栋楼走访,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下,一户一户地送达。书记员说:“这一趟送达,走的台阶超过了三百级吧?”是啊,这个办法确实有点累也有点“笨”,但从效果看还是蛮值得的,我们逐渐摸清了实际情况和村民们的想法,案件涉及村民较多,且当事人年龄较大,纠纷持续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我,这起案件一定要重视起来,妥善化解。

想到爹爹婆婆们腿脚不好,我决定在该村小组开展巡回审判,这样还可以让另外没被起诉的17位老人也听听庭审。

庭前疏导解心结

庭审前,8位村民抵触情绪很高,他们认为自己是朴实的老农民,辛勤劳作一辈子大都没进过法院,一下子成了被告,实在是接受不了。

我们就一对一做工作,对听不清的爹爹婆婆,就趴在他们耳边慢慢地说。我告诉他们:“原告是要讲理的人,被告是要说道的人,咱们都是为了把事儿掰扯明白。”

一对一劝解进行了快三个钟头,越来越多的爹爹婆婆理解了法院、理解了庭审、了解了被告的身份,抵触情绪也不像最初那样强烈。

我们顺势引导在村里把庭开起来,8张椅子排成一行,吸引了不少村民来旁听。

有了前期工作的充分铺垫,开庭顺利了不少。案子事实清楚,判决其中5户村民归还原告邓某某土地流转款,还有3户村民经过调解愿意主动归还钱款。


槌落田间种法理

庭审结束后,释法工作也至关重要,心结不完全打开,不仅影响案子的执行,还会引发新的官司。于是,我们就地摆起了普法“小摊”,用“村言村语”把其中的法理道理讲明白。

“乡亲们,签了合同拿了钱,如果地没交付,法律就得帮忙把账算明白!好比这花,您浇水它才开。地界没理清就收钱,可不就像硬摘了别人的花?”

这时候,田组长主动带头,抱着账本挨个动员:“咱不能让江法官白爬三百级台阶!”满屋子的笑声中,有老人小声嘟囔:“地没种成,这钱该还给人家,咱这岁数,要讲道理……”

最终,8名村民当场就将他们所得的土地流转款悉数退回给了邓先生。让我惊喜的是,一周后另外17位老人也主动退还了土地流转款。至此,案涉土地流转款全部返还。

山风掠过湾里交界的土地,裹着普法宣讲的余音和法槌声,曾经的纠纷地有了新的收获。我总念着,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土地是乡亲们的命根子,涉农审判得学庄稼人侍弄土地,先敲农家门再敲小法槌,要把法理混着乡土话揉碎了讲,讲到乡亲们的心里。钱还了、案子结了,不过是松了第一口气;真正要做的,是把 “讲道理、明法理” 的种子种进乡亲们心里,让法治成为扎在泥土贴着人心的“定心苗”。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

文字: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盘龙城人民法庭副庭长 江山

漫画: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法院

编辑:孟祥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最高人民法院 incentive-icons
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法院重要司法信息
22186文章数 3311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