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疯了吧!那是我的店!"
陈志强看着眼前的废墟,声音颤抖着咆哮。
"老陈,我知道你损失大,但我已经说了会赔偿..."
邻居刘老板低着头,声音越来越小。
"赔偿?你知道我为了救你的破饭店搭进去多少吗?"
陈志强指着自己烧得只剩框架的水果店,眼眶通红。
然而三天后,当刘老板再次找到他时,说出的那句话却让陈志强彻底愣住了...
早晨五点半,陈志强准时从床上爬起来。这是他十二年来雷打不动的习惯。
外面天还没亮透,街道上只有零星的几个早起的老人在晨练。陈志强匆匆洗漱完毕,骑着那辆破旧的电动车往批发市场赶去。
"鲜果香"水果店是陈志强全部的家当。十五平米的小店面,陈志强从当年的两万块钱起家,一点一滴经营了整整十二年。
店铺不大,但陈志强打理得井井有条。门口按季节摆放着新鲜水果,墙上贴着他亲手写的"诚信经营,童叟无欺"字条。虽然字写得不算漂亮,但每个字都透着认真。
妻子林美花已经在店里开始忙活了。她把昨晚剩下的水果重新整理,把有点软的挑出来降价处理。
"老陈,苹果又涨价了,要不要跟着调一下?"林美花一边忙活一边问。
"别急着涨,老客户不好交代。再看看市场情况。"陈志强一向做生意实在,宁可少赚点也不愿意让老客户觉得被坑了。
隔壁是刘建华的"老广茶餐厅"。说是茶餐厅,其实就是个十几平米的小饭店,主要卖些家常菜和粥品。生意一般,但两家关系一直不错。
刘建华比陈志强小两岁,为人比较圆滑,说话总是笑嘻嘻的。他经常过来跟陈志强闲聊,有时候还会拿点店里的剩菜给陈家。
"老陈,今天进了什么好货?"刘建华端着茶杯从隔壁走过来。
"有些不错的车厘子,你要不要拿点回去给小雨吃?"陈志强指着刚摆好的车厘子说。
刘建华的女儿小雨今年八岁,长得很可爱,陈志强经常给她一些好吃的水果。
"那怎么好意思,你们做生意也不容易。"刘建华嘴上这么说,但还是挑了一些车厘子。
"都是邻居,客气什么。"陈志强从来不计较这些小事。
十八岁的儿子陈浩天正在准备高考。这孩子很懂事,从来不让父母操心。成绩虽然算不上顶尖,但考个普通本科没问题。
"爸,我今天放学晚一点,要去图书馆复习。"陈浩天背着书包准备去学校。
"行,路上小心点。晚饭你妈给你留着。"陈志强看着儿子的背影,心里满是欣慰。
这一家三口的生活虽然不算富裕,但过得踏实安稳。水果店每个月能赚个七八千块,除去房租和生活费,还能攒下点钱。陈志强盘算着再过几年,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日子就更好过了。
下午两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陈志强在店里招待一位老客户李阿姨。
"陈老板,你这西瓜怎么卖?"李阿姨是附近的老住户,在陈志强这里买了十多年水果。
"阿姨,您老客户了,给您便宜点,三块五一斤。"陈志强一边说一边挑了个又大又圆的西瓜。
"还是你这里实在,外面都要四块了。"李阿姨满意地点点头。
就在这时,隔壁突然传来一声尖叫。
"着火了!救命啊!"
陈志强和李阿姨都吓了一跳。只见刘建华的妻子抱着女儿小雨从茶餐厅后厨冲了出来,头发都烧焦了一截,小雨在妈妈怀里哭得撕心裂肺。
"怎么回事?老刘呢?"陈志强立即放下手中的西瓜,冲了过去。
"建华还在里面!后厨着火了,煤气罐随时会爆炸!"刘建华的妻子哭着喊道。
陈志强往茶餐厅里一看,浓烟已经从后厨滚滚涌出,火光在烟雾中时隐时现。
"老陈!你别进去!太危险了!"林美花从水果店跑过来,死死拉住陈志强的胳膊。
"老刘还在里面!我不能见死不救!"陈志强甩开妻子的手,毫不犹豫地冲进了火场。
茶餐厅里的烟雾呛得人睁不开眼睛。陈志强弓着腰,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摸索着往后厨走去。
"老刘!老刘你在哪里?"陈志强大声喊着,但只能听到火苗燃烧的噼啪声。
后厨里一片狼藉,煤气炉已经倒在地上,蓝色的火苗正在四处蔓延。陈志强在角落里找到了已经昏迷的刘建华。
"老刘!醒醒!"陈志强使劲摇晃刘建华,但对方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
没有时间犹豫了。陈志强咬咬牙,背起刘建华就往外冲。刘建华一米七五的个子,一百四十多斤的体重,陈志强背着他走得很吃力。
在往外冲的过程中,陈志强的左手臂被掉下来的燃烧木板烫伤,衣服也被烧了好几个洞。但他顾不上这些,只想着赶紧把人救出去。
当陈志强背着刘建华冲出茶餐厅时,外面已经围了一圈邻居。有人在打119,有人在喊着让大家退远点。
"快!快送医院!"有邻居喊道。
就在这时,陈志强突然听到林美花的尖叫声。
"老陈!咱们店也着火了!"
陈志强猛地回头,只见自己的水果店也开始冒烟。火势从茶餐厅蔓延过来,两家店铺共用的木质隔墙成了火势传播的"导火索"。
"钱在收银台里!还有三万块货款!"林美花哭着喊道。
陈志强想要冲回去抢救货物和现金,但被几个邻居死死拉住。
"老陈!不能进去了!里面全是烟!"王大爷是这条街上的老住户,威望很高。
"那是我们全部的家当啊!"陈志强挣扎着想要挣脱。
"命要紧还是钱要紧!火势这么大,进去就出不来了!"王大爷和几个邻居合力把陈志强拉到安全距离。
陈志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十二年的心血在火焰中化为灰烬。店里的水果在高温下发出嘶嘶的声音,收银台的钱箱在火光中若隐若现,但他什么都做不了。
消防车的警笛声终于响起,但等消防员到达现场时,两家店铺都已经成了废墟。
陈志强跪在地上,看着眼前的一片焦土,泪如雨下。十二年的努力,十二年的积累,就这样在一个下午化为乌有。
刘建华在救护车上醒了过来。当他看到眼前的场景时,眼泪立刻涌了出来。
"老陈...都是我害了你..."刘建华虚弱地说道。
"别说这些,人没事就好。"陈志强强忍着内心的痛苦,安慰着刚刚捡回一条命的邻居。
但他心里清楚,这场火灾彻底改变了两家人的命运。
火灾原因很快就查清楚了。茶餐厅后厨的煤气软管因为老化导致泄漏,碰到电火花后引燃。这是一起典型的意外火灾。
意外火灾,听起来好像谁都没有责任,但对陈志强一家来说,这四个字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保险公司的定损员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公事公办的态度让人感到冰冷。
"陈先生,根据您的保险条款,意外火灾我们只能按直接损失的百分之三十进行赔偿。"定损员在废墟前做着记录。
"百分之三十?那我的生意损失呢?我的精神损失呢?"陈志强激动地质问。
"先生,我们只能按合同条款执行。精神损失和营业损失不在我们的赔偿范围内。"定损员头也不抬地继续写着报告。
陈志强握紧了拳头。他想过保险可能不会全赔,但没想到赔偿比例这么低。
更让陈志强心寒的是,刘建华的茶餐厅因为设备相对较新,获得了十二万的保险赔偿。而陈志强的水果店设备简陋,只获得了可怜的两万块。
同样是火灾受害者,待遇却天差地别。
"老陈,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报答你们的。"刘建华出院后第一时间找到陈志强,握着他的手激动地说道。
"都是邻居,应该的。"陈志强虽然心里苦涩,但还是表现出了大度。
"不不不,救命之恩,怎么能说应该的呢?要不是你,我们一家三口都没命了。"刘建华逢人就说陈志强的救命恩情。
这让陈志强心里稍微好受了一些。至少,他救的人懂得感恩。
但现实的压力很快就让这种安慰变得苍白无力。
陈志强一家的经济状况可以说是雪上加霜。水果店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现在店没了,钱也没了,一家人的生活立刻陷入了困境。
更糟糕的是,林美花两年前就下岗了,一直靠水果店维持生计。现在连这个依靠都没有了。
"老陈,当时你怎么不先抢救咱家的东西?现在好了,救了人家,害了自己。"林美花忍不住开始抱怨。
这话深深刺痛了陈志强的心。
"人命关天的事,你让我见死不救?如果死的是咱们,你希望别人袖手旁观吗?"陈志强反驳道。
"可是现在怎么办?房租要交,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看病,你说怎么办?"林美花越说越激动,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儿子陈浩天夹在父母中间,看着两人争吵,心里非常难受。本来就面临高考的压力,现在家里又出了这样的事,他感觉整个天都塌了。
没有了固定收入,陈志强一家只能搬到更便宜的地方。从原来的两居室搬到了一个一居室的老房子,月租从两千降到了八百。
但即使这样,生活依然捉襟见肘。
陈志强开始四处寻找重新开店的机会。他找到了老同学王明,希望能借点钱重新开始。
"老陈,不是我不想帮你,实在是最近手头紧啊。"王明一脸为难的表情。
"老王,我们同学这么多年,你还不了解我的人品吗?我保证按时还钱。"陈志强几乎是在恳求。
"不是人品的问题,是真的没钱啊。我刚买了房,还着房贷呢。"王明找着各种理由推脱。
陈志强失望地离开了。他知道,王明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银行贷款申请也被拒绝了。因为没有固定资产作抵押,加上征信记录因为房贷逾期出现了问题,银行根本不考虑他的申请。
更让陈志强愤怒的是,原来店铺的房东张老板趁火打劫。
"老陈,现在重新装修成本高了,租金要涨到八千。"张老板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张老板,我在这里做了十二年生意,您看在老邻居的份上..."陈志强苦苦哀求。
"老陈,我也很同情你的遭遇,但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现在装修成本确实高了,我也没办法。"张老板无情地拒绝了。
陈志强知道,张老板这是在趁火打劫。以前七千的店面,现在开口就要八千,明摆着是欺负他没有选择。
看着父亲为了钱四处奔波却处处碰壁,陈浩天心疼极了。
"爸,要不我不读大学了,出去打工挣钱。"儿子主动提出放弃学业。
"胡说什么!砸锅卖铁也要让你读完书!"陈志强坚决反对。他自己没什么文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
但话虽这么说,陈志强心里也清楚,如果真的找不到出路,可能真的要让儿子放弃大学了。
而此时的刘建华,境况却完全不同。
十二万的保险赔偿对他来说算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加上向亲戚借的一些钱,他很快就在市中心找到了新的店面。
新餐厅的面积比原来大了一倍,装修也更加精美。刘建华准备把它打造成一家正宗的港式茶餐厅。
刘建华开始在朋友圈炫耀新店的装修进度。从选址到设计,从设备到装修,每一个环节他都要拍照发朋友圈。
但奇怪的是,在这些炫耀中,从来没有提及过陈志强。
陈志强偶尔看到这些朋友圈,心里五味杂陈。他为刘建华的重新开始感到高兴,但同时也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两人偶尔在街上碰面,刘建华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以前见面总是主动打招呼,现在有时候假装没看见。即使说话,也带着一种成功者的优越感。
"老陈,最近怎么样?"刘建华问道,但语气中透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味道。
"还行,在想办法重新开店。"陈志强尽量保持平静。
"哦,那加油吧。"刘建华淡淡地说道,然后就匆匆离开了。
这种冷淡让陈志强很不舒服,但他没有说什么。毕竟,人家现在生意红火,而自己却一无所有。
实在没有办法了,陈志强决定主动找刘建华借钱。
"建华,你看能不能先借我五万块?我想重新开个小店。"陈志强开门见山。
刘建华听了,脸色立刻变了。
"老陈,不是我不想帮,实在是新店投入太大,资金周转不开啊。"刘建华开始推脱。
"我知道你现在也有压力,但我真的急需这笔钱。你放心,我一定按时还。"陈志强几乎是在恳求。
"老陈,你也看到了,新店投资这么大,我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现在自己都还不上呢。"刘建华继续找借口。
但陈志强知道,刚才刘建华在朋友圈里晒的高档设备就值几万块钱。
"建华,我救过你们全家的命,现在只是借点钱,你不会连这点忙都不帮吧?"陈志强忍不住提起了救命恩情。
这句话让刘建华的脸色更加难看。
"老陈,你这话什么意思?好像我欠你什么似的。"刘建华语气开始变得不友善。
"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希望你能念在邻居一场的情分上,帮我一把。"陈志强赶紧解释。
"老陈,我很感激你当时救了我们,但那场火灾对我们来说也是灾难。我们都是受害者,你不能总拿这件事说事。"刘建华开始推卸责任。
陈志强听了这话,心里一阵发凉。
"我只是想借点钱重新开始,什么时候拿这件事说事了?"陈志强有些激动。
"你刚才不是说救过我们全家吗?这不是拿这件事说事是什么?"刘建华反而倒打一耙。
两人的对话越来越激烈,最后几乎是在争吵。
"老陈,做人不能这么计较。救人是你自愿的选择,没人逼你。"刘建华最后说道。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陈志强。
"如果我知道救命恩人会变成仇人,我当初就不该冒险!"陈志强愤怒地回应。
两人不欢而散。陈志强走出餐厅时,心里满是愤怒和绝望。
林美花得知这个结果后,更是气愤不已。
"救命恩人变成仇人,这世道真是没天理了!"她哭着说道。
争吵之后的陈志强更加绝望,开始怀疑人性。他救了人家一家三口的命,到头来连五万块钱都借不到。
更糟糕的是,林美花因为长期的压力和营养不良,突然在一天晚上昏倒了。
"老陈!快叫救护车!"邻居王大妈敲响了陈志强家的门。
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严重贫血和胃溃疡,需要住院治疗一周。
"病人营养不良很严重,而且精神压力过大。你们家最近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医生询问道。
陈志强苦笑着点点头,心里更加愧疚。妻子的病是被自己连累的。
医药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陈志强只能到处求人,但得到的都是冷漠的拒绝。
儿子陈浩天的情况也越来越糟糕。成绩从班级中等急剧下滑到倒数几名,上课经常走神,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
班主任李老师专门找陈志强谈话。
"陈浩天最近心不在焉,作业质量也下降了很多。你们家是不是出什么事了?"李老师关切地问道。
"老师,给您添麻烦了。家里确实出了点事,我会劝劝孩子的。"陈志强不好意思多说。
"陈先生,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这个时候可不能分心啊。"李老师提醒道。
陈志强心里明白,但他又能怎么办呢?
夜深人静的时候,陈志强经常一个人坐在医院的走廊里思考。他开始怀疑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
看着病床上的妻子,看着愁眉苦脸的儿子,陈志强甚至想过一死了之。但一想到家人还需要自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就在陈志强最绝望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机会出现了。
水果批发商老李主动找到了陈志强。老李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在批发市场干了二十多年,人脉很广。
"老陈,我听说你最近遇到了困难。"老李开门见山。
"是啊,一把火把十二年的努力都烧光了。"陈志强苦笑着说道。
"我看你人品不错,想跟你合作做社区水果配送。"老李提出了一个让陈志强眼前一亮的建议。
老李详细介绍了合作模式:利用他的货源优势和价格优势,陈志强负责社区配送和售后服务。不需要店面,就是纯粹的配送生意。
"现在很多小区的居民都喜欢网上订水果,然后送货上门。这个市场很大,竞争也不激烈。"老李分析着市场前景。
按照老李的预算,如果做得好,月收入可以达到八千到一万元,比原来的小店还要赚钱。
"听起来不错,但我现在连启动资金都没有。"陈志强实话实说。
"需要五万块启动资金。买配送车,租个小仓库,再加上铺底的货款。"老李算了一笔账。
五万块,对现在的陈志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老陈,我看好你的人品和能力。这样吧,我给你一周时间筹资金。如果能筹到,我们就合作。"老李给了最后期限。
"好的,我一定想办法。"陈志强看到了重新开始的希望。
但五万块钱从哪里来呢?陈志强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可能——刘建华。
虽然上次谈崩了,但陈志强决定放下所有的尊严,最后试一次。
第二天傍晚,陈志强来到刘建华的新餐厅。此时正是晚餐时间,餐厅里生意红火,刘建华忙得不亦乐乎。
陈志强在门口等了两个小时,终于等到刘建华有空。
"建华,我想再跟你谈谈。"陈志强主动走过去。
刘建华看到陈志强,脸色有些不自然。
"老陈,有什么事吗?"刘建华的语气很冷淡。
陈志强把老李的合作项目详细说了一遍,强调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预期收益也不错。
"我只需要借五万块钱,一年内保证归还,可以写借条,可以付利息。"陈志强恳切地说道。
刘建华听完后沉默了很久。
"老陈,不是我不想帮你..."刘建华又开始推脱。
他找了各种借口:新店投入大,资金紧张,银行还有贷款,亲戚朋友的钱也要还等等。
"建华,看在我救过你们全家的份上,帮帮忙吧。"陈志强最后一次提起了救命恩情。
这句话彻底激怒了刘建华。
"老陈,你别总拿救命恩情说事好不好?那是你自愿的选择,又不是我逼你的!"刘建华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再说了,那场火灾我们也是受害者。我们也损失惨重,也很痛苦。你不能因为救了我们就觉得我们欠你的!"刘建华越说越激动。
陈志强彻底死心了。他静静地看着眼前这个曾经被自己救过命的人,心里五味杂陈。
"我明白了。"陈志强站起身来,准备离开。
"老陈,咱们还是朋友,但生意归生意,感情归感情。"刘建华在身后喊道。
陈志强头也不回地走了。他知道,从今以后,他们再也不是朋友了。
回到家后,陈志强一夜未眠。老李的期限只剩下五天了,五万块钱从哪里来呢?
第二天,陈志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思考着各种可能性。卖房?房子是租的。卖车?电动车值不了几个钱。借高利贷?以后怎么还?
他甚至想过去偷去抢,但理智告诉他不能这么做。
就在陈志强几乎要放弃的时候,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三天后,刘建华出现在陈志强的出租屋门口。
"老陈,我想好了。"刘建华的脸色复杂,似乎下了很大决心。
"想好什么?"陈志强冷冷地看着他,心里已经不抱任何希望。
"关于赔偿的事情。"刘建华深吸一口气,"赔你家新店的钱,我出。"
陈志强愣住了。这是他最想听到的话,但怎么会从刘建华嘴里说出来?刚才还拒绝借钱,现在却主动提出赔偿?
"你说什么?"陈志强怀疑自己听错了。
"我说,开新店的钱,我来出。"刘建华重复了一遍,但眼中闪烁着一种奇怪的光芒。
陈志强的心开始剧烈跳动。这个转折来得太突然,让他有些不敢相信。
"但是我有个条件..."刘建华的下一句话,让陈志强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陈志强的心脏几乎停止跳动。刘建华话里的"条件"两个字像一把尖刀,直接刺进了他的心脏。
"什么条件?" 陈志强的声音有些颤抖。
刘建华环顾了一下这间简陋的出租屋,目光最后落在陈志强身上。
刘建华接下来的话如同晴天霹雳,陈志强整个人都愣住了。
"你...你说什么?"
陈志强以为自己听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