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为虚构小说,请勿与现实关联。
"芳儿...芳儿...快开门..."
深夜的敲门声急促而微弱,王芳从睡梦中惊醒,披着睡衣赶紧开门。门外,79岁的李奶奶倚靠在门框上,脸色苍白如纸,身体摇摇欲坠。
"李奶奶!您怎么了?"王芳连忙扶住她。
"我...我怕是撑不住了。"李奶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钥匙,"有件事...必须托付给你。"
王芳接过钥匙,感受到老人手心的冰凉,她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01
"李奶奶,您先别说话,我现在就送您去医院!"王芳慌忙地想要扶李奶奶下楼。
李奶奶却摇了摇头,用尽最后的力气握住王芳的手:"芳儿,听我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这把钥匙是我房间的备用钥匙,等我走了以后,你帮我收拾一下房间...记住,一定要仔细收拾,尤其是卧室。"
"奶奶,您别说这些不吉利的话,您会没事的!"王芳的眼泪已经涌了出来。
李奶奶虚弱地笑了笑:"傻孩子,人总有这一天的。这三年来,多亏你和小刚陪伴我,让我这个孤老婆子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奶奶..."
"还有一件事,"李奶奶的声音越来越小,"我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放了一个信封,是给小刚的...告诉他,奶奶永远爱他..."
说完这句话,李奶奶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再也没有醒来。
王芳抱着李奶奶的身体,放声大哭。她怎么也想不到,这位平日里身体硬朗的老人,竟然就这样突然离开了。
三天后,在社区和其他邻居的帮助下,李奶奶的后事办完了。由于老人没有子女,也没有找到其他亲属,王芳主动承担起了整理遗物的责任。
她拿着李奶奶留给她的钥匙,怀着沉重的心情走进了501室。
房间里一片寂静,空气中还残留着淡淡的檀香味。王芳环顾四周,这套两室一厅的老房子,她来过无数次,但现在再看,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客厅里摆设简单,一张老式的藤椅,一张小圆桌,墙上挂着几幅字画。王芳以前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这些字画,现在看来,这些都不是印刷品,而是真正的手写字和国画。
"奇怪,李奶奶什么时候会写字画画了?"王芳心中疑惑。
她走到书桌前,桌上整齐地摆放着几本厚厚的日记本,还有一些发黄的信件。王芳拿起一本日记翻开,里面的字迹工整清秀,内容大多是日常生活的记录,但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文化底蕴让王芳惊讶。
02
"今日小刚来访,询问关于古诗词的问题。孩子聪慧,只是缺乏引导。教他背诵《将进酒》,小家伙竟然一遍就能记住大半..."
王芳看着这些文字,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她认识李奶奶已经三年了,老人平时话不多,衣着朴素,看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但这些日记却显示出她深厚的文化修养。
继续翻阅,王芳发现日记中还提到了许多关于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各种文学作品的独到见解。这些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老人应有的知识水平。
"妈妈,您在看什么呀?"8岁的小刚推门进来,看到妈妈在翻阅李奶奶的东西。
"小刚,妈妈在帮李奶奶整理遗物。"王芳放下日记,摸了摸儿子的头,"李奶奶走了,你想她吗?"
小刚的眼睛红了:"想,李奶奶对我最好了。她教我背古诗,还给我讲历史故事,比老师讲得还有趣呢。"
"李奶奶都给你讲过什么故事?"
"好多呀!唐诗宋词、历史典故,还有一些我在课本上没学过的知识。李奶奶说,读书不仅要读课本,还要多读课外书,这样才能开阔眼界。"小刚一说起李奶奶,话匣子就打开了,"李奶奶的家里有好多书,她还说等我长大了,就把那些书都给我。"
"书?什么书?"王芳奇怪地问。
"就在里面那个房间,李奶奶说那是她的书房,平时不让我进去,但是有时候会拿一些书出来给我看。"
王芳心中一动,她在客厅并没有看到小刚说的那些书。难道是在卧室里?
"小刚,你先回家做作业,妈妈把这里收拾完就回去。"
等小刚离开后,王芳走向卧室。推开门,她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这间卧室虽然不大,但四面墙壁都装满了书柜,从地面一直到天花板,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有古典文学、历史哲学、教育心理学,甚至还有一些外文原版书。
03
王芳随手抽出一本书,发现书页边缘有许多手写的批注,字迹正是李奶奶的。这些批注显示出读者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
"这...这些都是李奶奶的书?"王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哪里是一个普通退休老人的藏书,简直就是一个学者的私人图书馆。
她继续在房间里寻找,在床头柜的抽屉里找到了李奶奶提到的那个信封。信封上写着"给小刚"三个字,里面是一封信和一张银行卡。
信的内容很简单,大意是希望小刚好好学习,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银行卡里的钱是给他的教育基金。王芳看了看卡号,心想应该不会有太多钱,毕竟李奶奶平时生活很节俭。
收拾着收拾着,王芳发现了更多让她疑惑的东西。在衣柜里,除了那些平时穿的朴素衣服外,还挂着几套质地很好的正装,虽然有些过时,但一看就价格不菲。
在梳妆台的抽屉里,她找到了一些精美的首饰,虽然款式老旧,但都是真金白银制作,其中还有几件看起来像是古董。
"李奶奶到底是什么人?"王芳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
她想起这三年来与李奶奶的交往。老人刚搬来的时候,邻居们都觉得她很神秘,很少与人交往,只是偶尔在楼下散散步。是王芳主动去敲门,想要认识这位新邻居。
第一次见面时,李奶奶显得很警惕,只是客气地打了个招呼就关了门。但当她听到走廊里小刚哭闹的声音时,却主动开门询问情况。
那天小刚因为数学题不会做而发脾气,李奶奶听说后,主动提出要帮忙辅导。让王芳意外的是,这位看起来文化程度不高的老人,竟然能够用非常简单易懂的方法让小刚理解了那些复杂的数学概念。
从那以后,小刚经常去找李奶奶玩,老人也很喜欢这个聪明的孩子,经常给他讲故事,教他背古诗。
04
王芳记得有一次,小刚的语文老师在家长会上夸奖他,说他的古文功底特别好,问是在哪里学的。王芳当时就提到了李奶奶,老师听了很惊讶,说能把古文教得这么好的人,文化水平一定很高。
现在看到这满屋子的书,王芳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李奶奶能够教得这么好。但她同时也更加疑惑,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为什么要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过着如此低调的生活?
王芳继续整理着房间,她发现李奶奶的生活习惯非常规律,每样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在书桌的抽屉里,她找到了一些医院的检查报告,原来李奶奶早就知道自己的病情,只是一直瞒着所有人。
看着这些报告,王芳的眼泪又涌了出来。她想起那天晚上李奶奶来敲门时的样子,老人一定是强撑着最后一口气来托付后事的。
"李奶奶,您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您的病情?我可以陪您去医院,陪您治疗啊..."王芳对着空荡荡的房间自言自语。
整理工作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王芳基本把客厅和书房都收拾好了。她把那些书分类整理,准备按照李奶奶的遗愿留给小刚。那些首饰和贵重物品,她决定先保管起来,等找到李奶奶的其他亲属再做决定。
天色渐晚,王芳准备收工回家。她最后检查了一遍房间,确认没有遗漏什么重要的东西。
就在她准备关灯离开的时候,突然想起李奶奶临终前特别强调的那句话:"一定要仔细收拾,尤其是卧室。"
王芳停下脚步,回到卧室仔细打量。她已经把这里收拾得很干净了,书柜整理好了,衣柜也整理好了,床铺也重新铺过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吗?
她站在房间中央,努力回想李奶奶当时的表情和语气。老人说这话的时候,眼神中似乎有某种特殊的意味,好像是在暗示什么。
05
"尤其是卧室..."王芳重复着这句话,目光在房间里游走。
突然,她注意到了床的位置。这张床紧贴着墙壁摆放,位置有些奇怪。一般人都会把床放在房间中央或者靠窗的位置,但李奶奶的床却偏偏放在最里面的角落。
王芳走过去仔细观察,发现床下的地面和其他地方有些不同,好像经常被移动过的痕迹。
她试着推了推床,发现这张看起来很重的实木床竟然可以轻松移动。原来床脚下面装了滑轮,只是被长长的床单遮住了。
"为什么要给床装滑轮?难道是为了方便移动?"王芳心中疑惑,但还是顺势把床推到了一边。
床下的地面露了出来,乍一看没什么异常,都是普通的木地板。但王芳仔细观察后发现,有几块地板的颜色略有不同,而且边缘处有些松动。
她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按了按那几块地板,果然感觉有些松动。其中一块地板的边缘还略微翘起,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顶着。
王芳的心跳开始加速,她意识到这可能就是李奶奶想要她发现的东西。
她回到客厅,找来了一把螺丝刀,小心翼翼地撬着那块松动的地板。木制的地板经过多年的使用已经有些老化,很容易就被撬起来了。
地板下面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暗格,大约有鞋盒那么大。暗格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东西,最上面是一个用红布包着的包裹。
王芳屏住呼吸,小心地取出了这个包裹。红布很精致,像是丝绸制品,包裹的手法也很专业,一看就知道里面的东西很重要。
她轻轻地解开红布,里面露出了一个精美的木盒子。盒子不大,但做工精细,表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一看就价值不菲。
06
王芳颤抖着手打开了盒子,里面的东西让她彻底愣住了。
盒子里放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一个年轻美丽的女子,穿着民国时期的学生装,站在一座古老的建筑前。女子的五官清秀,气质优雅,眉宇间透着书卷气。
王芳拿起照片仔细端详,虽然照片已经泛黄,但依然可以清楚地看出照片上的人就是年轻时的李奶奶。但让王芳震惊的不是照片本身,而是照片背景中的那座建筑。
那是一座她在历史课本上见过的著名建筑,是民国时期某所著名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而照片下方,还有一行用繁体字写的小字:"××大学文学院首届女学生 李××"
"李奶奶竟然是大学生?还是文学院的?"王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够上大学的人本就不多,更别说是女学生了。而且还是在那所著名的大学,那可是当时全国最顶尖的学府之一。
王芳继续查看盒子里的其他东西。除了这张照片外,还有一些发黄的证书和奖状。她拿起一张仔细看,上面写着"××大学文学院优秀毕业生",获奖人正是李奶奶的名字。
还有一张是"××省青年文学奖"的获奖证书,时间是民国三十六年。另外还有几张学术论文发表的证明,都是发表在当时很有影响力的文学期刊上。
这些证书和奖状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一点:李奶奶年轻时不仅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在文学领域还有相当的成就。
"怪不得李奶奶能教小刚那么多知识,怪不得她家里有那么多书..."王芳终于明白了之前所有疑惑的答案。
但同时,新的疑问又产生了:这样一个优秀的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为什么要过着如此低调的生活?这几十年来,她都经历了什么?
王芳小心翼翼地收拾着李奶奶的遗物,心情沉重。老人走得很安详,但房间里的每一样物品都承载着回忆。
当她整理到卧室时,准备移动那张老式床铺清理床底。就在她用力推床的瞬间,脚下突然传来"咯吱"一声异响。
王芳停下动作,低头仔细查看。原来是一块地板松动了,边缘微微翘起。这间老房子有些年头了,地板松动也不算稀奇,但这块地板的位置很特别——正好在床铺正下方,平时完全被遮挡。
好奇心驱使着王芳,她找来螺丝刀,小心地撬开了这块地板。
地板下面,出现了一个不大的暗格。王芳探头向下看去,借着手机的灯光,她看到暗格里整整齐齐地放着一些东西。
当她伸手取出第一样物品时,整个人如遭雷击般愣在了原地。手中拿着的,是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人...
王芳的呼吸急促起来,手止不住地颤抖着。
这张照片彻底颠覆了她对李奶奶的所有认知,但更让她震惊的还在后面。当她继续从暗格中取出其他物品时,每一样东西都在诉说着一个她从未想象过的故事。
李奶奶到底是谁?她为什么要隐瞒这一切?而这些东西的出现,又将如何改变王芳和小刚的命运?
暗格的最深处,还静静地躺着一个更大的秘密,等待着被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