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赛晓涛 通讯员 王传帅 管晓茹
为激活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切实将履职触角延伸至群众需求最前沿,近期,台前县人大常委会以“全员覆盖、履职见效”为目标,统筹推进全县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治理网格进行报到,引导代表把履职阵地搬到田间地头、小区楼栋,在“网”中听民意、在“格”中解民忧,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劲人大动能。
精心谋划,代表下沉一线“有目标”
县人大常委会紧扣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主线,超前谋划、精准施策,为代表全员入网格筑牢基础。一是制订印发《推动各级人大代表进网格助力基层高效能治理工作方案》及相关通知,将全县797名省市县乡四级人大代表,按“地域相邻、行业互补”原则,精准划分至1487个网格,实现“每格有代表、代表进网格”的全覆盖格局,消除履职盲区;二是开展“网格画像+代表匹配”专项活动,联合乡镇(街道)人大逐一梳理各网格人口规模、产业类型、民生痛点,如农村网格侧重农业生产服务、社区网格聚焦民生设施完善、专属网格关注特定发展需求,同时结合代表职业特长(农业技术、教育医疗、法律维权等)进行精准对接,确保代表履职“更精准、真管用”;三是组织全员入网培训,通过线下专题讲座、案例解读等形式,邀请基层治理骨干讲解“网格矛盾调解技巧”,组织优秀代表分享“民情收集办理实战经验”,明确“每月1次网格走访、每季度1次民情交流、每年2件以上网格相关建议”的履职标准,让代表入网前“懂流程、会履职、能服务”。
全员报到,代表扎根网格“听民声”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组织引导下,全县各级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分批行动,县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常委会成员率先垂范,带头深入一线进网格报到,聚焦网格内党建阵地建设,协助村(社区)党组织完善“居民议事厅+代表履职点”功能,让党建阵地成为代表联系群众的“桥头堡”。农村网格代表聚焦“三秋”需求,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交流农作物种植、农资供应、灌溉设施维护等问题,记录“田间道路修缮”“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诉求,协助网格员排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点;社区网格代表走进小区楼栋,与居民聊家常、问需求,收集“老旧小区电梯加装”“停车位规划”“社区养老服务完善”等意见,现场推动解决“楼道照明损坏”“垃圾清运不及时”等民生乡级实事;行业领域代表发挥专业优势,在社区网格开展健康咨询、免费义诊、协助调解邻里纠纷、普及法律知识,让代表履职贴合网格实际、契合群众需求。代表们在报到过程中携带“民情记录本”,详细记录网格信息、群众诉求,对现场能解答的政策疑问即时回应,对需跟进的事项标注“待办”。截至目前,已收集办理意见建议70余条,参与调处化解矛盾纠纷17起,推动解决灌溉设施改造、道路绿化、路灯维修等民生实事37件,真正做到“走一次网格、摸一遍情况、解一批难题”。
建章立制,代表倾情履职“见实效”
县人大常委会着眼基层治理长远需求,以此前成立的台前县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人大代表工作站为基础平台,围绕“让代表留得住、履职实、作用显”,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代表网格履职从“报到”向“见效”深化。一是建立“网格诉求分类处置机制”,明确代表收集的诉求按“即时办、协同办、跟踪办”三类处理,简单诉求由代表联合网格员现场解决,复杂诉求由代表整理后通过“代表网格E站”“代表议事厅”等渠道对接相关部门,确保诉求“有人接、有人管”;二是搭建“代表网格联络平台”,在各村(社区)依托代表联络站点设立“履职服务点”,明确每月固定“代表接待日”,方便代表定期在网格集中接待群众;三是完善“跟踪问效机制”,制定《代表网格履职台账》,明确入网代表定期反馈网格履职进展情况,对梳理的问题及时分析研判,推动代表履职阵地向网格覆盖延伸,拓展代表与群众的常态化联系。
此次代表进网格活动的开展,形成了“网”内履职、“格”中尽责、“代”解难题的良好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台前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深化网格代表履职机制,推动代表入网履职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持续完善“民意收集—分析—处置—反馈”全链条闭环式体系,引导各级人大代表扎根网格、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以精准履职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用心用情办好群众的“心里事”,让民意表达更畅通、民生福祉更暖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