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近期,中东地区因以色列频繁发起军事打击再度陷入紧张局势。在以军接连对多个目标实施高强度空袭后,内塔尼亚胡却突然将矛头转向中国,在与美国国会代表团会晤时公然宣称中国“操纵国际舆论”、“推动反以情绪”。
这一毫无根据的指控不仅激起中方强烈回应,也令国际观察界深感困惑:正处于外交困境中的以色列,为何要主动树敌于一个并未介入冲突、且长期倡导和平解决争端的大国?这种战略误判,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其在全球舞台上的孤立处境?
从事件细节来看,内塔尼亚胡的言论缺乏任何实质性证据支撑,更像是在内外交困下的情绪宣泄。据央视新闻披露,相关言论出自其与美国共和党议员的一场闭门会谈,原本意在争取美方继续支持以色列的立场。
然而,他却意外地将中国牵涉其中,声称“北京正利用联合国机制和全球媒体网络,系统性压制以色列的声音”,试图构建所谓“信息封锁墙”。此类说法既无事实依据,也严重歪曲了中国的外交实践。
对此,中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迅速作出严正回应,指出该类指控“纯属捏造,是对国际正义的公然亵渎”,强调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坚持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
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中与其他142个国家共同投票支持维护巴勒斯坦人民基本权利的决议,完全是基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国际人道法原则,何谈“围堵”?这恰恰体现了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捍卫。
当前,以色列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国际压力。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已多次启动针对加沙地带战争行为的调查程序,部分国际司法机构甚至初步认定其行动可能构成“危害人类罪”。
欧洲多国爆发大规模民众示威,要求政府终止向以色列供应武器装备;就连一贯偏袒以色列的美国国内,政治分歧也在扩大——前总统特朗普曾公开指责内塔尼亚胡“不知感恩”,多名民主党议员呼吁重新评估对以军事援助政策。
面对日益收紧的外部环境,内塔尼亚胡非但未反思政策根源,反而归咎于所谓“全球阴谋论”,并推出名为“超级斯巴达”的国家战略计划,意图通过全面扩军与经济自循环实现“孤岛式生存”。
此举暴露其执政思维正滑向极端化,而此次对中国发难,实则是为转移国内矛盾焦点,掩盖治理失败与安全战略破产的现实。
尤为危险的是,内塔尼亚胡显然低估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与战略定力,将其误判为可被施压或威慑的对象,如同对待黎巴嫩或卡塔尔等区域性国家一般。
这是一种根本性的战略错位。中国不仅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更是当前少数能在巴以之间保持中立、具备调停能力与公信力的世界大国,绝非中东冲突的当事方。
过去一年间,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恢复外交关系,极大推动了中东地区的缓和进程。巴以冲突升级以来,中国外长多次与双方高层直接沟通,提出“立即停火、保护平民、重启政治谈判”的三项核心倡议。
这一系列主张获得包括阿拉伯联盟在内的广泛认同,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在全球事务中的建设性角色。
对于以色列而言,中国不仅是关键的经贸伙伴,更可能是打破外交僵局的重要桥梁。数据显示,中国是以色列在亚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全球第三大进出口市场。
2025年1月至5月期间,中以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到117.9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82亿美元,展现出强劲的合作潜力与互补优势。
在此背景下主动挑衅中国,不仅可能动摇两国多年积累的合作基础,还将失去一个能在国际场合为其合理关切发声的战略支点。
事实上,这一误判已开始产生实际后果:中国社会对以色列的整体观感显著恶化,原计划推进的农业科技合作项目遭遇公众质疑,部分技术交流也被迫放缓评估节奏。
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借机强化“中国代表公平正义”的叙事框架。沙特、埃及、约旦等国近期密集与中国展开高层互动,推动“石油人民币结算试点”、“联合发表中东和平倡议”等务实合作。
这些举措无形中压缩了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回旋空间,使其更加边缘化。
更令人担忧的是,以色列的军事冒险仍在持续升级。11月初,以空军战机越境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近郊设施,借口是“清除哈马斯融资渠道”。
此举震惊国际社会,连作为调解方的国家都成为打击目标,充分暴露出其无视国际规则、奉行单边暴力的危险倾向。
在此敏感时刻点名中国,无异于在自身已然燃烧的“外交孤立”烈焰上再添燃料,进一步削弱其本就脆弱的国际信誉。
归根结底,以色列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外部“围堵”,而是源于内塔尼亚胡政府的认知偏差:他将军事打击视为唯一安全保障,把国际批评一律解读为敌意,甚至将中国的和平斡旋曲解为“偏袒对立面”。
如今,加沙地带的人道状况已触目惊心,联合国报告指出超过两万名平民死于战火,医疗机构几近瘫痪,“儿童尸体重叠掩埋”的画面引发全球震怒。
多家联合国机构警告称:“加沙正在变成一座活人的坟墓。” 而以色列国内,反对党领袖公开抨击政府“以战争掩盖腐败与失能”,要求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在如此严峻的情势下,对外挑起争端尤其是针对中国这样的全球稳定力量,不仅无助于缓解压力,反而可能加速陷入“军事受挫、外交失语、经济承压”的三重困境。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中东的持久和平无法靠空袭与占领实现,国际信任体系也无法通过指责与污蔑维系。
对以色列来说,当务之急是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接受国际斡旋,重返和平谈判轨道。而对中国而言,推动巴以问题公正解决的立场坚定不移,同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无端抹黑。
若内塔尼亚胡继续误判形势,妄图以攻击中国来转移视线,只会使以色列付出更为惨重的战略代价。
毕竟,在当今复杂的地缘格局中,选错对手往往意味着满盘皆输。单边主义与对抗逻辑无法破解深层矛盾,唯有回归联合国宪章精神,尊重各国主权平等,才能为地区带来真正可持续的安宁。
正如联合国大会上142国共同支持“两国方案”所昭示的那样,世界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不可逆转。倘若以色列能够正视现实,摒弃零和思维,与中国等坚持多边主义的国家携手合作,或可在危局中觅得转机,为中东和平注入新的希望。
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2025-09-17《外交部:坚决反对以色列升级在加沙军事行动,敦促以方立即停止》
华经情报网2025-06-24《2025年5月中国与以色列双边贸易额与贸易差额统计》
抖音@华商报 2025-09-18 所发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