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江苏如皋晨霞纺织线带有限公司作为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始终专注于特种纱线及产业用纺织品的研发创新。企业凭借其研发的安全防护、航空航天类产品的卓越性能成功入选“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竞争力30强”。公司依托从纤维处理到高端织造的垂直产业链优势,持续推动功能性纺织品技术迭代升级,在高端纺织材料领域形成核心竞争优势。
![]()
2019年,如皋晨霞启动智能化升级战略,与青岛宏大建立深度合作。面对产业用纺织品对混棉均匀性的严苛要求,如皋晨霞先后引进多套JWF1081标准型多组分精细混棉机及JWF1081A高产型多组分精细混棉机设备,通过该种设备的应用,混纺比可稳定控制在±0.5%,不仅助力企业持续打造华东地区智能化混纺示范生产线,更为高端领域的应用筑牢了品质根基。
![]()
![]()
产业用纺织品对原料混合均匀性有着极高要求,而传统混棉方式(如人工预混、棉包圆盘混合)长期存在两大核心痛点:
1、混棉精度不足导致产品质量缺陷
传统混棉方式配比波动常超5%,造成混棉不均及配棉不准确、混纺比严重偏差,直接导致后续工艺出现染色色差、功能性面料(如阻燃防护服)因局部纤维分布不均出现防护性能衰减等问题。这类问题不仅导致退货率居高不下,更影响产品在高端市场的竞争力。
2、人工依赖制约效率与成本控制
传统工艺高度依赖人工操作,需每班配置多名熟练工实时调校,生产效率低下。此外,人工混棉及棉包圆盘混合存在占地面积大、纤维打击次数多、混合均匀度不可控等问题,难以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柔性生产需求,直接制约企业效益的快速提升。
![]()
青岛宏大JWF1081/A系列精细混棉机以技术创新直面行业痛点,通过设备核心优势实现突破:
![]()
![]()
JWF1081/A精细混棉机采用独立支撑结构、悬挂式称重单元设计,配备全进口瑞士梅特勒-托利多电子秤,采用基于数学动态模型的称重偏差智能预测及自动补偿技术,称重精度达±1%,提高了纱线强度,有效解决了人工配棉不准导致的混纺比偏差问题。
![]()
JWF1081/A精细混棉机可全面替代传统拌花/预混工序,较人工混棉方式减少用工50%以上;其高性能给棉结构支持多种原料喂入,并将产量提升至700kg/h(高产型达1200kg/h),显著提高了混棉效率;同时,设备采用柔性开松装置,有效减少纤维打击次数,避免因反复操作引起的品质波动,切实保障最终成纱品质。
![]()
JWF1081/A精细混棉机关键零部件采用防缠绕设计,可适配纯棉、色棉、76mm以下多种化学纤维,及羊毛等易缠连长纤维原料。设备通过优化开松和大容量输送结构,有效避免纤维缠绕堵塞,保障不同原料混合过程中的连续稳定生产,显著拓展了产业用纺织品的原料应用范围。
通过精准称量与自动化流程整合,JWF1081/A精细混棉机在保障混棉均匀性的同时,有效助力企业应对用工成本高、品控难度大的核心挑战。
![]()
针对青岛宏大的产品优势,如皋晨霞技术总监兼厂长孙小江有着深切体会。他表示,企业使用的JWF1081/A型精细混棉机显著提升了混纺比的精准性,在此基础上,生产效率与纱线质量也得到大幅改善。这一系列变化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百万级别的效益增长,也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
![]()
✦高精混合:实现精确的混合比例,混合比率不超过±1%,确保纱线混纺比。
✦精准计量:原料精准计量,高精度均匀混合。
✦灵活性:可以适应不同种类的纤维混合,包括天然纤维、化纤和再生纤维。
✦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混合的一致性。
✦经济性:不同原料的精准混合降低了原料成本,与并条机混棉相比,可减少一道并条工序。
![]()
从首条实验线到规模化智造基地,如皋晨霞与青岛宏大共同推动混棉技术从“均匀混合”向“精准功能配比”跨越。未来,这对“黄金搭档”将以技术共研为笔、以服务共赢为墨,在产业用纺织品高端化浪潮中续写“精工织就中国品质”的新章,让“中国智造”成为全球特种纺织产业链的核心坐标。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
![]()
![]()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