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海军最近动作频频,从中国订购的八艘常规潜艇项目推进到第三艘入水,这不光是军事合作的延续,还牵动着区域海军力量的平衡。
中巴合作潜艇下水进程
巴基斯坦海军订购的这批潜艇,叫汉果级,其实就是中国039B型的外贸版,型号S-26P,总共八艘,合同签于2015年4月,总金额50亿美元,是中方军贸出口的大单子。前四艘在中方武汉船厂建造,后四艘转到巴基斯坦卡拉奇船厂组装,这样能帮巴方积累技术经验。首艘汉果号在2024年4月26日下水,现在已经在海试阶段。第二艘海豚号是2025年3月入水,第三艘曼格罗号紧跟着在2025年8月15日下水,中方任务算过半了。巴方那边,从2022年底开始,本土建造的两艘已经开工,第五艘塔斯尼姆号铺了龙骨,进度还行。这些潜艇艇长76米,水下排水量2800吨左右,以4节速度能航行8000海里,自持力65天,装备鱼雷和潜射反舰导弹,还能发巴布尔3型巡航导弹,射程700公里。
项目推进中,早先计划用德国MTU柴油机,但因为出口管制,转用中国CHD620机型,巴方很快就接受了,这显示两国信任基础牢靠。卡拉奇船厂负责后半部分,预计整个项目到2028年完工,能提升巴海军在印度洋的实力,符合中巴全天候战略伙伴关系。海军力量建设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这批潜艇下水,体现了中方在常规潜艇出口上的竞争力,也让巴方海军从老旧装备更新换代,步子迈得稳当。这些潜艇设计注重实用,降噪措施齐全,用了消声瓦、浮筏减振和七叶大侧斜螺旋桨,静音水平比基洛级118分贝低,后发优势明显。
而项目从签协议到三艘下水,用了十年时间,效率高,巴海军副参谋长阿卜杜勒·萨马德在下水仪式上说,这能维护区域和平稳定,海军建设本来就是为了防卫自家海域。整个过程没出大纰漏,技术转移部分也按计划走,巴方学到组装经验,对他们海军现代化有实打实的帮助。
斯特林发动机技术亮点
汉果级潜艇的最大卖点是AIP空气独立推进系统,用斯特林发动机做核心,液氧和柴油在封闭循环里燃烧,产热推动活塞转机械能,再变电能驱动螺旋桨。传统柴电潜艇水下续航就两三天,这系统能拉长到21天,实战价值大增。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引进瑞典技术,逐步国产化,中船集团711所主导研发,实验室样机一步步优化。
到2021年底,突破大功率版本,单机320千瓦,热功转换效率40%,这指标领先国际。时间线上,2021年技术成熟,四年后应用到外贸潜艇上,可能性不小,但官方没明确说汉果级到底上了没,这成了悬念。假如搭载了,功率是039B型的两倍,外贸型号里算顶级配置。斯特林发动机结构简单,安静无振,适合潜艇隐蔽行动。
相比日本苍龙级的KO3型,每台才75千瓦,四台加起来都不如中国一台。德国212A型用氢燃料电池,总功率306千瓦,效率60%,但燃料存储有风险,安全不如斯特林稳当。中国版本用柴油液氧,补给方便,艇内空间紧凑。711所团队花十年攻关,从小样机到大功率,解决了热传导和噪音问题,现在成熟可用。
而巴方对中式装备信得过,早前柴油机换型也没拖后腿,确保项目顺溜。AIP系统让潜艇少浮出水面,减少暴露,增强生存力。汉果级还装鱼雷管和导弹筒,兼容巴布尔3,射程覆盖广。降噪设计让静音更好,七叶桨减少空泡,浮筏隔振发动机抖动。整个动力链条优化后,潜艇低速巡航时切换模式,省油省力。超级斯特林若上艇,单机效能高,不需要多台并联,节省空间。
研发过程注重实用,效率从早年的低水平提到40%,世界前列。这技术不光军用,还能民用发电。中国潜艇工业积累深,从引进到自主,步子稳定。AIP让常规潜艇接近核潜耐力,成本低,维护更加容易。
性能分析与未来展望
而汉果级静音水平优于基洛级,消声瓦减反射,浮筏防振,七叶桨匀流,整体噪音低。如果超级斯特林确认上艇,功率超日本苍龙级四台总和,后者空间占用大。德国212A效率高,但氢燃料隐患多,斯特林更安全,代表AIP方向。
项目展望,卡拉奇船厂建后四艘,中方给支持,预计2028年全交付,提升巴海军实力,维护区域稳定。中巴合作框架下,这项目互利,增强了友谊。相比燃料电池,斯特林补给便,风险更小。而且整个项目没负面,展望中,八艘队形完整,执行任务多。AIP技术迭代,中国会继续领跑。
未来若有扩展,更多国家会感兴趣。中国潜艇工业前景明亮,出口潜力大。汉果级悬念解开,海试后见分晓,大家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