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与中秋相逢,八天长假即将开启,文旅市场的热潮已然涌动。从国新办发布会上传递的信息来看,一场以文旅消费为重要抓手的经济提振行动,正在全国范围内有序推进。《山东省关于进一步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工作方案》及“畅游齐鲁 乐GO山东”主题推广活动的出台,不仅是一省一域的促销政策,更可被视为观察当前中国经济内在活力的一个典型样本。
政策工具箱玩出“精准滴灌”
文旅消费既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也是民生感受的“温度计”。在经历行业波动之后,消费者的出行信心需要激励,市场主体亦需实质性政策支持。山东此次推出的方案并未停留于一般性号召,而是通过“主题旅游年”的系统策划构建消费场景,以“优惠大礼包”切实降低体验门槛,精准呼应市场复苏的关键节点。这一“场景+实惠”的组合策略,既延续了“好客山东”长期积累的品牌价值,也以创新形式为其注入新内涵,推动文化魅力与消费活力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市场主体开启“创意革命”
进一步看,山东此举背后是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深远谋划。真正的文旅复苏并不只是“人流恢复”,更关乎服务品质、产品创新与体验升级。“畅游齐鲁”的整体定位,体现出对全省文旅资源整合的清晰思路——青岛国际邮轮母港区推行“船上消费+岸上场景”无缝衔接,济南通过“齐鲁服务消费季”推动老字号与智慧商圈融合,菏泽“四季村歌”展演激活乡村文旅资源……这些创新实践共同揭示出同一逻辑:文旅消费的升级,关键在于实现对文化价值的创造性转化。一旦传统文化嫁接数字技术,消费体验便突破时空限制,拓展出新的价值增长空间。
细节里都是“民生温度”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在政策设计中体现出对民生细节的高度关注。景区焕新工程中科学布局观景平台与打卡点,夜间文旅配套中完善照明与交通接驳,入境旅游环节优化过境免签查验流程——这些细微之处的改进,共同构建了“安心住、放心吃、舒心玩”的消费环境,推动文旅消费从一次性交易转向可持续体验。具有创新意义的“一码通”年票模式,覆盖130余个景区。该模式采用薄利多销的策略降低消费门槛,同时通过拉动餐饮、购物等二次消费,实现景区经营收益的多元化。
从“小切口”看中国经济的“大韧性”
山东的实践并非孤例。据国新办发布会信息,全国范围内已有近25,000场文旅活动陆续推出,湖北长江文化艺术季、上海旅游节“经典活动季”、四川“跟着演出去旅行”等跨区域项目,正逐步织就一张全国联动的文旅消费网络。这种“中央统筹与地方创新”相结合的机制,既保障了政策实施力度,也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更深层次看,文旅消费正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在面对传统行业增长压力的背景下,文旅产业凭借其强关联性,持续带动交通、餐饮、零售等超百个行业协同发展。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文旅消费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4.3元——正是这种广泛的产业拉动效应,为中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韧性提供了重要支撑。
春潮涌动处,奋进正当时。随着 “畅游齐鲁 乐 GO山东” 活动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片浸润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土地,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优质的服务,迎来文旅消费的 “黄金期”。而山东的探索,也必将为全国文旅市场的复苏与繁荣注入更多信心与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