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变”94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现身日本周边海域,开启了环绕日本列岛的巡航行动。
这并非一次普通的远海训练,而是在这承载着民族伤痛的特殊日子里,中国海军用航行轨迹勾勒出捍卫主权的决心!
巡航行动:清晰轨迹背后的军事威慑
根据日本自卫队发布的通报,此次中国海军巡航编队由2艘052D型驱逐舰(淮南舰、开封舰)和1艘903A型综合补给舰(东平湖舰)组成。
编队先是穿越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随后沿日本列岛周边海域航行,期间日本海上自卫队出动“朝雾”级驱逐舰和P-1反潜巡逻机,全程进行跟踪监视,甚至多次发布“航行通报”试图凸显“存在感”。
事实上,这并非是中国海军首次开展类似的远海巡航。
近年来,从穿越宫古海峡进出太平洋,到环绕日本列岛航行,中国海军的远海训练已逐渐常态化。
军事分析人士指出,此次编队配置兼顾防空、反舰、反潜等综合作战能力,再加上综合补给舰提供的续航支撑,意味着中国海军已具备长时间、远距离的远海部署能力。
而选择在918纪念日执行任务,更让行动多了一层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特殊意义!
历史回响:从"九一八"到今日巡航的民族记忆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短短4个多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14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才最终将侵略者赶出家园。
“九一八”这三个数字,早已刻进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坐标。
而如今,中国海军的巡航轨迹与当年的历史形成鲜明对比!
94年前,中国连一支能抵御外敌的现代化海军都没有,只能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任人宰割;94年后,中国海军已成长为拥有航母、新型驱逐舰、核潜艇的现代化海上力量,能够在远海大洋维护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平。
这种变化,既是对当年牺牲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践行,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守护家园安宁!
现实意义:巡航背后的战略考量
从现实层面看,此次巡航并非针对普通民众,而是对日本国内仍存的军国主义余孽发出明确警示。
近年来,日本在军事领域动作频频。大幅增加防卫预算、修改和平宪法相关条款、与他国开展联合军演,甚至试图在历史问题上模糊立场,这些举动都引发周边国家警惕。
中国海军选择在918纪念日巡航,正是以实际行动表明态度:我们铭记历史,但绝不沉溺于仇恨;我们珍视和平,但绝不放松对威胁的警惕。
正如“9.3”胜利日阅兵展示的新式武器一样,此次巡航也是中国国防力量的一次“无声亮相”!
从当年的“小米加步枪”到如今的现代化舰队,中国已具备捍卫国家主权、抵御外部威胁的实力,任何试图重蹈历史覆辙的行为,都将面临坚定反击。
同时,此次巡航也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必然一步。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海外利益的拓展需要强大的海上力量保驾护航。
常态化的远海训练,不仅能提升海军的作战能力,更能让世界看到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决心,打破某些国家对“中国军事发展”的抹黑与误解。
总结
918纪念日的巡航,不是一次简单的军事行动,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对话当年浴血牺牲的先烈,告诉他们如今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对话当下的每一位国人,提醒我们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对话世界,展现中国维护和平、捍卫主权的坚定立场。
从东北沦陷到远海巡航,从落后挨打到自强自立,中国的发展轨迹证明,和平从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靠自身实力争取的。
未来,中国海军还将继续在远海大洋守护国家利益,而每一次航行,都是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告慰,更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护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