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1日,米尔斯海默在台北一个地缘政治论坛上发言。他用俄乌冲突做比喻,说战争多半源于政治需求,不是纯军事计算。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为了阻挡北约东扩,保护自身安全。
他转到台湾,说如果当局正式宣布脱离现状,中国大陆会立刻行动,通过军事手段解决问题。他指出,这种举动会触碰大陆底线,涉及领土主权和全球战略定位。
同一论坛上,哈佛教授斯蒂芬·沃尔特也发言,支持美国坚持一中政策,警告当局别冒险,建议美国谨慎介入。
米尔斯海默这个预测不是空穴来风。他基于现实主义逻辑,认为国家行为受结构因素驱动。中国大陆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坚定,一旦出现正式分离信号,回应会很直接。论坛后,他的观点在媒体流传,引发讨论。
有些人觉得他太悲观,但也有人认可这是基于事实的判断。
米尔斯海默对台湾问题的看法,在2022到2024年间有明显转变。2022年12月,他接受台媒采访,建议台湾靠拢美国,寻求核保护伞,说这符合台湾利益。那时候他还觉得美国有能力干预,维持平衡。
但2022年8月佩洛西访台后,中国大陆启动大规模军演,战机导弹齐上阵,围岛演练强度前所未有。这让米尔斯海默开始重新评估。他看到大陆的军事回应迅速有力,海关还暂停进口台湾多家食品,停止出口天然砂,显示出多领域施压能力。
到2023年4月,大陆东部战区搞环岛军演,多兵种参与,实战味道浓厚。视频显示舰艇飞机协同行动,形成围压态势。这次演习进一步证明大陆有足够实力处理台湾事务。美国当时忙于俄乌和中东,难以全力应对亚太。
米尔斯海默注意到这些变化,他的观点转向更谨慎。他在2023年论坛上说,如果台湾宣布独立,大陆会动手解放,同时劝美国别过度卷入。
2024年,米尔斯海默又谈台湾,说美国会尽力阻止台湾形式上独立,只要不跨那步,近期热战风险不大。这反映他认识到中国实力增长,美国没绝对把握赢。他认为中美竞争会加剧,但台湾问题是关键节点,美国得权衡全球布局。
中国军力在过去几年快速提升,海军空军现代化,导弹技术领先。2022年佩洛西访台军演后,海峡中线基本失效,大陆飞机常态化巡航。
2023年军演更模拟登陆作战,展示综合能力。米尔斯海默从现实主义看,这让美国干预成本飙升。他早年觉得美国能轻松主导,现在承认中国有反制手段,比如加强与俄罗斯合作,部署力量震慑美国。
米尔斯海默的理论框架是进攻性现实主义,他觉得大国间冲突源于体系结构,不是意识形态。中国追求地区主导,就像美国在西半球那样。
从全球看,米尔斯海默认为美国战略失误加剧紧张。他建议美国调整政策,承认中国崛起,避免不必要对抗。但他也说,竞争不可避免,美国得准备长期博弈。
2023年4月8到10日,环台军演涉及海陆空火箭军,塑造全向压力。这些行动显示大陆有能力快速动员,维护主权。
米尔斯海默观察这些,调整观点。他觉得大陆越来越自信,解决台湾问题的把握增大。美国分心多线作战,难以全力护台。这让他从建议核保护转向警告独立风险。
总体上,米尔斯海默的预测接地气。他不是在吓唬人,而是基于历史和现实分析。像俄乌那样,政治红线被碰就可能升级。台湾当局得掂量,如果真宣布独立,大陆动手概率高。
在台湾问题上,他早期悲观,2014年就说中国会主导台湾命运。2022年观点稍乐观,觉得美国能帮。但军演后,他转向现实,承认中国优势。2024年,他说近期无战,但长期竞争激烈。
俄乌冲突是米尔斯海默常用例子。俄罗斯2022年行动,是阻北约东扩。同样,中国大陆对台湾独立零容忍。2024年12月,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表态愿谈判,普京开放平台。这显示战争可通过政治解决,但前提是尊重核心利益。
米尔斯海默的结局还没定,他还在工作。预计他会继续评论全球事务,影响后辈。他的观点虽争议,但有深度,值得琢磨。
中国大陆的回应策略越来越强硬。从2022军演看,已常态化巡航,压缩台湾空间。这让米尔斯海默预测更准,大陆有手段维护统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