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聚焦华山绿地功能提升 深化结对共建践行为民初心

0
分享至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长宁区人大代表9月群众接待日活动举行

聚焦华山绿地功能提升 深化结对共建践行为民初心

人民网上海9月18日电 (记者唐小丽)9月16日下午,人大代表9月群众接待日活动在人大新华路街道基层实践站如期举行。本次活动既是每月一次的代表联系群众常规行动,更是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与新华路街道深化结对共建的重要实践。


人大代表群众接待日活动举行

长宁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城建环保工委主任、一级调研员俞浩,区人大代表、亿百媒会展(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龚康康,区人大代表、璞本酒店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沈熠出席。区绿化市容管理局绿管科、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受邀到场解读项目,左家宅、杨宅居民区的4名居民代表带着邻里诉求参与交流。活动由长宁区人大新华路街道工委副主任周凡主持。

锚定共建目标 推进绿地民生改造

本次活动的核心议题是“华山绿地功能提升”,源于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与新华路街道工委的结对共建部署。年初,长宁区人大下发《长宁区人大专工委与街道工委、新泾镇人大结对共建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点工作方案》后,双方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为原则,共同锚定“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目标,将“推进美丽长宁建设、落实公园城市打造”与新华街道“幸福街区”“幸福经济”建设相结合,确定华山绿地功能提升为年度重点共建项目。


华山绿地一隅

此前,双方已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反复研讨项目方向,东镇居民区更是发动2轮居民意见征询,覆盖80余人、收集诉求20件;每月16日的代表接待日也多次围绕项目细节展开调研,确保项目从规划之初就“贴着民生走”。此次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打通“部门解读—代表履职—群众发声”的沟通链条,让项目方案更接地气、更合民心。


介绍华山绿地功能提升方案

活动伊始,区绿化市容局及绿化管理事务中心团队详细介绍华山绿地功能提升方案。据介绍,此次改造范围聚焦幸福路路口及绿地内部核心区域,核心目标是串联即将迁入的幸福路婚登中心,打造“婚登—休憩—打卡—消费”的幸福街区生态圈。

居民代表与人大代表围绕“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展开讨论,现场提出多项接地气的建议,比如关注“一老一小”需求、让景观更具自然感、建议增加防护等。区绿化市容局对所有意见建议一一回应,形成居民“点单”、代表“传声”、部门“接单”的良性闭环。

履行代表职责 述职监督双管齐下

作为人大代表接受选民监督的重要环节,活动现场,俞浩、龚康康、沈熠三位区人大代表先后向选民作述职报告,用具体案例与实际成效回应选民信任,同时坦诚剖析不足、明确改进方向。


人大代表向选民作述职报告

从述职内容来看,俞浩代表深耕城建环保领域,以理论学习筑牢履职根基,聚焦长宁区公园城市建设核心目标,提出“推进长宁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建设”议案,实地走访10余个公园,收集居民关于公园开放、设施维护等意见建议。针对民生痛点,他推动解决“成套化房屋改造后产证办理”“大树扰民”“人行道消火栓调整”等问题。俞浩也直面短板,坦言调研成果转化效率仍需提升,后续将重点加强“建议提、转、办、督”闭环跟踪,确保民生诉求落地见效。

龚康康作为企业界代表,充分发挥会展行业资源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赋能,助力长宁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在民生服务领域,结对帮扶杨宅居民区6户困难家庭,持续关注家庭成员就业、子女教育等问题。龚康康直言不讳,此前对长宁闲置商务空间盘活的建议落地力度不足,未来将联动更多国际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为长宁“引进来、走出去”搭建更坚实桥梁。

沈熠代表联合其他人大代表提出“加快推进长宁区公园城市引领示范区建设”议案,经多轮论证后获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其所在企业近年还为长宁区提供600余个就业岗位,以实际行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沈熠也坦言存在与老年选民沟通频次不足、对年轻选民需求了解不深等问题,后续计划通过线上小程序、线下专题座谈等创新方式,拓宽联系选民渠道。

三位代表述职结束后,左家宅居民区居民代表表示:“代表们履职不是‘走过场’,是真的帮大家解决问题。之前我们提了很久的社区卫生站,在他们推动下已经落地,菜场环境整治、老年食堂规划这些事也一直记在心上,这样的履职,我们放心!”


大代表使用在线系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活动最后,三位代表通过“长宁区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在线查阅2025年区预算执行情况,对教育、养老、绿化等重点领域支出提出监督建议。此举既是区人大“数字赋能代表履职”的体现,也让代表对“民生项目资金使用”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深化共建成果 明确长效发展方向

此次接待日活动,是长宁区人大城建环保工委与新华路街道结对共建的缩影。自共建以来,双方已形成“调研—议事—落地—反馈”的闭环机制,取得三大成效。

治理效能更优,将民主决策融入“十五五”规划、“15分钟社区生活圈”方案,华山绿地、幸福路架空线落地等项目均实现“居民提、代表议、部门办”。

民意渠道更畅,打破传统代表联系群众模式,通过“专题调研+主题读书会+实践站接待”,让居民诉求能“精准传、快速办”,仅2025年就推动8项民生建议落地。

代表履职更实,为代表搭建“建言—监督—落实—反馈”全链条平台,代表履职从“单一建言”转向“全程参与”,如沈熠代表仅2024年就参与5次执法检查,推动2项物业治理建议纳入区政府工作方案。

双方均表示,将继续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站”为抓手,从三方面深化共建。第一,制度化建设强基础,将“共商需求、共绘蓝图、共创机制、共建家园、共评成效、共享成果”的“六共”机制融入日常,确保共建常态化;第二,特色化品牌树标杆,紧扣街道历史文化风貌区属性,深耕“幸福经济”与“华山绿地功能拓展”,组建“幸福经济智囊团”,让民主协商贯穿项目从规划到运营的全过程;第三,成果转化见实效,健全“提转办督评”建议处理机制,定期向代表、群众反馈建议办理情况,确保华山绿地改造等项目“落地有声”,真正把民主成果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人民资讯 incentive-icons
人民资讯
人民网内容聚合分发业务
471515文章数 55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