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人脸皮可真厚啊?”
她尖锐的声音像一把锥子,狠狠刺穿了饭店门口喧闹的夜色。
“看我儿子老实,每周都跑来占便宜,吃白食吃上瘾了是吧?”
我看着面前这位怒气冲冲的阿姨,我老同学的妈妈,再看看身后一群目瞪口呆的重要客户,整个世界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
我沉默了片刻,迎着她几乎要喷出火的目光,缓缓开口。
而我接下来的一句话,顿时令她傻在了原地。
01
我叫李峰,一个在这座钢铁森林里不好不坏地混了十多年的普通人。
说普通,是没什么惊天动地的成就。
说不普通,是靠着前些年楼市的红利,手里恰好有一些固定资产。
我的人生就像一杯温水,平淡,却也安稳。
直到那个电话的到来,才在这杯温水中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漾开了圈圈涟漪。
打电话来的,是我的高中同学,王强。
当然,我们都习惯叫他小胖。
这个外号从他高中时微微发福的身材开始,一直跟到了现在。
电话里,他久违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巨大的兴奋。
“峰子,我,我开饭馆了!”
我能想象到他此刻在电话那头,一边挠着头一边憨笑的样子。
“真的假的?你小子终于把你那点爱好变成事业了?”我由衷地为他高兴。
高中那会儿,当所有男生都在聊篮球和游戏时,只有小胖,会捧着一本《家常菜谱大全》看得津津有味。
他会为了一个红烧肉的火候,跟食堂大师傅磨叽半天。
也会在周末,用省下来的零花钱买来食材,在家里研究新菜式,然后带到学校给我们分享。
他做的菜,有一种朴实又温暖的味道,像是冬日里的阳光,能熨帖到人的心里去。
他说,他的梦想,就是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饭馆,让所有吃到他菜的人,都能感到幸福。
只是没想到,这个梦想,在他快三十五岁的时候,终于跌跌撞撞地实现了。
他告诉我,饭馆的位置就在城东的德顺街。
我听到这个街名,心里咯噔一下。
德顺街,那地方我再熟悉不过了。
那条街上,正好有我的一间铺面。
因为位置不算黄金地段,一直没找到合适的租客,便闲置了许久。
我没在电话里多问,只说了一句:“好兄弟,必须去给你捧场,地址发我。”
第二天,我按着他发的地址找了过去。
那是一家门脸不大的饭馆,招牌是简单的白底黑字——“小胖家常菜”。
风格就跟小胖本人一样,朴实,甚至有点过时。
我推门进去,下午两三点的光景,店里空无一人。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油烟味和饭菜的余香。
小胖正穿着一件白色的厨师服,蹲在地上擦地,背影看起来有些落寞。
听到动静,他猛地回头,看到是我,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露出了标志性的憨厚笑容。
“峰子!你可来了!”
他手忙脚乱地在围裙上擦了擦手,拉着我坐下。
“怎么样,我这店还行吧?”他期待地看着我。
我环顾四周,店面不大,七八张桌子,装修很简单,但每一张桌子都擦得锃亮,餐具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能看出来,他很用心。
“挺好,干净,敞亮。”我实话实说。
他嘿嘿一笑,像是得了糖吃的孩子,转身就钻进了后厨。
“你等着,我给你露两手,让你尝尝我这几年的长进!”
那天下午,偌大的饭馆里只有我一个客人。
小胖给我做了四菜一汤。
糖醋里脊外酥里嫩,酸甜恰到好处。
麻婆豆腐香辣滑口,滋味十足。
地三鲜油而不腻,咸香下饭。
还有一锅热气腾腾的排骨汤,汤色奶白,肉质软烂。
味道,还是和记忆中一样,那么实在,那么温暖。
我吃得很满足,但心里却隐隐有些担忧。
菜是好菜,可这地段,这装修,这冷清的现状,他能撑多久?
我听说,为了开这个店,他几乎投进了自己所有的积蓄。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最好的兄弟,还没起飞就摔下来。
02
从那天起,我成了“小胖家常菜”的常客。
我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周至少要去一次。
有时候是下班后自己去,点两个小菜,喝一瓶啤酒,放松一下疲惫的神经。
有时候是周末,带上几个朋友或者同事,凑一桌热闹。
我从不对外人说我和小胖的关系。
我只是想作为一个最普通的食客,用最直接的方式,为他冷清的饭馆增加一点人气和流水。
第一次带朋友去的时候,小胖从后厨出来看到我,高兴得合不拢嘴。
他亲自过来给我们点菜,还送了好几个拿手小菜。
酒足饭饱,我去结账。
账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三百八十块。
我拿出手机准备付款,小胖却一把按住了我的手。
“峰子,你这是干什么?第一次带朋友来,说什么也不能让你花钱!”
“那不行,亲兄弟明算账,你开店做生意不容易。”我坚持要付。
我们俩在柜台前推来搡去,最后他拗不过我,但说什么也只肯收我两百块。
“这事儿听我的,不然以后别来了!”他板着脸,假装生气。
我知道他的脾气,只好作罢。
从那以后,这就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每次我去吃饭,小胖都会给我打一个几乎对折的折扣。
后来他忙,就直接交代了在前台帮忙算账的妹妹。
那是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扎着马尾辫,很文静,见了我总是腼腆地笑笑,然后熟练地在计算器上按下一个五折的优惠。
我多次提出要全价付款,但小胖总是那句话:“峰子,你要是跟我算这么清,就是看不起我。”
我不想因为这点钱,伤了我们之间十几年的情谊。
我想,等他生意好起来,走上正轨了,我再用别的方式帮他一把。
于是,我心安理得地接受了这份“特殊待遇”,并且,开始更频繁地带人过去。
我想,既然打了折,那我就多带些人,让总额高一点,这样小胖也能多赚一些。
我公司的部门聚餐,朋友的生日宴,甚至是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商务宴请,我都安排在了“小胖家常菜”。
渐渐地,饭馆里的一些员工开始认识我了。
他们都知道,我是一个“特殊”的顾客,是老板最好的朋友,每次来都能享受超低折扣。
其中,对我态度变化最明显的,是小胖的妈妈。
阿姨大概六十岁上下,人很勤快,一直在店里帮忙,择菜,洗碗,收拾桌子,什么都干。
她是个典型的传统母亲,节俭了一辈子,把儿子看得比自己命都重要。
儿子开店,她既骄傲,又心疼。
骄傲的是儿子终于有了自己的事业。
心疼的是,儿子每天起早贪黑,从天不亮忙到深夜,生意却始终不温不火,一个月下来,刨去成本,几乎剩不下什么钱。
我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对我非常热情,拉着我的手说:“是小峰啊,阿姨知道你,我们家小胖天天念叨你,谢谢你经常来照顾他生意啊。”
那时,她的笑容是真诚的,眼神是感激的。
可是,随着我去的次数越来越多,享受的折扣也越来越多,阿姨看我的眼神开始变了。
那种纯粹的感激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复杂的,带着审视和探究的目光。
她不再主动跟我打招呼,只是在我进门的时候,从厨房的门帘后面,或者某个角落里,默默地看我一眼。
那眼神里,有疑惑,有不解,甚至还有一丝丝的警惕。
我能感觉到,在她心里,我这个所谓的“好朋友”,形象正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我从一个仗义捧场的好兄弟,渐渐变成了一个利用朋友关系,占小便宜的“特殊顾客”。
我理解她的想法。
一个守着自己儿子辛苦创业的母亲,看到一个外人,每周都来,每次都花很少的钱,吃掉大量的饭菜,心里有想法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我几次想找机会跟小胖提一下,让他跟阿姨解释一下。
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该怎么说?
说你别给我打折了?那会显得我生分,看不起他。
还是说,让你妈别用那种眼神看我了?那更显得我小气,斤斤计较。
我想,也许等时机成熟了,等我把那件我早就计划好的事情告诉他们时,一切误会自然会解开。
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我依旧每周都去,依旧带着不同的朋友,依旧在结账时,接受那个雷打不动的五折优惠。
我天真地以为,只要我本心是好的,过程中的一点点小误会,都不足挂齿。
但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被我忽略的“小误会”,最终会以一种我从未预料到的,最难堪的方式,轰然爆发。
03
事情发生在一个周四的晚上。
那一天,对我来说很重要。
我谈了三个月的一个大客户,王总,终于松口答应和我一起吃个饭,深入聊聊合作的细节。
我知道,这顿饭的成败,直接关系到我们公司下半年的业绩。
选择吃饭的地点时,我几乎没有犹豫。
“小胖家常菜”。
一方面,我是真的想让王总尝尝小胖的手艺,那是一种不花哨,但能直抵人心的味道。
我相信这种味道,能比任何山珍海味,更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另一方面,我也存了一点私心。
我想让王总这样有分量的人物去一次,如果他觉得味道好,以后随口跟朋友们推荐一下,那对小胖的生意,绝对是莫大的帮助。
我提前给小胖打了电话,预定了最大的包厢。
电话里,小胖的声音激动得都有些发抖。
“峰子,你放心,我保证拿出我百分之二百的水平,绝对不给你掉链子!”
那天晚上,我带着王总和他的几个下属,一行七人,准时到达了饭馆。
小胖的饭馆里,因为我们这一大桌客人,显得格外热闹。
他特意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厨师服,亲自到包厢门口迎接。
那顿饭,吃得非常成功。
小胖确实是拼尽了全力。
每一道菜都堪称他厨艺的巅峰之作。
一道“招牌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酱香浓郁,王总一个人就吃了三块,还不停地赞叹:“这手艺,绝了!比那些五星级酒店的大厨做的都有味道!”
一道“清蒸鲈鱼”,火候掌握得炉火纯青,鱼肉鲜嫩得像是豆腐,王总的秘书,一个很挑剔的小姑娘,都忍不住多夹了好几筷子。
还有那道压轴的“老火鸡汤”,汤色金黄,味道醇厚,一碗下肚,从胃里暖到心里。
整个饭局,气氛热烈而融洽。
王总喝得很高兴,话也多了起来,跟我聊了很多合作的细节,基本上是敲定了这次合作。
我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我由衷地为小胖感到骄傲,也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
酒足饭饱,我送王总他们到门口。
我去柜台结账。
小胖的妹妹看到我,依旧是那个腼腆的微笑。
“峰哥,今天一共消费一千三百六十八。”
她一边说,一边在计算器上按着。
“给你打了折,您付六百八十四就行。”
这个数字,在我意料之中。
我拿出手机,爽快地付了钱。
为了表示感谢,我还特意从钱包里掏出一千块现金,塞到小姑娘手里。
“多的钱,拿去给后厨的师傅们买点宵夜,今天辛苦大家了。”
小姑娘推辞着不要,我硬塞给了她。
我心满意足地转身,准备去送我的客户们上车。
然而,就在我转身的那一刻,一个身影猛地从柜台后面冲了出来,像一堵墙一样,结结实实地拦在了我的面前。
是小胖的妈妈。
她死死地盯着我,脸色铁青,嘴唇因为愤怒而微微颤抖。
饭店门口的灯光,把她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照得格外清晰,那里面,写满了屈辱和愤怒。
我的客户们,正准备上车,看到这架势,都停下了脚步,好奇地望向我们这边。
周围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你这人脸皮可真厚啊?”
她终于开口了,声音尖锐,像一把锥子,狠狠刺穿了饭店门口喧闹的夜色。
我的心,猛地沉了下去。
我知道,我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而且,是以这样一种,最糟糕,最公开,最让人难堪的方式。
她完全没有给我任何反应的时间,连珠炮似地质问起来。
“看我儿子老实,每周都跑来占便宜,吃白食吃上瘾了是吧?”
“你自己来也就算了,今天还带这么一大帮人来!一千多的饭,你好意思就给六百块钱?”
“我们家小胖是把你当兄弟,你呢?你是把他当傻子耍啊!”
“我每天看着他天不亮就去市场,半夜还在后厨忙活,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赚的那点辛苦钱,就全让你这种人给占了便宜了!”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激动,最后甚至带上了一丝哭腔。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扇在我的脸上。
火辣辣的疼。
我看到我的客户们,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惊讶,再到后来的尴尬和玩味。
他们交头接耳,对着我指指点点。
我能想象到他们在说什么。
“原来李总是这样的人啊?”
“看着人模人样的,没想到喜欢占小便宜。”
“这下可丢人丢大发了。”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一个被扒光了衣服的小丑,被赤裸裸地扔在舞台中央,接受着所有人的审判和嘲笑。
我所有的体面,所有的尊严,都在这位阿姨尖锐的控诉中,碎了一地。
04
我没有愤怒。
奇怪的是,在那一刻,我心里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愤怒。
我只是觉得很累,很疲惫。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像是潮水一样,将我整个人淹没。
我看着眼前这位因为心疼儿子而情绪失控的老人。
我看着她那张布满风霜,此刻却因愤怒而扭曲的脸。
我知道,她不是坏人。
她只是一个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孩子的母亲。
她的每一句指责,都源于她对我最深的误解。
而这个误解,有很大一部分,是我自己造成的。
是我为了维护那点可笑的,不想让朋友觉得被施舍的自尊心,而选择了一次又一次的沉默。
是我低估了一位母亲护子心切的决心。
也是我,高估了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
饭店门口的霓虹灯,一闪一闪地,映在每个人的脸上,光怪陆离。
晚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
街上的车流声,人语声,仿佛都离我远去。
我的世界里,只剩下阿姨那双通红的,含着泪水的眼睛。
还有我身后,那几道让我如芒在背的,属于客户们的目光。
我的大客户,他没有说话,只是皱着眉头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探究。
我知道,我今晚所有的努力,可能都因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而付诸东流。
甚至,我的职业声誉,我的人品,都会在他们的圈子里,成为一个笑话。
小胖的妹妹,那个文静的小姑娘,已经吓得脸色惨白,躲在柜台后面,手足无措。
我甚至能听到从后厨传来的,锅铲掉在地上的清脆声响。
想必,是小胖听到了动静。
时间,在这一刻,被拉得无比漫长。
阿姨的胸口剧烈地起伏着,她在等我的解释,或者说,在等我的道歉。
她在等我在这场她亲手掀起的“审判”中,低下我那“高贵”的头颅。
我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混杂着饭菜的香气和汽车的尾气。
我没有去看我的客户。
我也没有去看旁边那些看热闹的路人。
我的目光,始终平静地,迎着小胖妈妈那双愤怒的眼睛。
我用一种连我自己都感到惊讶的,异常平静的语气,缓缓地,清晰地,对她说了那一句话。
那一句话很短,只有二十几个字。
但就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像是一道惊雷,在寂静的夜空中轰然炸响。
顿时,令眼前这位情绪激动的老阿姨,整个人都傻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