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2025长江文明论坛谱写非遗华章

0
分享至

9月17日,以“跨越江海、文明互鉴”为主题的2025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举行,吸引国内外众多著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不同文明的智慧在此碰撞,共促大河文明交流互鉴。

此次论坛堪称一场全球文明的“群英会”。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等专家分别从“长江文明的辉煌——八千年前的知识与思想”“长江经济带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示范引领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迁”“文明交流互鉴与世界早期国家形态”“长江与流动的文明:东西互鉴、古今交响”等选题方向,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前沿学术思想。来自英国、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分享了他们深耕尼罗河、古代西亚两河流域、亚马孙河、印度河等世界大河文明的研究成果。



万里长江,千里重庆,691公里江水奔腾,流淌着千年的文明密码。53项国家级非遗,707项市级非遗,在巴山渝水间生生不息。除了主论坛外,还同期举办一系列文化研讨交流活动,包括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长江流域非遗交流展示、“从敦煌到大足”专题陈列展等活动,兼具学术深度与文化广度。第八届世界大河歌会别出心裁,将舞台搬至长江游轮,国内外艺术家在移动的山水实景中放歌,艺术与自然完美交融。

让长江文明真正走进大众生活,就要让长江文化“活”起来,活动以沉浸式体验、数字化手段、艺术化表达,让文明从学术殿堂走向市井街巷,从静态保护变为活态传承。此次长江流域非遗精品展,以非遗为笔,勾勒文明脉络,集中展示长江流域内13省(区、市)1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四川蜀锦、湖南湘绣、江苏苏绣、江西景德镇陶瓷、安徽宣纸制作技艺等;大会发布的“跟着非遗游长江”旅游地图,覆盖了长江流域13省(区、市)的52个非遗与旅游融合点位、10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全面呈现长江文化生态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探索“非遗+旅游”“非遗+消费”新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重庆市系统梳理长江文化脉络,提炼文化主题28个,遴选文化标识69个;大力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中的“巴蜀文明进程研究”“蜀道考古研究”,实施涪陵小田溪墓群、九龙坡冬笋坝遗址等考古研究项目;修复三峡出土文物2400余件(套),完成15部三峡考古报告的编写出版,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采用“无压容器”技术,实现水下原址保护,被誉为“世界首座非潜水可到达的水下遗址博物馆”。

长江文明论坛是重庆市委主办的唯一一个全国性论坛,也是长江沿线13个省区市文明(文化)类唯一的省部级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共重庆市委、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重庆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incentive-icons
中工网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291795文章数 117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