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个臭名昭著的计划即将卷土重来!

0
分享至

在“中国行动计划”中首位被捕的华人科学家胡安明。

近日,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通过《2026财年商务、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拨款法案》,法案中的一项条款要求司法部重启已被拜登政府叫停的“中国行动计划”。


《2026财年商务、司法、科学及相关机构拨款法案》要求司法部重启

重启“中国行动计划”意味着特朗普政府将延续第一任期对华科技封锁政策,以所谓“中国间谍威胁”为由,加强对涉华科研人员的打压,加速将“小院高墙”升级为“大院铁幕”,推动中美科技领域“硬脱钩”。

臭名昭著的“中国行动计划”。

2018年11月,特朗普政府以“打击经济间谍”“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启动“中国行动计划”,重点审查在美华裔科学家和与中国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办理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对中美科技交流合作造成严重冲击。

疯狂炮制所谓“中国间谍案”。

“中国行动计划”由美国司法部主导,要求全美94个地方执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1-2起针对所谓“中国间谍”的诉讼。

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曾披露,“中国行动计划”执行期间,美司法部门对2000多起涉华案件展开了调查,在高峰期,执法部门平均每10小时便启动一项涉华案件调查。

“中国行动计划”实施后,美司法部门经常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调查华裔学者及其家庭成员,制造了如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家陈刚案、田纳西大学纳米技术专家胡安明案等冤假错案。


在“中国行动计划”中首位被捕的华人科学家胡安明。

美司法部门肆意执法不但对当事人日常生活和职业发展造成巨大打击,也在美国科学界形成了明显的“寒蝉效应”。

著名非营利组织“百人会”与亚利桑那大学发布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约一半受访的华裔科学家因美国司法部门案件调查陷入恐惧或焦虑,部分顶尖科学家考虑减少涉华合作或离开美国。

除华裔学者外,美司法部门还对与中国高校、科研机构有合作关系的科研人员进行重点审查,以偷税漏税、电汇欺诈、虚假陈述等罪名实施司法打击。哈佛大学知名化学家查尔斯·利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因引起巨大争议而被迫暂停。

特朗普政府恶意打压涉华科研人员的政策,引起了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强烈反对。

2021年9月,斯坦福大学177名教职员工联名发表公开信,指责该计划煽动种族歧视、损害美国科技竞争力,要求美国司法部停止在大学内搜查所谓“中国间谍”。


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斯坦福大学177名教职员工联名发表的公开信。

随后,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美国高等学府的数百名学者纷纷公开谴责,要求美司法部立即终止“中国行动计划”。

美司法部相关负责人承认,“中国行动计划”助长了对在美华人的歧视。美联邦调查局反间谍部门官员也承认,该计划对亚裔美国人群体造成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很多华裔科学家和留学生的个人职业生涯造成强烈冲击。

迫于美国各界的压力,拜登政府于2022年2月以“中国行动计划”会加剧种族歧视、损害美国科学界形象和对科研人才吸引力为由,宣布叫停“中国行动计划”。

特朗普为何重启“中国行动计划”?

重返白宫刚刚半年有余,特朗普就“老调重弹”,急不可耐地推动重启“中国行动计划”,背后主要有三重考量。

遏制中国科技发展。

特朗普第二任期继续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认为中国近年来的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来源于“盗窃美国科技成果”,对美国的核心竞争力构成了直接威胁。


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中国行动计划”。

特朗普希望通过重启“中国行动计划”,运用司法调查等手段,持续推动美科学界“去中国化”,进一步切断中美两国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逐步将中国排除在美西方主导的“科技俱乐部”之外,以此延缓中国科技进步速度。

稳固MAGA基本盘。

目前,对华强硬与全面遏华已成为美政坛的“政治正确”。

特朗普政府重启“中国行动计划”,意在回应美国内对华鹰派和保守势力的呼声,展示对华强硬姿态,在中期选举前巩固国内政治基础。

同时,特朗普政府还将“中国行动计划”与反移民政策相结合,把华裔科研人员塑造为“偷走科研岗位”的外国移民,通过办理一些具有轰动性的案件,可以彰显其“美国优先”的施政方针,进一步稳固MAGA基本盘。

转移美国国内矛盾。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经济下行态势明显,就业状况堪忧,政治极化加剧,社会矛盾愈发激化。

特朗普政府重启“中国行动计划”,试图进一步渲染和放大“中国威胁”,通过炮制所谓的“中国间谍案”激发国内民粹主义情绪,进而达到转移国内矛盾、掩盖社会问题的效果。

“中国行动计划”2.0影响不容忽视。

目前看,特朗普第二任期重启“中国行动计划”,极有可能充分总结前期经验、吸取以往教训,政策力度、审查广度、打击烈度预计较第一任期有过之而无不及,势必对中美科技交流合作造成一系列影响。

中美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将面临更大冲击。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国行动计划”的执行情况看,美国高校学者在申请科研资金时,必须面对复杂的背景审查和政治敏感度评估,科研项目被严格监管,合作对象受到严重限制。

202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调查显示,受“中国行动计划”影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华裔科学家“觉得自己不受欢迎”,近四分之三的人“觉得自己作为学术研究人员不安全”,约70%的人“对美国政府调查华裔研究人员而感到担惊受怕”。

“中国行动计划”重启后,很有可能在美科技界引发更加强烈的“寒蝉效应”。



除华裔科学家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审查外,美国顶尖高校、科研机构的其他族裔科研人员也不得不考虑与中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的风险,进而选择暂停或终止涉华合作项目。

短期看,中美科技交流合作将遭遇更大冲击。

中国科研人员赴美将面临更严重安全威胁。

近年来,美国执法部门出于政治目的,频繁对中国赴美科研人员和留学生群体采取歧视性、政治性、选择性执法,给予不公正待遇,甚至将我留学生带入“小黑屋”反复长时间盘查,有的滞留时间长达70多个小时。

其间,美执法人员反复盘问我科研人员与他们赴美目的毫无关系的问题,甚至以所谓“可能危害国家安全”为由注销签证并禁止入境。

特朗普政府重启“中国行动计划”后,可能进一步强化对中国赴美科研人员和留学生群体的审查。受此影响,中国赴美人员面临的安全威胁将进一步升级。



客观上将加速美国尖端科研人才流失。

特朗普第一任期实施“中国行动计划”后,很多被打压迫害的华裔科学家选择离开美国。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1年,近1.25万名华裔科学家从美国流向中国,其中超过半数在2017至2021年间(特朗普第一任期内)离开美国。

特朗普政府重启“中国行动计划”,将引起美国学界特别是受审查、受迫害科研人员的强烈反感,其中一部分人可能选择“用脚投票”。

与此同时,特朗普“整顿”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争议举措,也将加剧科研人员的不满,进一步加速美优质人才的外流。

从特朗普第一任期“中国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操弄所谓“间谍”问题,人为制造“莫须有”罪名,无理打压迫害科研人员,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给军区首长开了8年车,他退休时给我个文件袋,打开后我愣住了

五元讲堂
2025-09-08 10:43:58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波兰拒绝重新开放与白俄罗斯的边境,恢复时间未能确定

山河路口
2025-09-17 23:45:16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白浅娱乐聊
2025-09-19 16:52:33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关于在政府采购中实施本国产品标准及相关政策

财联社
2025-09-19 19:43:04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11斤的榴莲无法带上飞机,一家五口机场外15分钟吃完,当事人:打嗝都是榴莲味,半年内不想再吃了

观威海
2025-09-19 11:33:02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B费将迎来英超200场里程碑,助攻51次曼联球员中仅少于小贝

直播吧
2025-09-20 07:49:06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特朗普声称重返阿富汗,原因竟是

扬子晚报
2025-09-19 12:18:05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66岁毕福剑也没想到,自己败光的体面,如今被29岁的女儿挣了回来

心静物娱
2025-09-03 13:47:40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不打了!突然左脚手术!又一NBA球星倒下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9-19 23:40:07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英伟达押注MLCP技术 十大龙头已抢先布局!社保北向重仓抢筹

元芳说投资
2025-09-19 22:19:56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中国人一年吃掉8万吨的网红肉,竟是“深海大肥猪”?!

徐静波静说日本
2025-09-19 07:20:24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英欢呼“2500亿英镑横跨大西洋”

环球时报国际
2025-09-19 10:38:32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路透社:中国汽车业为何陷入“赔本赚吆喝”怪圈

帮宁工作室
2025-09-19 13:40:05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塔帅:还不确定怀特、萨卡、厄德高能否出战 替补状态好必须利用

直播吧
2025-09-20 07:20:05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福建富豪亲自带外孙,全程紧牵不撒手,独子车祸离世

削桐作琴
2025-09-19 14:50:03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郝龙斌同意辩论,郑丽文支持率仍然大幅领先,韩国瑜表态成为关键

林子说事
2025-09-20 06:48:31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夜跑穿搭太抢眼?看效果就知道!

独角showing
2025-09-05 08:50:22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国乒世界第一组合被拆!4连冠无缘中国大满贯,全靠孙颖莎王楚钦

嘴炮体坛
2025-09-19 10:40:32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文革之六十七——林彪集团骨干成员的结局

画说历史
2025-08-22 13:26:24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捷克总统帕维尔一句“断交”,直接把中捷十年的合作账本撕成废纸

赢梯
2025-09-19 09:32:54
2025-09-20 08:11:00
九万里 incentive-icons
九万里
扶摇九万里,静观大变局。
111文章数 3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头条要闻

韩国前第一夫人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 戴电子脚镣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数码
时尚
艺术
本地
游戏

数码要闻

750万小米空调升级10年免费包修:为用户节省15亿元

卡其裤+蓝衬衫,简单高级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和三月七一样爱自拍,还恶趣味让叽米加班,长夜月越来越神秘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