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科创兴城

0
分享至


8月8日,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光子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在进行实验。


8月8日,绵阳市机器人智能智造产业园展厅,工作人员在演示巡检机器人。该产业园正打造科技研发、零部件制造、人工智能、工业软件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集群。


8月8日,工作人员在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忙碌。该平台依托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创新生态,为科研院所、企业、创新团队提供全链条中试服务。



8月8日,位于绵阳科技城新区的绵阳巨星永磁材料有限公司,员工在进行材料分析实验。该企业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工业电机、3C电子、智能机器人、航空航天等行业。


8月8日,四川虹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检查盖板玻璃质量。


8月8日拍摄的绵阳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该企业核心技术已实现国内领先。


8月8日拍摄的中国(绵阳)科技城激光技术应用产业园全景。

四川绵阳是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建设的中国唯一科技城,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鲜明底色。

近年来,绵阳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天府院负责遴选转化+科创投负责投早投小‘双轮驱动’成果转化模式”破题克难,一体推动院所平台与相关科技创新投资类公司充分协同、高效运转,加快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明确目标,精准发力。绵阳印发“特色产业新赛道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及“作战图”,机器人、商业航天、航空电子等7条产业新赛道2025年经济规模有望达到400亿元。

科创协同,双向转化。绵阳加快构建重点产业建圈强链“587”产业体系布局——5条四川省建圈强链主要承载地产业链、8条四川省建圈强链协同发展地产业链、7条绵阳市特色产业新赛道,越来越多创新应用场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项目。

建链强链,同频共振。绵阳建立健全“链长+链主+链属”机制,推动企业集聚、业务协作、资源共享。通过资金链精准赋能,设立产业引导母基金,形成“前端创新策源—中端成果转化—后端资本赋能”发展模式。加速人才链靶向引育,定向引进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同时,绵阳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辨识度的高能级产业集群,推动重点产业链形成强力支撑,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经济日报记者 高兴贵 丁振乾摄影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网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132820文章数 4739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