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啊。
最近关于餐饮业的预制菜,可谓是全网关注的重中之重。
前面刚扑街了一个西贝,现在太二酸菜鱼又步其后尘。
而这一切,都是最近太二酸菜鱼“下单6分钟就上鱼”,“7分钟上3道菜”的消息引发热议,不少人质疑其用了预制菜。
这事儿,让人想起之前罗永浩吐槽西贝预制菜的风波。
当时罗永浩公开表示,西贝宣传“现做”却大量使用预制菜,是“把消费者当傻子”,直指餐饮行业“预制菜冒充现做”的乱象。
如今太二的“6分钟上鱼”,7分钟上3道菜,恰好撞在了消费者对预制菜敏感的神经上,也让“快”与“鲜”的矛盾再次浮出水面。
那事实到底是怎样呢?
太二门店回应,称“不是预制菜”,解释说鱼是每天新鲜到店,提前现杀腌制后冷藏,当天用不完就扔掉。
还强调,全国有68家“鲜活门店”用活鱼现做。
可这样的解释,消费者依然感到很疑惑。
就算提前杀鱼,从下单到上桌仅6分钟,连烹饪、装盘、出餐的时间都显得紧张,难道他们家就一桌客人吗?
这背后的操作逻辑,到底能不能支撑“非预制菜”的说法?
对此,一个曾经干过餐饮行业的网友表示,太二酸菜鱼,有可能是活鱼现杀。
这位网友说,如果不用排队的话,6分钟肯定足够了。
你下单要鱼,服务员马上对讲机通知水台杀鱼,配菜的准备配料。
鱼杀好后,分解一分钟差不多了。
鱼骨跟配菜给厨师熬汤,这时间鱼肉切片腌制。
两三分钟鱼片切好腌制完成后,汤也熬好了。
再鱼片下锅,烫几秒钟就够了。
然后烧油淋油出菜,6分钟足够的。
可对于这样的解释,其他的网友表示不太可能。
按这个说法,6分钟内前后脚来个十桌客人,杀鱼片鱼的把指头剁了也赶不上。
腌两三分钟?
涮火锅现杀的鱼片都不止两三分钟。
要知道,一道酸菜鱼的常规流程可不简单。
活鱼现杀需要处理内脏、片鱼、去骨,光是这几步熟练工也得5分钟以上。
腌制去腥至少需要片刻,下锅烹饪时,汤底烧开、放入鱼片、调味、出锅,再加上服务员传菜到桌,整套流程下来,即便是后厨提前备好部分食材,6分钟也堪称“极限速度”。
这难免让人猜测,是不是鱼柳提前经过深度加工,比如预煮、冷冻,跟西贝一样,客人到店后只需简单加热?
毕竟,预制菜的一大特点就是“省时”,通过中央厨房提前处理,门店只需复热即可快速出餐,这与太二的“6分钟”似乎更能对上逻辑。
再看罗永浩吐槽西贝的核心点:商家宣传“现做”却偷偷用预制菜,本质是破坏了消费者对“新鲜”“手工”的期待。
太二即便真的做的是预制菜,也不可能这么轻易承认的,人家可不像西贝那么傻,把后厨直接透明开放出来,并且连话术和口径都没统一。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现在太二酸菜鱼的生意已经一跌千丈了。
以前号称一桌超4个人不接待,不拼桌,不外卖。
就让很多年轻人对这个很个性化的就餐体验感兴趣,但近来,太二酸菜鱼全国关闭了60多家门店。
照这样下去,很多网友表示,太二将成为下一个西贝,等着凉凉。
其实,预制菜本身不是问题,工业化生产能提高效率、保证口味稳定,关键在于“宣传与实际是否一致”,把知情权给的顾客,让消费者有自主选择产品的权利,而不是糊里糊涂的花了高价钱买了一堆加热的冻品菜。
太二若想打消疑虑,光说不练假把式,不如公开后厨制作的实时视频,亲自验证6分钟出餐的具体流程才能有说服力,否则光是凭嘴巴子功夫,顾客也不是傻子。
罗永浩的吐槽之所以能引发共鸣,正是因为戳中了消费者对“诚实消费”的诉求。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精明,越来越追求消费的知情权和透明化。
如果像西贝这种明明是预制菜却假装卖的现炒菜,那这一类餐饮行业很快就会凉凉。
毕竟消费顾客的信任,就是砸自己的招牌。
如果不是现做的鱼,非得称是活鱼现杀,那太二的就不是顾客了。
对于太二这6分钟上餐的速度,号称是活鱼现杀的说法,你们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