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从不坑穷人,21块钱的古法呛馒头,贵的也许就是那两个字!
顶级点评圣手3f
20元一个馒头贵吗?这次我在西贝这边!一点都不贵!冻了1年的馒头,不要电费啊。馒头1块钱1个,1年才收你20元的电费,很合理啊!
西贝的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只是普通人掀不起什么浪花,西贝确实贵,我还问过为什么这几个连锁那么贵,别人说是儿童经济,小孩子喜欢,家长不得不去,所以任何事都不是没缘由的,只是罗大嘴捅破了这层窗户纸。
一个馒头21元,这不是高级餐厅的创意料理,而是知名餐饮品牌西贝曾经推出的“古法戗面馒头”的价格。当罗永浩在直播中掏出这个价格标签时,全国网友都不淡定了。
9月12日晚,罗永浩在多个直播平台公开吐槽西贝的“古法戗面馒头”售价高达21元一个。他将这个价格与高档餐厅对比:一家黑珍珠一钻餐厅的肉包子只卖16元,米其林两星餐厅的胶东酱黑猪肉海参包也仅售28元。
“一个戗面馒头卖到21元钱,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罗永浩质疑道。尽管他从市场经济角度认为商家定价自由,但也强调“如果做得太过分,大家骂你也是正常的”。
在罗永浩直播引发广泛关注后,北京市顺义区祥云小镇的西贝门店店长迅速做出回应。该店长表示,21元的“古法戗面馒头”是公司多年前推出的产品,早已下架。
店长特意解释说,那个高价馒头个头比较大,“直径约15厘米”,而现在店里卖的则是常见正常大小的馒头,售价仅为3.9元一个。
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西贝当前菜单上只有一款“手工戗面馒头”,标价3.9元。两名年轻店员甚至表示从未听说过21元的馒头。
罗永浩的吐槽瞬间点燃了网友们的讨论热情。社交媒体上关于“21元馒头”的讨论迅速蔓延,观点主要分为两大阵营。
一部分网友认为,只要明码标价,商家有权自主定价。“餐饮业有很多走贵族路线的吧。不买对的,就买贵的”,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另一部分网友则强烈反对这种定价策略:“卖多少钱还得看工艺啊,西贝那一个冻馒头,热了下就卖21是有点贵”。这种观点代表了大多数消费者的心声——我们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愿意为不透明的“溢价”买单。
进一步了解发现,西贝的高价产品不止于馒头。西贝大花卷在不同城市售价不一,单个差价高达四元。
根据调查,北京地区西贝大花卷售价为19元,而上海、武汉、长沙等地门店售价为15元,广州、深圳为16.9元。当被问及价格差异原因时,客服仅表示产品采用人工烤制工艺,带有奶香,口感清甜。
更令人咋舌的是,西贝儿童套餐售价高达70元,相当于很多人两天的伙食费。这种定价策略让许多普通消费者感到“内心极度不平衡”。
事实上,价格问题与预制菜争议紧密相连。消费者们发现,他们支付高价购买的可能是预制菜或冷冻食品。
罗永浩在直播中透露,西贝的羊肉和黄鱼冻了几个月。这与消费者对西贝“高品质、健康、家庭友好”的品牌认知形成了强烈反差。
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可以卖,大家也可以不认可。西贝贵没啥问题,他吹自己现炒不是预制菜才是问题”。这种被欺骗感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价格不满。
出于对21元馒头的好奇,有消费者决定自己在家尝试制作“古法戗面馒头”,看看它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经过和面、发酵、戗面等复杂工序后,这位消费者成功做出了几个白白胖胖、层次分明的馒头。粗略计算成本,几个馒头的材料成本不到5元钱。
这次实践不仅省了钱,更重要的是赋予了一种对生活的掌控感——“是对真材实料的追求,也是对商家‘糊弄’行为的一种无声反抗”。
西贝事件反映了中国餐饮行业在预制菜时代的深层矛盾:品牌叙事与消费者认知之间的断裂。
西贝通过绑定儿童餐、健康营养、食材好等关键词,成功构建了“高品质、健康、家庭友好”的品牌形象。但消费者一旦发现事实与宣传不符,反弹情绪便迅速爆发。
相比之下,老乡鸡主动公示菜品加工等级,将菜品分为餐厅现做、半预制和复热预制三个类别,反而赢得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认可。这种透明化做法可能是餐饮业的未来方向。
有消费者在家自制戗面馒头,发现几个馒头的成本不到5元钱。这种感觉,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亲手揉面的温度远比冰冷的‘天价’更能温暖人心”。
西贝目前已将馒头价格调整为3.9元一个,但21元馒头引发的讨论仍在持续。这背后是消费者对透明定价和真诚经营的渴望,也是餐饮行业需要面对的全新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