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2012年7月4日早上八点半,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的办公室里,电话铃声急促地响起。
值班警员接起电话,对面传来一个带着福建口音的男声:「警官,我要报案,我被人偷了六万块钱!」
「先生您别着急,请详细说一下情况。」警员一边记录,一边安抚。
半小时后,一个穿着白色短袖、神色焦急的中年男子出现在派出所里。
他叫刘明栋,41岁,福建福安人,做僧服生意已经十多年了。
「昨天我来上海谈生意,跟客户签了个大单子,收了六万块现金。」刘明栋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搓着手。
「晚上请客户吃饭,喝了点酒,想着早点回家,就往火车站走。」
负责接案的是二大队队长张怀东,他仔细听着刘明栋的叙述,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关键信息。
「走到火车站南广场的时候,酒劲上来了,我就在花坛边上坐了一会儿,没想到竟然睡着了。」刘明栋的声音里带着后悔。
「等我醒来已经是凌晨三四点,摸了摸包,钱全没了。」
张怀东放下笔:「您确定钱是在火车站南广场丢的?」
「确定!我从饭店出来的时候还检查过,钱都在。就是在花坛那儿睡了一觉,醒来就没了。」刘明栋点头确认。
「行,我们马上调取监控。」张怀东站起身,「老刘,你跟我去现场看看。」
火车站南广场人流密集,监控设备齐全。
张怀东带着技术员调取了昨晚的监控录像。
画面很快锁定了关键时段:凌晨一点二十分左右,醉醺醺的刘明栋走到花坛边,坐下后没几分钟就歪倒在花坛里。
「你看,这四个人。」技术员指着屏幕上的四个身影。
「他们在刘先生睡着后十分钟左右出现,围着花坛转了几圈。」
监控画面显示,四个男子先是在远处观察,确认刘明栋熟睡后,其中一人快速上前,熟练地拉开刘明栋的包,取出钱包,然后四人迅速离开现场。
「动作很娴熟,应该是惯犯。」张怀东皱着眉头分析。
「老刘,帮我把这几个角度的监控都调出来,看能不能拍到正脸。」
经过两个小时的监控追踪,技术员成功捕捉到了四名嫌疑人的清晰面部特征。
通过人脸识别系统比对,很快就有了结果。
「张队,查到了!」技术员兴奋地说,「主犯叫李国光强,32岁,有多次盗窃前科。另外三个从犯分别是王玉刚、洪海涛、还有一个叫贺军翔。」
张怀东看着屏幕上的照片信息,心里有了底:「这个李国光强我们抓过,是个老油条。其他几个也都有案底,看来是个专业团伙。」
当天下午,抓捕行动开始。根据技术侦查提供的线索,四名嫌疑人分别在上海的几个城中村落网。
李国光强被抓时正在一家小饭馆吃面条,看到警察进来,他甚至没有反抗,只是叹了口气:「又被逮到了。」
王玉刚和洪海涛在一间出租屋里被同时抓获,两人当场承认了犯罪事实。
最后一个叫贺军翔的嫌疑人是在一个网吧里被发现的。
当时他正在上网,看到警察出现时显得很配合,主动站起来伸出双手:「警察同志,我跟你们走。」
四名嫌疑人被带回派出所后,张怀东开始逐一审讯。
李国光强作为主犯很快就招了,对犯罪过程供认不讳。
王玉刚和洪海涛也没有多少反抗,老老实实地交代了各自的参与程度。
轮到贺军翔时,张怀东发现这个人有些不太一样。
贺军翔看起来四十岁左右,中等身材,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T恤。
他坐在审讯椅上显得很老实,双手规矩地放在膝盖上,说话时眼神诚恳。
「你叫什么名字?」张怀东问道。
「贺军翔,湖南岳阳人。」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谨慎。
「多大年纪?」
「42岁,家在岳阳市文桥乡。」贺军翔回答得很流利,像是背熟了的台词。
「家里还有什么人?」
「没有了,父母早就去世了,就我一个人。」说到这里,贺军翔的眼圈似乎有些红。
张怀东仔细观察着这个男人。
从外表看,贺军翔确实像个普通的外来务工人员,老实巴交的样子。
但多年的办案经验告诉他,越是看起来无害的人,有时候越需要多留个心眼。
不过,这毕竟只是一起普通的街头盗窃案,人赃并获,案情清楚。
按照惯例,很快就能结案了。
张怀东合上笔记本,准备结束审讯:「好,今天就这样,你们几个先在看守所待着,等法院判决。」
02
第二天上午,张怀东正在办公室整理案卷,准备把这起盗窃案的材料移交给检察院。
按照流程,四名嫌疑人很快就会被起诉判刑,这个案子就算彻底结束了。
这时,看守所的管教老陈走进办公室。
「张队,有个事儿挺奇怪的。」老陈坐下来,端起张怀东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昨天你们送来的那四个小偷,有个叫贺军翔的,这家伙从来不吃米饭。」
张怀东抬起头:「不吃米饭?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老陈放下茶杯,「昨天晚饭,别人都吃米饭配菜,就他一个人把米饭全剩下了,只吃菜。今天早上也是,稀饭都不喝,就啃了两个馒头。」
「可能是肠胃不好吧。」张怀东没太在意。
「不是,我问过他,他说就是不爱吃米饭,还嘟囔什么'米饭哪有面条好吃'。」老陈摇摇头,
「我干了十几年管教,头一次见到这样的。」
张怀东停下手中的笔。贺军翔自称是湖南岳阳人,湖南人不吃米饭?这确实有些说不通。
「老陈,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贺军翔,有什么异常及时告诉我。」
「好的,张队。」
当天下午,张怀东决定再次提审贺军翔。
贺军翔被带到审讯室时,依然是那副老实巴交的样子。
他小心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放在膝盖上,等待张怀东开口。
「贺军翔,我再确认一下,你是哪里人?」
「湖南岳阳人,警察同志。」贺军翔的回答和昨天一模一样。
「湖南人应该爱吃米饭吧?」张怀东看着贺军翔的眼睛。
贺军翔愣了一下,但很快恢复正常:「我从小肠胃不好,吃米饭容易胀气,所以比较喜欢吃面食。」
「你的口音听起来不像湖南人。」
「我八岁就出来打工了,在外面飘了这么多年,口音早就变了。」贺军翔的解释。
张怀东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你平时和李国光强他们怎么认识的?」
「在工地上认识的,大家都是外地人,经常一起吃饭聊天。」
审讯进行了一个小时,贺军翔的表现依然很配合,但张怀东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这个人的回答太完美了,每个问题都能给出合理的解释,就像提前准备好的标准答案。
从贺军翔嘴里套不出什么东西,张怀东决定从他的同伙下手。
第二天,张怀东单独提审了王玉刚。
「王玉刚,我问你个事儿,贺军翔平时是什么样的人?」
王玉刚想了想:「贺军翔这个人挺老实的,平时话不多,干活也踏实。」
「他真的是湖南人吗?」
「这个...」王玉刚犹豫了一下,「说实话,我也觉得他不太像湖南人。」
「为什么这么说?」
「他有个外号叫'山东',因为说话有北方口音。」王玉刚看了看张怀东的脸色,继续说道。
「特别是一急眼的时候,那个北方味儿就特别明显。还有就是特别爱吃面条,几乎不碰米饭。」
张怀东眼睛一亮:「还有别的吗?」
「他这个人性格有点...怎么说呢,表面看起来老实,但脾气挺暴的。」王玉刚压低声音。
「有一次为了区区两百块钱,用刀子把人家嘴巴划开了。」
「什么时候的事?」
「去年吧,具体我也不太清楚,是听洪海涛说的。」
张怀东记下这个重要信息,继续问道:「贺军翔跟你们说过他的家人吗?」
「他说父母都死了,就他一个人。」王玉刚回忆着,「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几年前,有个女人带着一个小孩来找过他。当时我们一起吃饭,我还问那小孩'你想不想让爸爸跟你们一起回家?'」王玉刚的表情变得严肃。
「结果那孩子说了一句特别奇怪的话。」
「什么话?」
「孩子说'爸爸不能跟我们回家,一回家就会被抓走'。」
张怀东的心咯噔一下。一个孩子说这样的话,意味着什么?
当天下午,张怀东又提审了洪海涛。洪海涛为了争取宽大处理,把知道的情况全部说了出来。
「贺军翔这个人确实有问题。」洪海涛说道。
「他从来不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信息,连我们这些天天在一起的人都不知道他到底住在哪里。」
「还有呢?」
「他身上总是带着现金,从来不用银行卡,也不让别人看到他的身份证。」洪海涛继续说。
「而且这个人特别能忍,干什么事都小心翼翼的,像是在躲着什么人。」
张怀东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一个普通的小偷,需要这么小心谨慎吗?
当天晚上,张怀东联系了湖南岳阳市公安局,请他们协助核实贺军翔的身份信息。
第三天上午,岳阳警方的回复让张怀东大吃一惊。
「张队长,我们查遍了整个岳阳市文桥乡的户籍资料,没有找到叫贺军翔的人。」岳阳警方在电话里说道。
「我们还根据你提供的年龄和体貌特征进行了排查,依然没有任何线索。」
张怀东放下电话,心里的疑问更大了。贺军翔的身份是假的,那他到底是谁?
他拿起贺军翔的案卷重新翻看,突然想起一个细节:抓捕贺军翔时,他身上除了一些现金,还有一张银行卡。
张怀东立即调出贺军翔的随身物品清单,找到了那张银行卡的信息。
卡的户主不是贺军翔,而是一个叫牛勇的十八岁少年。
张怀东自言自语道,「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为什么会有一张十八岁少年的银行卡?」
他立即通过公安系统查询牛勇的身份信息。
很快,牛勇的资料出现在屏幕上:牛勇,男,18岁,陕西韩城人,父亲牛之宾。
张怀东继续查询牛之宾的信息,结果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系统显示:牛之宾,男,1970年出生,陕西韩城人。1995年因涉嫌故意杀人案,至今在逃。
他看了看贺军翔的照片,又看了看牛之宾的资料,年龄、体貌特征都能对上。
一个简单的盗窃案,竟然牵出了一个潜逃十七年的杀人犯!
张怀东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陕西韩城市公安局的号码。
03
「您好,这里是陕西韩城市公安局。」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年轻警察的声音。
「我是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张怀东,有个紧急情况需要你们协助核实。」张怀东语速很快。
「我们这里抓到一个嫌疑人,可能和你们1995年的一起杀人案有关。」
「请稍等,我马上转接给我们刑警队。」
几分钟后,电话接通了韩城市刑警队队长李国光。
「张队长,你说的是牛之宾案?」李国光的声音透着激动,「这个案子我们找了十七年了!」
「对,就是牛之宾。我们抓到一个叫贺军翔的嫌疑人,从他身上发现了牛勇的银行卡。」张怀东快速说明情况。
「能不能把牛之宾的详细资料发给我?」
「马上发!」李国光说道,「另外,我们这边还保存着牛之宾的指纹和DNA样本,可以进行比对确认。」
半小时后,牛之宾的详细资料传真到了张怀东的办公室。
张怀东仔细查看着这份十七年前的案卷材料。
1995年7月15日,陕西韩城市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
牛之宾因为土地纠纷问题,用锄头打死了邻居冯某的儿子,案发后与弟弟牛之友一起潜逃。
弟弟牛之友很快被抓获,判刑六年,但牛之宾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
张怀东对比着贺军翔和牛之宾的照片,虽然时隔十七年,但五官轮廓基本吻合。
年龄也对得上,牛之宾1970年出生,今年正好42岁。
「看来八九不离十了。」张怀东心里有了底,但他需要更确凿的证据。
当天下午,张怀东安排技术人员提取了贺军翔的指纹,并通过快递寄给韩城警方进行比对。
同时,他也采集了贺军翔的DNA样本。
在等待比对结果的这两天里,张怀东没有打草惊蛇,而是继续按照普通盗窃案的流程处理,避免贺军翔产生怀疑。
第三天上午,韩城警方的电话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