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美联储政策动向持续牵动全球金融市场神经,相关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美国 MCE 动态、特朗普公开表态释放关键信号,摩根士丹利更抛出重磅预测 ——美联储 9 月将降息 25 基点,全年累计降息达 100 基点!瑞银等国际权威机构亦纷纷跟进发声。当前市场对美联储 9 月降息的预期概率已飙升至 90%,基本锁定降息结局。
![]()
在全球经济深度联动的当下,这一举措无疑将成为搅动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变量,其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传导效应更备受瞩目。作为中国经济的核心板块,A 股与楼市已被视作潜在受益领域。
若要厘清降息将为二者带来何种具体变革,首先需深挖美联储此次不得不降息的深层逻辑。
![]()
01
美联储 “必降息”:背后逻辑何在?
回顾近 100 年以来,美国在几次重大时间节点上的货币政策,具有非常高的参考意义。
首先是二战期间,美国力排争议,采纳了以库兹涅茨为首的经济学家团队的核心主张:要为战争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必须先保障民用经济的正常运转。究其根本,现代战争打到最后,本质是国家生产能力的终极比拼;若以牺牲民用经济为代价支撑战争,这场战争便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注定无法长久维系。
这一理论在美国二战时期的货币政策中得到了充分验证。根据历史记录,1942 年美联储与美国财政部达成协议,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将利率严格限制在以下区间:(数据来源于:deep seek)
3 个月期国库券利率:固定为 0.375%(3/8%)
1 年期利率:区间为 0.875%-0.9%(7/8%-9/10%)
7-9 年期利率上限:2%
10 年及以上长期国债利率上限:2.5%
美国依库兹涅茨 “经济可持续性” 理论,以“低利率 + 财政干预 + 价格管制”推动战时经济增长,1944 年个人消费水平达峰值、失业率降至 1.3%。而保障民用经济运转、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为其维持战时经济活力及后续二战胜利提供了经济基础。
同样在美苏竞争中,美国采取扶持 “全民经济”、盘活市场经济的策略,还率先推行 GDP 核算法并重视其准确性,以此坐实经济数据、巩固核心产业;苏联则将举国体制聚焦于军工经济,且存在经济数据造假问题。戈尔巴乔夫曾公开提及苏联经济数据失真,这掩盖了经济结构矛盾,导致有效改革策略难以制定,加剧了经济体系脆弱性。
最终,美国凭借客观真实的经济数据支撑与多元经济活力,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胜出。
聊叔评:
答案藏在历史镜像与当下困境的对照里:曾凭借对手错误赢得竞争的美国,如今却恰恰重蹈了那些“致命覆辙”——过去让对手栽倒的两个关键错误,现在美国已全部犯下,这也成了其必须降息的核心动因!
这两大错误具体如何作用于美国经济?一是利率长期高企,持续加重经济运行负担;二是经济数据造假,严重透支市场信任。
目前,美联储的利率处于 4 - 4.5% 的区间,这一数值约为二战时期的近十倍,相较于 2017 年更是高出 2.25 个百分点(225 个基点),相当于 2017 年利率水平的 2.5 倍。
![]()
历年美联储利率期间
其次,数据造假!(源自美国官方)
根据美国 BLS 2025 年 9 月发布的年度基准修正数据:
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期间的非农就业岗位总数被下修91.1 万,创历史纪录,平均月度新增就业从 14.7 万降至 7.1 万。
2024 年 5-6 月数据下修更为显著:
5 月数据从 + 14.4 万修正为 + 1.9 万,下修 12.5 万(下修比例 86.8%)
6 月数据从 + 14.7 万修正为 + 1.4 万,下修 13.3 万(下修比例 90.5%)
行业分布显示,休闲与酒店业被高估 17.6 万岗位,专业和商业服务业少 15.8 万,零售业少 12.6 万
从修正数据来看,此次非农数据造假的规模之巨、比例之高,着实令人震惊!数据的大幅下修,不仅暴露了统计层面的严重问题,更引发了全球对美国经济数据整体可靠性的合理质疑 —— 其经济数据的可信度底线已被突破!
当前局势下,美联储降息已不是 “是否降” 的选择,而是 “如何正视问题、给出真实应对” 的必然。
我们认为,若要切实缓解经济压力,仅小幅降息远远不够,不如采取大幅降息举措:直接将美联储利率降至 2% 左右,乃至更低水平,才能有效释放流动性,为经济运转注入急需的动力。
![]()
与此同时,其核心产业也正在被逐渐被赶超。这种局面的出现并非偶然,当美国忽视自身历史经验教训,心安理得地延续错误政策时,危机便已埋下伏笔。
美联储降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不容忽视。历史数据显示,2024年7月美联储降息后,人民币对美元单月升值2.3%,创年内最大涨幅...
02
美国降息对中国楼市和经济的影响
再将目光转回国内,当下中国楼市和经济的现状,并非源于政策不够给力,也不是因为房子修建得不够美观,更不能简单归结为老百姓没钱消费。其深层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美国借全球资本流动压力,以货币手段锁死对手、扰乱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形成外部压力;二是舆论战中的信心霸权,部分不实信息影响了市场信心。
如果美联储在近期真的再次开启大幅降息,这将向全球输入最强经济信心,舆论霸权也会慢慢瓦解!
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美联储降息后,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基本面稳定,市场潜力巨大,肯定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流入。
同时,国内货币政策也可能因美联储降息而获得更大的操作空间,我们预测央行也极可能跟进下调 LPR及继续降准等方式释放流动性,降低购房者的贷款成本,刺激房地产市场的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 2024 年美联储降息时,中国核心城市如成都,其核心区域房价出现了明显上涨。以成都为例,在 2024 年美联储降息后的一段时间内,成都核心区域新房价格环比上涨了15%左右,二手房价格也有显著提升,整体销售也有提升!
当然,我们也须理性看待:美联储降息本就是复杂的内外博弈过程,即便当前降息理由充分,其仍可能找出诸多借口选择不降息,或采取 “挤牙膏” 式的小幅降息策略,决策并非完全由单一因素决定。
同时,我们也需看到,房地产市场早已时过境迁,购房逻辑已发生根本转变,绝对不是随便乱买。
这其中既包含世界多极化带来的宏观环境变化,也涉及新经济逻辑的影响 —— 郎咸平教授近期在其视频提出的 “国防经济” 一说,便是重要信号之一。事实上,两年前我们就已看好有成飞集团坐镇的蔡桥板块,而媒体爆料的郎教授7、8月也曾带领团队在此抄底,背后正是对“国防经济”这一新兴逻辑的认可,这与以往传统购房逻辑有着明显区别!
不可否认的是,美联储降息确实为中国楼市带来了一个难得的发展 “黄金窗口”,如果能把握好这一机遇,合理引导资金流向,提升市场信心,中国楼市有望更快实现全面“止跌回稳”。届时,才是真的全面回暖了。
所以,大家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当前市场数据与历史规律分析美联储降息对中国楼市可能的影响,但需注意货币政策决策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存在推迟降息、调整幅度或采取非预期措施的风险。文中引用的非农就业修正数据(如BLS年度基准修正)、区域房价案例(如成都市场)及专家观点均存在时效性与特定性限制,投资者需结合自身风险偏好审慎决策。房地产市场受政策、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建议咨询持牌专业人士并核实标的物权属。本文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读者据此操作需自行承担风险,作者及发布平台不承担法律责任。本声明将随监管要求动态调整。
30个微信交流群等你来聊!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