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董鑫
“北部都会区与深圳接壤,面积和未来人口约占香港三分之一,能创造大量职位和提升生产力。虽然特区政府过去三年已加快建设,但所需资源投资庞大,我一直为此心急如焚。”
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特区立法会发表其任期内第四份施政报告。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谈及北部都会区的建设,这已经是李家超在今年5月份以来,第三次在公开场合用“心急如焚”来表达他对该区域加快发展的迫切心情。
据新华社报道,李家超同时宣布,将决定提升北部都会区发展的决策层次,将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简化行政流程,拆墙松绑,加速推进北都建设。
香港发展一直面临着空间不足、资源约束的难题。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于2023年10月公布的《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北部都会区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占香港总面积约三分之一,包括元朗区和北区两个地方行政区,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及其相邻乡郊地区,并有6个处于不同规划及建设阶段的新发展区和发展枢纽。
这块毗邻深圳的区域,被视为破解香港住房、医疗、就业、青年发展等民生难题的新引擎,将是香港未来20年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最活跃的地区。
2024年10月,李家超就在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特区政府会在保持公共财政稳健的前提下,提速推进北部都会区内与经济及房屋发展相关的工程,完成上述建设计划后将“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助力吸纳人才、留住人才落地生根,并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惠民生、添幸福”。
同时,开发北部都会区也是香港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一步。
总面积约3.89平方公里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国家“十四五”规划下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之一,在深圳河两侧以“一河两岸”“一区两园”的理念构建,包括87公顷的香港园区和300公顷的深圳园区,横跨深圳福田、罗湖和香港北部都会区。
据深视新闻报道,目前,河套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超200个,集聚科技企业440余家,1.5万余名科研人员。
今年,河套香港园区将正式进入营运阶段。根据规划,园区将从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和数据流四方面着手,开辟制度与政策创新试验田,协同深圳把河套合作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创新重点平台。
在发表2025年施政报告时,李家超宣布,决定提升北部都会区发展的决策层次,成立由他领导的“北都发展委员会”。
“为更好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北都建设务必加速推进。”李家超说。
据了解,这个由特区行政长官担任主席“北都发展委员会”下设三个工作组。
由财政司司长任组长的发展及营运模式设计组,按北都各指定发展区的性质和规模,设计发展及营运模式;
由政务司司长任组长的大学城筹划及建设组,成立调研专班,研究北都大学城发展模式;
由财政司副司长任组长的规划及发展工作组,负责由规划到执行的全流程管理,就统筹整合规划、工程、土地、交通、环保等作全面部署,促进产业进驻,创造职位和提升生产力。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会简化行政措施拆墙松绑,包括引入快速审批制度,降低工程成本并缩短工期。
以试点形式推行“分阶段开发”模式,参考内地“1.5级开发”概念,容许初期先建设和营运具先导性的低密度设施,再落实长远发展;以多元开发模式,推动市场参与,加速发展;灵活批拨土地,推动企业落户和投资;容许北都土地业权人主动交回政府计划征收的土地;以“按实补价”降低北都补地价资金成本等。
此外,还将订立加快发展北都专属法例,授权特区政府制订简化的法定程序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